東非大裂谷 | 非洲大裂谷板塊

據地質學家考察研究認為,因為這裏處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於兩個板塊張裂拉伸,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

那 ...東非大裂谷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添加義項▪非洲大陸東部斷裂帶▪2010年BBC紀錄片反饋分享複製鏈接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https://baike.baidu.hk/item/東非大裂谷/68369複製複製成功東非大裂谷(非洲大陸東部斷裂帶)編輯鎖定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衞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

東非大裂谷素有“地球傷疤”之稱。

這條裂谷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經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中文名東非大裂谷外文名EastAfricanGreatRiftValley別    名東非裂谷帶世界之最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建議遊玩時長1天開放時間全天門票價格免費所屬大洲非洲目錄1基本信息2地理位置3形成原因4裂谷分支5眾多火山6裂谷湖泊▪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7裂谷草原8人類起源9未來命運10相關圖書11世界紀錄東非大裂谷基本信息編輯當乘飛機越過浩瀚的印度洋進入東非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比的“刀痕”呈現在眼前,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亦稱“東非大峽谷”。

據美國宇宙飛船測量,大裂谷每年以幾毫米到幾十毫米的速度加寬。

有科學家預言,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繼續,2億年後,它將撕裂成一個新的大洲。

這條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

[1] 東非大裂谷地理位置編輯東非大裂谷的整個形狀可畫成不規則三角形,該谷寬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1000~2000米,裂谷的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直達紅海北端,全長約5800公里;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託湖等,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谷,全長1700多公里,是世界最長的不連續谷,由探險家約翰·華特·古格里所命名。

東非大裂谷的詳細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個點來描述的話,南點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點則遠到蘇丹約旦河,北點則可進入死海。

中間有相當多個湖泊、火山羣。

這條大裂谷帶是一座天然儲水庫,集中了非洲大部分湖泊,總共有30多個。

東非大裂谷形成原因編輯東非大裂谷示意圖據地質學家考察研究認為,因為這裏處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於兩個板塊張裂拉伸,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

那時候,這一地區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域出現抬升現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

由於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岩不斷的湧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

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峯,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總長6400千米。

東非大裂谷下陷開始於漸新世,主要斷裂運動發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動時期從上新世一直延續到第四紀。

北段形成紅海,使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分離;馬達加斯加島在幾條活動裂谷擴張作用下,也與非洲大陸分裂開[2] 。

東非大裂谷裂谷分支編輯這條裂谷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經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東支裂谷帶東支裂谷是主裂谷,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穿越坦桑尼亞中部的埃亞西湖、納特龍湖等,經肯尼亞北部的圖爾卡納湖以及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的阿巴亞湖、茲懷湖等,繼續向北直抵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

這裏的裂谷帶寬約幾十至200千米,谷底大多比較平坦。

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帶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等一串湖泊,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附近,向北逐漸消失,規模比較小,全長1700多千米。

東非裂谷帶兩側的高原上分佈有眾多的火山,如乞力馬扎羅山、肯尼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

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