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手術: 全子宮切除與次全子宮切除之比較 | 子宮切除後有什麼影響易出現4大後遺症

一直以來『全子宮切除』是婦科醫師操作最多的手術之一,當然台灣的情況也一樣。

... 傷口 : 腹腔鏡1-4個腹部小孔, 經陰道內視鏡(腹部無痕)疼痛感較低 ... 年代抹片發展且廣泛使用之後,目前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已降至百分之0.11,甚至此子宮全切除後陰道癌的0.17%還低。

... 全子宮切除需縫合陰道上端,縫合處易有肉芽產生.Dr.Yen鄢源貴醫師醫療服務站(即日起本網站留言不再回覆,請轉至FB留私訊)跳到主文現任安和婦產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醫婦產科主治醫師,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內視鏡科主任醫師:本區提供婦產科相關檢查與治療資訊,屬公共服務性質,不涉及營利目的,部分圖片擷取自網路公開資訊,若有疑議或損及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

提醒: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了解,無法取代醫師面對面的診斷。

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Feb07Sat200922:47子宮切除手術:全子宮切除與次全子宮切除之比較『全子宮切除』和【次全子宮切除】最大的差別就是前者必須將子宮體連同子宮頸全部切除,而後者則是切除子宮體但卻保留子宮頸。

一直以來『全子宮切除』是婦科醫師操作最多的手術之一,當然台灣的情況也一樣。

至於『全子宮切除』最大的優勢,是從此沒有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為子宮頸已合併切除)手術可以經由腹部傳統或迷你剖腹、或是經陰道(不需內視鏡輔助,在子宮脫垂者適用) 、或是腹腔鏡手術,或是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操作方式來完成。

至於選擇哪一種途徑或方式,則必須由醫師衡量子宮或腫瘤的大小,患者是否曾接受過其它骨盆腔手術,以及醫師個人熟悉的術式操作,才會有最好的手術成果。

除了子宮過大,或過去手術史,或擔心內膜異位症浸潤骨盆底,或沾黏.,或陰道未生育過以至陰道操作空間狹窄.....等因素 全子宮切除:  目前大都可進階到"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不過這需仔細評估,不過個人觀察大約3.%-5%的患者可能術中因沾黏需轉換輔以腹腔鏡完成。

同時也需要額外的特殊器械與費用。

 若一般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與 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 全子宮切除比較手術時間:  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 腹腔鏡                     手術風險、手術出血量:  差異不大,但患者因需架腳因而血液循環較差,若手術時間較長腳部就有較高靜脈血栓的風險,所以須使用特殊氣壓腳套改善血液循環。

住院時間: 差異不大傷口 :腹腔鏡1-4個腹部小孔, 經陰道內視鏡(腹部無痕)疼痛感較低處理沾黏能力:  腹腔鏡>經陰道內視鏡(腹部無痕), 若有嚴重骨盆腔沾黏之病徵,會增加經陰道腹腔內視鏡開口之困難度,導致手術成功率降低。

因而需轉換成腹腔鏡操作。

感染率:經陰道手術(2.4%~7.7%)較傳統腹腔鏡手術(1.3%~2.9%)稍高一些。

                            次子宮切除: 腹腔鏡執行為佳,若是用" 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 這操作就困難多了,因為子宮頸保留,會佔據陰道操作的空間,所以手術時間冗長且施行不易。

 【次全子宮切除】在四十年以前曾經是婦科的主流手術,大部分的婦科腫瘤,可經切除子宮保留子宮頸達到有效的控制,但卻發現殘留的子宮頸依然會罹患子宮頸癌。

在當時子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最大的殺手,但子宮頸抹片的篩檢才剛剛開始,在先進國家也完全談不上普及,因此『全子宮切除』便大行其道。

這種做法和觀念卻在子宮頸抹片已非常普及其實也開始有所改變。

在此以前,一九二九年kichardson倡導以子宮全切除術來預防子宮頸癌,當時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是百分之0.4;而自一九四○年代抹片發展且廣泛使用之後,目前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已降至百分之0.11,甚至此子宮全切除後陰道癌的0.17%還低。

因此,倡導子宮次全切除的人以為:不應再以預防子宮頸癌作為子宮全切除的正常理由。

 在近10~15年以來,腹腔鏡手術發展快速,過去必須剖腹操作的手術,已可使用腹腔鏡來完成。

同時手術範圍也越來越小,正常組織和器官盡量以保留,如此手術對身體的傷害也愈小。

提倡【次全子宮切除】的人認為手術愈簡單,併發症就愈少。

除此而外,次全子宮切除較諸全子宮切除之優點尚有:出血較少、住院天數減少、降低術後感染、減少血腫、肉芽形成及泌尿道直腸損傷;甚至有報告認為次全子宮切除能保留正常的性功能,減少術後膀胱功能異常。

以下做些說明 術後感染報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