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除膽囊息肉過程 | 膽囊息肉手術

手術切除膽囊息肉過程 · 1、造成膽道損傷 · 2、消化不良 · 3、引發鹼性反流性胃炎 · 4、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於 ...小熏姐妹的部落格跳到主文歡迎光臨小熏姐妹在痞客邦的小天地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l03Wed201315:09手術切除膽囊息肉過程手術切除膽囊息肉過程一、(開腹和腹腔鏡)切除膽囊手術  膽囊切除術近代醫學術上作為治療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膽囊良性病變的方法,運用於臨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的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且目前在縣級及部分鄉鎮醫院己能熟練開展膽囊切除術,從而使接受膽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臨床醫師向患者解釋:「膽囊切除后對人體沒有影響」,為很多患者接受這項手術吃了定心丸。

然而,膽囊決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膽囊切除后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良影響:  1、造成膽道損傷  膽囊切除后,膽囊作為膽道重要一環被破壞,損傷在所難免;  2、消化不良  就目前所知,膽囊至少具有儲存、濃縮膽汁的功能,以適應人體進食時對膽汁的集中需求.如果膽囊一經切除,肝膽汁由肝內排出后卻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能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這樣,當人進食時膽汁量不足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二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

另外,膽囊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切除後會引發其他身體機能問題。

  3、引發鹼性反流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可致鹼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進食后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

這一過程與胃十二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

膽囊切除后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二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

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

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瀰漫性炎性改變。

  4、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  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於未切除膽囊組(425比370)。

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後去除了膽結石,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后,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從而引發膽總管結石。

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於膽結石。

  5、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  1>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后得出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高45倍。

  2>有人對7000例結腸癌病例作回顧分析后發現,6千例有膽囊切除史,並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瘤和癌的比明顯增加,由21.8%增加到38.5%另有人隨訪膽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發現,女性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約70%,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高2倍。

由此可見,膽囊切除與結腸癌之間存在著一定關係,雖然尚未成為定論,但亦應引起高度重視。

  6、肝損害和結腸損害  目前己證實石膽酸對肝細胞具有一定毒性。

而膽囊切除后次級膽酸增多,所產生的石膽酸經肝腸循環進入肝臟和結腸以後,會造成慢性肝損害和結腸損害,而結腸損害很可能是結腸癌的一個原因。

  以上所述切除膽囊所造成的這些後果,醫生事前不可能細講,在手術同意書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來表示,在出現膽道損傷等嚴重併發症時,醫生多是用病情複雜,不可抗拒來解釋,很難評為醫療事故.當你咨詢了一些醫生,他們都說切除膽囊對人沒有影響,這是沒有輪到他自己,在問到是否可以保膽,他們千篇一律的說,保膽手術後會複發,其實他們說的是舊的保膽手術,而新的保膽手術已經不是他們以前那種「一取了之」、被動等待複發的舊辦法,由於採用了許多防止複發的措施,使術后5―10年的複發率從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而且遠不會發生膽囊切除那些可怕的後果,如免疫功能低下及膽囊切除后大腸癌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升高,至死至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