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人學史:思想演變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軌跡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7月

中國現當代人學史:思想演變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軌跡

作者:祁志祥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7日
ISBN:978986924492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549元

「人學」(Hominology)是關於人的思想學說,是研究人的社會科學。
是由「人性觀」、「人生觀」、「人治觀」(政治觀)、
「人格觀」(道德觀)和「社會理想觀」組成的思想理論體系。

  本書按時代共分為三大部分,首談中國人學思想史上的六次啟蒙:

  周代「人」的覺醒、六朝開啟適性逍遙、明清四辨思想──理欲之辨、義利之辨、公私之辨、凡聖之辨;及至中國近代以「平等」反「綱常」、以「自由」反「專制」等啟蒙;五四運動開啟西方價值、批判專制造就第六次啟蒙思潮勃發──「人性」的回歸和「人權」的正名。

  上篇探討現代人學的啟蒙與救亡:

  陳獨秀吹響「個人本位主義」號角、李大釗提出「互助」與「尊勞」、蔡元培的「人道主義」和「思想自由」、魯迅「立人」思想體系、周作人「人的文學」宣導、毛澤東人學思想的前後演變;從胡適到儲安平、從王實味到梁漱溟,及至張競生自然主義的性學體系……思想運動的活躍,為人學在中國奠定基礎!

  下篇談論當代人學的失落與復歸:

  談一統天下的異響:毛澤東與鄧小平時代的人學狀況,胡風的精神重於一切、馬寅初「新人口論」,從巴人到錢谷融「文學是人學」、遇羅克黑暗中的人權宣言、顧准「用鮮血做墨水的筆桿子」。在禁錮時代的中國人學留下了不致讓人汗顏的寶貴座標!

  探析關於人性、人道主義和社會主義異化問題:潘曉「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李澤厚「哲學的主題是命運」、劉再復人性二重組合原理、劉曉波對感性與個性的極度強調、王元化獨立思想,自由精神、李慎之呼喚民主與自由、何清漣為經濟學引回人類關懷、錢理群呼喚精神界戰士、摩羅咀嚼恥辱、精神鬥士余杰。為自由思想提供土壤,成為自由空氣和獨立精神的表徵。

  分析「個體精神獨立」和民主自由的主題:劉達臨對中國當代性文化研究、潘綏銘性學研究與啟蒙、李銀河性的亞文化研究和性立法思想與錢中文新理性精神、夏中義《大學人文讀本》,新世紀的人學走向。將「性」歸為「人性」的一部分,將性學導入人學,成就性學觀念思潮。

本書特色

  ★ 讀者評選的2002年度《書屋》十佳論文獎!
  ★ 以宏觀角度,完整講述中國現當代「人」的議題與思想發展!

作者簡介

祁志祥

  江蘇大豐人,1958年生。文學博士,曾在上海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政法學院國學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研究員。曾在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等出版過十多部學術著作,發表過數百篇學術論文,作品曾獲中國全國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優秀圖書獎。

【前言 「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
一、「人學」概念的涵義及其學科發展
二、人性論
三、人生觀
四、人治論
五、人格論
六、社會理想論

【緒論 中國人學思想史上的六次啟蒙】
一、 周代:「天」、「神」的退場、「人」的覺醒和「民」的凸顯,第一次啟蒙思潮的掀起
二、 六朝:鍾情任欲,適性逍遙,第二次啟蒙思潮的奔突
三、 明清:理欲之辨、義利之辨、公私之辨、凡聖之辨,第三次啟蒙思潮的洶湧
四、 近代:中西攜手、共擊綱常,第四次啟蒙思潮的交匯
五、 五四運動:高揚西方價值、批判專制思想,第五次啟蒙思潮的激蕩
六、 新時期:「人性」的回歸和「人權」的正名,第六次啟蒙思潮的勃發

【上篇:現代人學:啟蒙與救亡】
一、概述:雙重主題的變奏
二、陳獨秀:「個人本位主義」的號角
三、 李大釗:「互助」與「尊勞」的人性論與道德觀
四、蔡元培:「人道主義」和「思想自由」
五、魯迅:「立人」的思想體系
六、周作人:「人的文學」的宣導
七、毛澤東人學思想的前後演變
八、從胡適到儲安平:自由主義香火不斷
九、王實味:延安自由思想的犧牲
十、梁漱溟:「新儒學」的人論
十一、張競生:自然主義的性學體系

【下篇:當代人學:失落與復歸】
一、概述:從人的失落到人的復歸
二、一統天下的異響
三、鄧小平:富民利國的人學思想
四、滿園春色關不住
五、談性色不變
六、21世紀的人學走向

【後記】

後記

  2006年底,筆者曾在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過《中國現當代人學史》。這一次屬於老書新出,書名一仍其舊,但內容有所變化。一是更換了前言和緒論,修改了正文的部分表述,它們反映了我對於相關問題的最新思考和認識;二是上編和下編中補充了幾個章節,增加了幾萬字的篇幅。可見,本書準確地說是《中國現當代人學史》的修訂版。

  其次,本書是筆者在臺灣地區出版的首部著作,這是令人欣慰的。此書所以能夠在臺灣出版,因緣於原來在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工作期間的同事裴毅然教授的引薦,得力於臺灣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審稿專家的認可,責編妘甄女士、李冠慶先生克盡厥職,兢兢業業,做了許多具體的編輯服務工作,在此一併鳴謝。

  本書原稿引文注釋方式為隨文簡注。為便於讀者閱讀查考,也為了更加符合學術規範要求,本次出版統一更改為頁末注,並儘量用詳注。同時,本書修訂時有一些文字需要補充輸入。這個注釋轉換和補充打字的事務,是由上海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施靜豔同學幫助完成的。為了減少文字差錯,本書還邀請她通讀了一遍。特向她付出的勞動表示感謝。

  當代滬上著名思想家王元化先生健在時,本書曾有幸獲允題簽。王先生的墨蹟,遒勁而有力。先生離開我們已有多年。如今他題字的《中國現當代人學史》在臺灣出版修訂本,或許是對王先生最好的回報與懷念。


祁志祥
2015年8月1日,上海世紀同樂城

【「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一、「人學」概念的涵義及其學科發展「人學」概念最早是由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先驅、義大利桂冠詩人彼特拉克(1304—1374)提出的。在一部假託他自己和奧古斯丁對話的拉丁文著作《祕密》中,他把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稱為「神學」,把自己研究的古希臘、羅馬充滿世俗人性色彩的文化及其追求的人文主義稱為「人學」,宣稱:「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恆之中,或者把天國抱在懷抱裡。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於我來說就夠了。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見,「人學」是為取代「神學」提出的一個人文主義概念,它與「神學」截然對立。19世紀中葉,法國的文學史家丹納(1828—1893,又譯為泰納)在《英國文學史》(1864—1869)序言中提出:「Literature,it is the study of man.」意即「文學是研究人的學問」,或「文學是人學」。前蘇聯季摩菲耶夫《文學原理》指出:「高爾基曾經建議把文學叫做人學」。1該書1934年在蘇聯出版,1948年莫斯科教育—教學書籍出版局再版,此後直到七十年代不斷再版,是新中國建立初期對中國文藝學界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1957年5月,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高潮中,針對建國以來文學創作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傾向,錢谷融發表了《論「文學是人學」》,以高爾基的「文學是人學」命題為據,要求文學創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豐滿、真實生動。儘管這篇文章後來遭到批判,但它標誌著「人學」概念最早在中國學界出現。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