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離焦慮症」 | 焦慮症學名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

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 ...     認識「分離焦慮症」李亦欣、陳信昭小明是國小一年級學生。

他在一年級上學期的表現正常,但自從一年級下學期起,在學校開始無法安心上課,會擔心與媽媽分開後,媽媽是否會發生意外,因此媽媽必須陪伴他上學,上課時也必須待在教室外面他看得到的地方。

在家裡的情況也是如此,只要媽媽離開片刻,小明就會非常緊張,甚至不准媽媽獨自出門,晚上睡覺時也要求媽媽一直陪伴到天亮。

由於這種情形維持了超過一個月,在學校老師的建議之下,媽媽帶小明到附近的社區心理健康中心做檢查。

經過心理測驗與晤談的結果,診斷小明是得了「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

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診斷的依據則分為下列四項準則來評估:準則A 離開家或離開此兒童或青少年所依附對象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所謂過度的焦慮,是指在下列八項焦慮症狀中,出現至少三項症狀:1.       當離開家裡或與父母親分開時,一再出現痛苦。

2.       一直擔心會失去父母親,或擔心父母親受傷。

3.       一直擔心會發生不幸事件,導致和父母親分離(例如迷路或被綁架)。

4.       因為害怕和父母親分開,所以不願意上學或去其他地方。

5.       害怕獨自一個人。

6.       因為害怕父母親不在身邊,以致於不敢睡覺。

7.       反覆做有關分離的惡夢。

8.       當與父母親分離時,會一直抱怨身體不舒服(例如頭痛、胃痛、嘔吐)。

準則B 焦慮程度超過相同發展水準的人,且焦慮情形持續至少四週以上。

準則C 初次發作於十八歲以前。

準則D 焦慮帶來很大的痛苦,或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學業活動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通常年紀越小的兒童,出現的症狀也越多。

以5至8歲的孩童為例,最常出現的症狀包括過度擔心親人死亡或受傷,以及拒絕上學。

而由於此年齡孩童正值進入小學就讀階段,所以拒絕上學往往是父母親最能明顯注意到的症狀,也是就醫求助時的主要問題。

分離焦慮症和拒絕上學行為有密切關係。

據統計,出現分離焦慮症狀的孩童中,有70~80%會拒絕上學;而出現拒學行為的孩童中,也有75%的孩童出現分離焦慮症狀,所以可以說分離焦慮症是孩童拒絕上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由於拒學行為也常出現於患有社交恐懼症或憂鬱症的孩童身上,所以無法單純由孩童的拒學行為推斷他是否罹患分離焦慮症,這是必須謹慎分辨的。

在分離焦慮症的盛行率方面,大多數研究顯示,整體而言約有4~5%的兒童與青少年會出現分離焦慮症狀,其中以兒童的罹患率比青少年稍高,男女比例則無顯著差異。

但家庭的社經地位會有影響,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孩童有較大的罹患機率。

分離焦慮症在兒童期最常見的初次發作年齡為7歲或8歲,在青少年則為10歲至11歲。

兒童期的分離焦慮症可能會發展為其他焦慮疾患(例如懼曠症),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在初次發作後的幾個月內,會出現憂鬱症狀。

青少年的分離焦慮症狀,在成人之後亦可能發展為憂慮症或其他焦慮症。

小明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奶媽家照顧,每逢週末才被帶回家與父母親相聚,這種情形持續到小明滿三歲為止。

回到家後的小明非常黏媽媽,當媽媽離開稍微久一點,就會停下手邊活動四處找媽媽。

後來因為弟弟出生,小明被送去讀幼稚園。

剛入學時也是哭鬧不止,需要媽媽每天陪伴上學。

兩個星期之後,才能獨自上學,之後在中班及大班時都沒有再出現哭鬧拒學的行為。

剛上小學時相似情形再度發生,但一個星期之後就可獨自上學。

小明的問題行為出現在國小一年級下學期。

寒假時,全家曾經去看了一部災難電影,小明在戲院中嚇得大哭,回家做了好幾天惡夢;接著社會上又接連發生幾件重大災難事件,新聞整天播放災難畫面,小明開始擔心媽媽會不會發生意外,所以不讓媽媽離開視線。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