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柳文研究法校注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韓柳文研究法校注

作者:林紓
出版社:北京聯合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ISBN:9787559633422
語言:繁體中文

唐代韓愈與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其文章被後世奉為典範。林紓所著《韓柳文研究法》,遴選韓柳佳作一百四十餘篇,逐篇剖解其文理與技巧,揭示謀篇立意、用字遣詞之妙,並重視同類文章的比較分析。與一般文學評論者不同,林紓本身即為古文名家,引領一時文壇,又曾翻譯外國文學百餘部,深諳東西方文學之所長。故林氏評點韓柳文,能踵武桐城而後出專精,往往獨標新解、別具會心。其理念與方法,不但可助讀者一窺韓柳文心之奧秘,提升古文鑒賞水準,對於現代文的寫作也大有裨益。

本次整理出版之《韓柳文研究法校注》,在原書基礎上增添章節,使其條理分明,並對疑難字句進行訓釋,以便現代讀者閱讀、理解。
 

林紓(1852—1924)

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1882年中舉人,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學堂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推重,因任京師大學堂講席。從19世紀末開始,林紓借助他人口譯,以文言潤色轉寫,翻譯外國小說一百餘部,產生巨大影響。新文化運動中,林紓發表《論古文之不宜廢》《論古文白話之相消長》等文,極力闡揚中國古文傳統。

林紓一生著述宏富,尤致力於古文評點與寫作。古文評點類著作有《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韓柳文研究法》《古文辭類纂選本》等,其他作品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畏廬瑣記》《技擊余聞》等,譯著有《巴黎茶花女遺事》《魯濱孫飄流記》等。
 

導讀
整理前言

 
韓文研究法
 
韓文總說
 
一 雜著
《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
《對禹問》
《說馬》《獲麟解》
《進學解》
《諱辯》《伯夷頌》
《釋言》
《張中丞傳後敘》
《畫記》
《新修滕王閣記》
《鄆州溪堂詩序》
《爭臣論》
 
二 書 啟
《上宰相書》《後十九日複上宰相書》《後二十九日複上宰相書》
《與孟東野書》《答竇秀才書》《答尉遲生書》《答崔立之書》《答胡生書》《答馮宿書》
《上留守鄭相公啟》
《答張籍書》《重答張籍書》
《答李翊書》《與馮宿論文書》
 
三 序
《送孟東野序》
《送許郢州序》
《送齊暤下第序》
《送李願歸盤穀序》
《送董邵南序》
《送浮屠文暢師序》《送廖道士序》
《送幽州李端公序》
《送區冊序》
《送高閑上人序》
《送楊少尹巨源序》
《送湖南李正字序》
《送石處士序》《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送鄭尚書序》
《石鼎聯句詩序》
 
四 祭文
《祭河南張員外文》
《祭柳子厚文》
《祭鄭夫人文》《祭十二郎文》
 
五 碑銘
《考功員外郎盧君墓銘》
《唐故江西觀察使韋公墓誌銘》
《唐銀青光祿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致仕上柱國襄陽郡王平陽路公神道碑銘》
《烏氏廟碑銘》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
《劉統軍碑》
《曹成王碑》
《貞曜先生墓誌銘》
《平淮西碑》
《南海神廟碑》
《柳州羅池廟碑》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
《南陽樊紹述墓誌銘》
《故太常博士李君墓誌銘》
 
六 雜文
《毛穎傳》
《送窮文》
《鱷魚文》
 
七 表
《論佛骨表》
 
柳文研究法
 
柳文總說
 
一 雅詩歌曲
《平淮夷雅》
《方城之什》
《貞符》
 
二 古賦
《佩韋賦》
《解祟賦》
《懲咎賦》
《閔生賦》
《夢歸賦》
《囚山賦》
 
三 論 議 辯
《封建論》
《六逆論》
《晉文公問守原議》
《桐葉封弟辯》
 
四 碑 行狀 碣 誄 志
《箕子碑》
《道州文宣王廟碑》
《段太尉逸事狀》
《國子司業陽城遺愛碣》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公誄》
《故連州員外司馬淩君權厝志》《故襄陽丞趙君墓誌》
 
五 對
《漁者之對智伯》
《愚溪之對》
《天對》
 
六 問答
《晉問》
《答問》《起廢答》
 
七 說
《天說》
《鶻說》
《捕蛇者說》
《說車贈楊誨之》
《謫龍說》
《羆說》
 
八 傳
《宋清傳》《種樹郭槖駝傳》《梓人傳》《蝂傳》
 
九 騷
《乞巧文》
《罵屍蟲文》《憎王孫文》《宥蝮蛇文》
《哀溺文》
《招海賈文》
 
十 吊 贊 箴 戒
《吊萇弘文》
《吊屈原文》
《霹靂琴贊》
《三戒》
《臨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黔之驢》
 
十一 銘 雜題
《劍門銘》
《鞭賈》
 
十二 題 序
《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
《楊評事文集後序》
《送薛存義之任序》
《愚溪詩序》
《序飲》
 
十三 記
《監祭使壁記》
《潭州楊中丞作東池戴氏堂記》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
《零陵郡複乳穴記》
《道州毀鼻亭神記》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永州龍興寺西軒記》
《游黃溪記》
《鈷潭記》
《鈷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柳州山水近治可遊者記》
 
十四 書
《寄許京兆孟容書》
《與楊京兆憑書》
《與韓愈論史官書》
《與友人論為文書》
《與李睦州論服氣書》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十五 祭文
《祭呂衡州溫文》
《祭弟宗直文》
 

點校說明

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清末民初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林紓為文,推重“左、莊、班、馬、韓、柳、歐、曾”,在古文評點方面,著有《左孟莊騷精華錄》《韓柳文研究法》《左傳擷華》《古文辭類纂選本》等。其中《韓柳文研究法》一書,精選韓愈、柳宗元古文近一百五十篇,逐一品評,剖析文理,可謂研習古文之津梁。

《韓柳文研究法》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以文言寫就,僅有句讀。我們以山西人民出版社“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的影印本為底本進行標點、校注,主要工作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原書除馬其昶序言外,分“韓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兩部分,每一部分隻分段落,不設章節。但實際上,每一部分內部自有體例,均先以“總說”,而後大致按照韓、柳文集的文體分類及順序,對同類文章進行品評。我們據此為原書標點、分節,並添加了小標題,如“韓文總說”“一 雜著”“二 書啟”等。

二、原書使用了許多異體字、古字、避諱字和不規範字,我們依據《通用規範漢字表》予以改寫,如“徧”改為“遍”、“沈”改為“沉”、“箸”改為“著”、“祕”改為“秘”、“諙”改為“話”、“駮”改為“駁”、“緜”改為“綿”、“邱”改為“丘”等,此類改寫不出注。

三、原書本有注釋,以雙行小字隨文注出,今移為頁下注,並附識“ 【原注】 ”;原書難懂、訛誤,以及其他需要注釋的地方,也以頁下注的形式注明,並附識“ 【校注】 ”。又林紓引文,或有省改,如非明顯錯訛,我們多仍其舊。

四、林紓在本書中未明言所據韓柳文集的版本,但文中提到“家貧,不能購書,三十以後始得濟美堂柳集”,故除通行本外,柳文部分我們參校以明嘉靖年間濟美堂刊《河東先生集》,而韓文部分參校以東雅堂刊《昌黎先生集》。

本書由陳小童負責韓文部分的點校,武曄卿負責柳文部分的點校、全書的注釋和統稿。點校者學養有限、識具不足,舛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方家有以教之。



今之治古文者稀矣,畏廬先生最推為老宿。其傳譯稗官雜說遍天下,顧其所自為者,則矜慎斂遏,一根諸性情,劬學不倦。其于《史》《漢》及唐宋大家文,誦之數十年,說其義,玩其辭,醰醰乎其有味也。往與余同客京師,一見相傾倒;別三年再晤,陵穀遷變矣,而先生之著書談文如故。一日,出所謂《韓柳文研究法》見示,且屬識數言。世之小夫有一得,輒秘以自矜;而先生獨舉其平生辛苦以獲有者,傾囷竭廩,唯恐其言之不盡。後生得此,其知所津逮矣。雖然,此先生之所自得也,人不能以先生之得為己之得,則仍誦讀如先生焉;久之而悠然有會,乃取先生之言證之,或反疑其不必言。然而不言,則必不能久誦讀如先生決矣。故先生言之也。人之得不得,于先生何與,乃必傾囷竭廩,唯恐其言之不盡?嗚乎!同類之相感相成,其殆根於性情,亦有弗能自已者乎!

桐城馬其昶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