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農小上帝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弗農小上帝

作者:(英國)DBC·皮埃爾
出版社:譯林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01日
ISBN:754470030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31元

英國布克獎的評比水准很高,聲譽和影響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2003年,它突然頒發給了一個過去從來沒有小說作品出版的無名作家皮埃爾,引發了一場爭議。在此之前,布克獎幾乎都是頒發給那些距離諾貝爾文學獎並不遙遠的、著名的、用英語寫作的作家的,所以,布克獎的這次頒發,要麽真是評委眼光獨到,要麽就是一次重大的閃失了。 這本《弗農小上帝》的作者皮埃爾,父母親是英國人,他出生在澳大利亞,後來在墨西哥長大,又在美國生活多年,現定居在愛爾蘭。從他的經歷看,他是完全可以歸入最近二十年涌現在國際文壇上的「無國界作家」群體中的。如今這個「無國界作家」群體依舊在迅速擴大,這些作家都是出生在某個國家,生長在另一個國家,求學於又一個國家,然後,定居在一個國家並且在全世界跑來跑去,覺得哪里都不是他們的家。他們一邊懷著鄉愁,一邊在尋找著肉體和心靈的棲息之地。這些作家大多來自印度、中國、南非和北部非洲、加勒比海地區、澳洲等地區,用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西方強勢語言寫作,在西方國家的出版社出版他們的作品,敘述的故事卻是世界上一些小角落發生的事情。 這一批無國界作家中,著名的有拉什迪、石黑一雄、邁克爾·翁達傑、本·奧克瑞、奈保爾、哈金(金雪飛)、安德烈·馬金等,女作家有山颯和阿倫德哈蒂·羅伊等,這些作家都是英語、法語文學的亮點和出版界的寵兒。像拉什迪,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最有力的競爭者,他多次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名單,差一點獲獎,可是到目前也沒有獲獎,我想可能是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一些委員也害怕宗教極端勢力的威脅吧?但是不管拉什迪是否獲獎,他都是當代最為傑出的少數在世的小說家。 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但是卻可以寫英國,寫過去的英國管家的老故事,代表作《盛世遺蹤》和《上海孤兒》特別受英國人的喜愛,也翻譯成了中文。加拿大作家邁克爾·翁達傑是《英國病人》等六部長篇小說的作者,他出生在斯里蘭卡,在英國受教育,生活在加拿大,但是在全世界游歷,寫作的題材也非常廣泛。而印度裔作家奈保爾則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自然更是萬眾矚目。生於1959年的本·奧克瑞是出生於尼日利亞的作家,他的《飢餓的路》是後殖民文學的代表作。印度女作家羅伊憑借作品《微物之神》獲得了英國布克獎,她現在是印度文壇的明星,常常對印度婦女和社會問題發言。不過,她也是一個建築師,此後似乎沒有小說出版了。美國華裔作家哈金出生在中國沈陽,他的小說《等待》獲得了美國福克納小說獎和美國全國圖書獎,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這些作家的共同特點是,他們一般都有著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背景,然後在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生活與寫作,大多用所在國的語言直接寫作,既豐富和拯救了已經流露出沉沉暮氣的英語、法語文學,拓展了歐洲古老文學的疆界,使這些陷入停頓的語言文學再次充滿了異質血液的鮮活和生命力,也帶來這些作家的出生地的文學現實和想象的世界。 皮埃爾和上述這些作家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似乎也有不同。相同的地方自然是皮埃爾也找不到故鄉和回家的路,也在世界上到處亂跑,懷揣鄉愁,訴說著一種文化隔膜之下的愁悶;不同的地方是他的血統是正宗的英國人,與西方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年紀不大的皮埃爾依靠這部小說獲得了布克獎,據說很得益於評獎之前一個記者對他的采訪。在那次采訪當中,他暴露了自己過去的很多劣跡:四處浪游,干過很多職業,吸毒、賭博,還欺騙朋友的房產,導致人家無家可歸。但是,是文學使他走上了正路,從此他改邪歸正,寫出了這本《弗農小上帝》。我想評委也是人,自然對這樣的被文學拉上正途的人印象深刻,加上這部小說的確非常有特點,於是看慣了著名作家老到熟練的作品腔調的評委們就把獎給了他。他一舉成名了。 任何一個作家成名自有其道理。像這部小說,我讀了開頭就立即被吸引了。這部小說是一部帶有黑色幽默和荒誕色彩的作品,用第一人稱「我」,敘述了一個少年如何被媒體和小鎮上封閉的社會環境與氣氛冤枉成一場校園槍殺案件主犯的荒唐經歷。這個主人公就叫弗農,他十五六歲的樣子,滿嘴的加州臟話,可是,卻有著一個十分清醒的頭腦。我一邊讀,一邊就想起來多年以前自己閱讀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台譯:麥田捕手)的那種感覺,那部小說的主人公也是滿嘴的臟話,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大滿意,帶著嘲諷和挖苦的口氣講話。這部小說也是這樣,弗農被當成了犯罪嫌疑人,被迫進入到一個調查程序里,經受身邊各種人物、各種勢力的折磨。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少年眼楮里的光怪陸離的美國當代的社會現實。小鎮上的人興奮得像過節一樣關注著他這個犯罪嫌疑人,連他的母親都認為是他干的,一個記者則一邊想占他母親的便宜,一邊想伺機從這個事件中發財。每個人的面孔都丑陋不堪,在弗農的眼楮里現出了原形。小說的敘述語言非常口語化,據作者自己說,美國加州的方言土語有幾百種,因此,這本小說就是完全用一種土語寫出來的。不過,由於翻譯成漢語的原因,語言上的地方色彩被沖淡了許多。小說的故事結局是很戲劇性的,弗農最後找到了自己不在犯罪現場的有力的證據,那個證據就是他在幾公里之外拉的一堆大便,經過了化驗,那堆大便的確是案發時間由他從體內排出的,由此使這場鬧劇結束和收場了,弗農因此也看透了虛偽無聊的成年人的世界。 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一部成長題材的諷刺和黑色幽默的小說,但是又有著現實主義的扎實的功底和品質,這樣一部處女作帶給我們的是那種原生態的毛茸茸的感覺,無論作者的語言還是觀察世界的角度,都是非常強悍有力和鞭辟入里的,雖然敘述上有些拉雜和唆,但是,這部小說和美國小說名著《麥田里的守望者》真是還有一拼呢。喜歡塞林格的讀者,不妨也讀讀這本書,看看哪個更好!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