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 |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icd 10

臨床表現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例多發生於4~10月份,以青壯年居多。

該疾病於2009年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俗稱蜱蟲病,是由一種新發現的布尼亞病毒導致的傳染病。

臨床表現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例多發生於4~10月份,以青壯年居多。

該疾病於2009年首先確認於中國。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2009年尚未知其病原,先前推測病原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GranulocyticAnaplasmosis),但在實驗室檢測未曾分離過該病原。

後續則發現病原是白蛉病毒屬(Phlebovirus)的新布尼亞病毒。

目錄1流行情形2傳染性3臨床症状4實驗室診斷5治療流行情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間,發現病例的中國省份為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及江蘇省,大多分布在丘陵、林木區以及山區。

該六省共計疑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住院病患有241位,其中171例確診,21例(12%)死亡,病患多為山林區的農民。

在2013年,日本與韓國亦確診數例並有死亡發生。

傳染性本病藉由長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叮咬人而傳播病毒,自病患住所飼養動物身上的採集長角血蜱後,檢測186隻長角血蜱中,有10隻(5.4%)帶有病毒核酸,但病毒核酸序列接近但不完全相同於患者身上的病毒。

流行病學證據顯示病毒可人傳人,急性期病人及屍體血液、血性分泌物具有傳染性,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

臨床症状主要症状有發燒、血小板減少、腸胃道症状、白細胞減少、多重器官障礙,初期死亡率為30%。

實驗室診斷採集病患血清檢體,最常見的血液學徵象有血小板及白細胞減少,診斷方法可直接用RT-PCR檢測病人檢體是否具有SFTSV的核糖核酸(RNA)。

或可用血清學方法,使用ELISA等檢測工具來檢測病患IgG抗體力價是否有四倍上升或血清陽轉的情形。

治療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為對症支持治療。

患者應當臥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

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尿量等。

體外實驗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對該病毒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可以試用。

繼發細菌、真菌感染者,應當選敏感抗生素治療。

同時注意基礎疾病的治療。

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果,應當慎重使用。

疾病百科-傳染病相關概念感染傳染源傳播途徑醫院感染性傳播疾病炎症感染性休克消毒隔離預防接種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體細菌螺旋體真菌寄生蟲朊粒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肝炎(A肝、B肝、C肝等)病毒感染性腹瀉脊髓灰質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水痘和帶狀皰疹流行性腮腺炎腎症候群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狂犬病愛滋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手足口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立克次體病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恙蟲病貓抓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細菌感染傷寒和副傷寒細菌性食物中毒(胃腸型食物中毒、神經型食物中毒)細菌感染性腹瀉霍亂彎麴菌感染(彎麴菌腸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細菌性痢疾布魯菌病鼠疫炭疽白喉百日咳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結核病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破傷風敗血症深部真菌病新型隱球菌病念珠菌病麴黴病肺孢子菌病螺旋體感染鉤端螺旋體病梅毒回歸熱萊姆病原蟲病阿米巴病(腸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膿腫)瘧疾黑熱病弓形蟲病隱孢子蟲病蠕蟲病日本血吸蟲病並殖吸蟲病華支睾吸蟲病薑片蟲病絲蟲病鉤蟲病蛔蟲病蟯蟲病旋毛蟲病腸絛蟲病(牛帶絛蟲病、豬帶絛蟲病)囊尾蚴病棘球蚴病(細粒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蠕蟲蚴移行症朊粒病朊粒病抗感染藥物抗生素合成抗菌藥抗真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抗寄生蟲藥其它《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傳染病潛伏期和隔離處理理傳染病學辭彙英漢對照傳染病法法定傳染病常見傳染病的消毒方法ICD-10傳染病章節出自A+醫學百科「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5%8F%91%E7%83%AD%E4%BC%B4%E8%A1%80%E5%B0%8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