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實境秀:黑道‧神棍‧拜金女‧新教父普亭的獨裁王國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俄羅斯,實境秀:黑道‧神棍‧拜金女‧新教父普亭的獨裁王國

作者:彼得‧波莫蘭契夫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15日
ISBN:9789570847123
語言:繁體中文

你以為你現在看到的俄羅斯,就是事實?
錯了!真相不像你想的那樣!
跟隨彼得‧波莫蘭契夫的鏡頭
探訪俄羅斯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分析各層面組織實況
直擊蘇聯解體後,這個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的真實生活面貌
本書將完全解讀你所不知道的現今俄羅斯
 
  你想像不到的,都在現今俄羅斯上演
  ‧ 情報機構出身的普亭成為俄羅斯教父,把持電視台的控制權。
  ‧ 黑道老大的故鄉,幾乎人人炫耀著自己新型閃閃發亮的大車。
  ‧ 黑道導演用真槍拍電影,流真血,沒替身,沒有龍套,也沒人敢遲到。
  ‧ 黑白兩道聯合每年大肆劫掠上百家正當企業,想到俄羅斯投資者請當心!
  ‧ 美少女熱衷淘金客學院進修,鎖定百萬富翁的甜心老爹。
  ‧ 婀娜多姿的模特兒接二連三自殺,原因何在?
  ‧ 不想去車臣送死,役男不是裝病就是逃兵,要不就是念研究所念到免役。
  ‧ 考駕照不行賄,保證考不過。
  ‧ 邪教法術全國電視直播,催眠所有觀眾。
  ‧ 共產黨垮台換成一批假民主政客,繼續獨裁統治。
  ‧ 俄羅斯確實有選舉,有非政府組織,有自由市場,但都由克里姆林宮導演。
 
  作者波莫蘭契夫是英國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發現俄羅斯電視節目有蓬勃發展的機會,因而造訪這個國家的每個地方和貪瀆腐化的死角。他被帶進菸霧繚繞的會議室,會晤掌控俄羅斯媒體中樞的宣傳大師,並且造訪西伯利亞的黑道城鎮,以及倫敦和美國超級富豪常去的沙龍。隨著普亭政權變得更具侵略性,波莫蘭契夫發現自己深陷後現代獨裁統治體系之中。
 
  這本趣味十足的著作,探索了政治和倫理真空下的俄羅斯現況。
 
國際名人、媒體爭相推薦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衛報》《華盛頓時報》《華盛頓郵報》
  《展望雜誌》《新政治家》《觀察家》《世界事務雜誌》《出版商周刊》
  《評論雜誌》《每日快報》《星期日郵報》一致爭相推薦

  很久以來,我沒看過如此叫人驚心動魄的書……普亭統治下的俄羅斯令人暈頭轉向之旅。──馬爾(Andrew Marr)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與政治評論員
 
  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了解貪腐成風的新俄羅斯、為所欲為的權力,以及一陣陣讓人難忘、如詩般的光采。一開卷我就放不下手。──布朗(Tina Brown)英國知名記者、專欄作家
 
  像是沃夫和卡夫卡,把國務院的白皮書合寫成黑暗及怪誕的喜劇。──奧羅克(P. J. O’Rourke)政治諷刺作家
 
  波莫蘭契夫是普亭統治下俄羅斯最出色的觀察者,描述這國家癡迷於幻覺和魅力,但表面下存在著危機、缺乏道德觀的核心;既刺激又可怕的內容。──艾普勒鮑姆(Anne Ap-plebaum)《鐵幕》作者,曾獲非小說類普立茲獎
 
  令人鉗口撟舌、扣人心弦。波莫蘭契夫把我們帶進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熟、腐爛的核心——一個荒涼的黑道城鎮、一座監禁莫須有罪名的監獄。少了他銳利的目光,我們就看不到這些事實。──瓦拉達拉金(Tunku Varadarajan),《新聞週刊》前主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銳利的目光,絕佳的報導技巧。很難再有另一本著作能把今天的俄羅斯描述得更好,這本書可能是普亭時代的蓋棺論定之作。──《評論雜誌》
 
  波莫蘭契夫是當今評論俄羅斯最敏銳、最富想像力和最充滿娛樂性的作者。本書內容誘惑和恐怖兼具。──《泰晤士報》
 
  這是我讀過最奇怪但值得注意的書……風格是黑暗和怪誕的喜劇……報導直截了當,也充滿無限的好奇心,作者爬梳範圍廣大的事實,而且精準地描述細節,讓人信之不疑。他告訴我們的,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世界事務雜誌》
 
  有時令人毛骨悚然,但總是令人信服,本書揭露「隱藏在年輕、彈性十足、光鮮亮麗的國家外表背後的奇怪現實」。──《出版商周刊》
 
  扣人心弦……以細膩的手法描述心靈控制的技術令人不寒而慄。──《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一針見血,點出普亭統治下俄羅斯的現狀。──《衛報》一週最佳好書
 
  以活潑的印象派手法描寫新俄羅斯菁英……欲罷不能。──《星期日郵報》
 
  娓娓道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冷酷生活,緊扣人心,卻令人不安。──《華盛頓郵報》
 
  以才氣煥發的文筆描述一個扭曲的現實。──《展望雜誌》
 
  洞察力和優美的文字讓人愛不釋手。──《新政治家》
 
  想了解普亭統治下俄羅斯現況的人必讀。──《觀察家》
 
  引人入勝……觀察敏銳。──《紐約時報》
 
  妙趣橫生。──《華爾街日報》

作者簡介

彼得‧波莫蘭契夫(Peter Pomerantsev)

  英國、俄羅斯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倫敦書評》特約書評家。

  撰寫的文章分別刊登在《金融時報》、《大西洋》、《紐約客》、《華爾街日報》、《外交政策》、《新聞周刊》、《世界外交》等媒體。

  曾任歐盟和推動前蘇聯各項專案智庫顧問。

  目前住倫敦。
 
譯者簡介

羅耀宗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

  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重要譯著有《雪球:巴菲特傳》(合譯)、《坦伯頓投資法則》、《致勝》、《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1%:貧富不均,這才是全球經濟大危機!》等。

周徵

  政治大學經濟系,美國邁阿密大學電腦碩士。歷任《Taipei Times》財經記者,《哈佛商業評論》副總編輯等。

  譯作有:《永續發展新紀元》、《知識與國富論》、《專注的力量》、《數位海盜的正義》、《商業談判最佳實務》、《凱洛格管理學院:經營與策略最佳實務》、《反常識經濟學》等。

第一幕:俄羅斯的實境秀
活在快速奔馳的城市
沒有情感糾葛
這個時代的英雄
現今的俄羅斯
《哈囉—再見》實境秀
創造的顛峰
 
第二幕:克里姆林宮帝國的裂縫
哪輪到我坐牢!
另一個俄羅斯
學會一起「玩遊戲」
兵役的戲碼
仲夏夜之夢
 
第三幕:精神錯亂的形式
迷失的少女們
邪教在俄羅斯的概況
空虛的呼喚
俄羅斯境外
馬尼次基法案
沒有一件事是真的,凡事都可能發生
 
誌謝
延伸閱讀

活在快速奔馳的城市 我在事實電視臺(Factual television)工作﹔準確說,應該是事實娛樂。二○○六年,由於電視業和每個行業一樣欣欣向榮,所以我搭機飛往莫斯科。我早已熟悉這個國家﹔從大學畢業後一年的二○○一年起,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那裡,在各家智庫之間跳槽,並且在歐洲聯盟用於援助俄羅斯「開發」的專案擔任非常資淺的顧問師,然後進入電影學校,最近則是擔任「西方電視網」(Western networks)紀錄片的助理。 我的父母在一九七○年代以政治流亡的身分,從蘇聯移居英國,我成長的過程,講的是流亡分子使用的通俗俄語。但是我一直在觀察俄羅斯,我想要更接近這個國家﹔倫敦似乎太過正經八百、凡事都可預料;我那些移民美國的其他親人,似乎相當滿意住在那裡;可是真正的俄羅斯人似乎還活著,感覺凡事都有可能發生。 我真正想做的是拍攝影片。按下「錄影」鍵,然後把鏡頭對向某個地方,開始拍攝。我帶著金屬外殼傷痕累累的索尼(Sony)Z1攝影機,因為它小到可以丟進包包裡,帶到每個地方。許多時候,我看到就拍,只為了怕這個世界從指間溜走;我盲目地拍攝,因為我知道永遠不會再有像這樣的卡司。而且我在新莫斯科相當搶手,理由很簡單,因為我能說出那句魔法字眼:「我來自倫敦。」它們就像「芝麻開門」一樣有效。俄羅斯人相信倫敦人知道成功電視的煉金祕訣,曉得如何拍出下一部熱門的實境秀或者才藝表演。雖然我不過是其他人所做專案的三流助理,只要輕輕說出「我來自倫敦」,我想參加什麼會議,都能如願以償。我是由銀行家、律師、國際開發顧問師、會計師和建築師組成的西方文明中無敵艦隊的偷渡者,出海航行,只為了在全球化的冒險中尋求財富。 但是在俄羅斯的電視臺工作,不是只帶著一臺攝影機,或當個觀察者而已。這個國家涵蓋全球九個時區、占世界陸地面積六分之一、從太平洋一直延伸到波羅的海、從北極到中亞的沙漠、從近乎中世紀的村莊中,人們仍然靠雙手從木井中汲水,到只有一座工廠的城鎮,然後回到新莫斯科的藍色玻璃和鋼筋摩天大樓——電視是能夠統一、統治和維繫這個國家的唯一力量。而我身為電視製作人,必須奉命直接進入它的運作核心。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