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為惡:科技巨頭如何背叛創建初衷和人民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切莫為惡:科技巨頭如何背叛創建初衷和人民

作者:拉娜‧福洛荷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24日
ISBN:978957138444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95元

從操縱心智到壟斷市場、從散播仇恨到影響投票,
科技巨頭正逐步掌控人類生活和破壞民主自由,
如何監管這些演算法惡霸?抵抗這股數位暗黑力量?
 
  「我們非常幸運,福洛荷以狠準的眼光和有力的財經分析探討科技巨頭……對於如何限制科技公司的暗黑力量,各界的辯論越來越熱烈,本書為此提供關鍵的貢獻,挑明科技公司應該對人們與社會真正的需求負起責任。——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作者,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切莫為惡」(Don’t be Evil)是谷歌創立初期的座右銘,當時的谷歌認為科技將帶來更美好的世界,但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谷歌、臉書或其他科技巨頭,都已將他們的創業初衷拋諸腦後。他們當年曾經努力創造的烏托邦,如今看來更像反烏托邦的寫照:運用數位監控技術在使用者不知情時喪失隱私,對散播假消息與仇恨言論消極作為,並以掠奪性演算法瞄準脆弱的使用者,操縱我們的欲望。
 
  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谷歌合稱「FAANG」,已成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五大企業,他們藉由落差極大的資訊不對稱優勢,恣意運用我們的資料、操縱我們的心智、改變社會結構、破壞民主,只為無限制地提高獲利。到底這些已經快到不能倒的科技巨頭到底是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的?這些曾經懷抱「數位烏托邦」理想的創業家們是如何成為窮凶惡極的壟斷企業,以不透明的演算法奪走個人隱私、富可敵國,用勢不可擋的力量操縱民主選舉時,還能逃避監管與稅負?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財經專欄作家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在她的新書《切莫為惡:科技巨頭如何背叛創建初衷和人民》(Don't Be Evil: How Big Tech Betrayed Its Founding Principles -- and All of Us)中,以她豐富的的調查報導經驗和採訪商業與科技新聞將近三十年所累積的人脈,從精湛的觀點深入挖掘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平臺巨獸如何拿使用者的資料和注意力去換取金錢,而這些高得離譜的利潤,廣大的使用者卻連一毛錢都看不見。在看清這些掌控數位科技巨頭的真面目和他們所使用的各種掠奪手段後,福洛荷提出她的願景主張,希望藉由打造全方位改善現況的各項措施,削弱科技巨頭予取予求的能力,讓廣大的使用者在享受數位生活的同時,免於遭受科技的黑暗面傷害。

得獎紀錄

  2019年廊燈商業書獎(Porchlight Business Book Award)年度商業書(Book of the Year)
  2019年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年度科技書(The Best Tech Books of 2019)
 
好評推薦
 
  「我們非常幸運,福洛荷以狠準的眼光和有力的財經分析探討科技巨頭……對於如何限制科技公司的暗黑力量,各界的辯論越來越熱烈,本書為此提供關鍵的貢獻,挑明科技公司應該對人們與社會真正的需求負起責任。——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作者,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乍看之下,《切莫為惡》對谷歌的針貶,好比一百多年前新聞記者塔貝爾(Ida Tarbell)揭發標準石油公司的惡行。可是這本書寫得極其靈慧,可讀性高,格局比塔貝爾的書寬闊很多。你擔心手機上令人沉迷的應用軟體嗎?擔心臉書在川普競選時所扮演的角色嗎?福洛荷會加深你的擔心,不過她也會提供你大量相關的資訊。」——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史丹佛大學胡佛米爾班克家族資深研究員(Milbank Family Senior Fellow),《廣場與塔樓》(The Square and the Tower)作者
 
  「本書超越市場扭曲和壟斷勢力的經濟問題,檢視矽谷公司不受羈束、監管不足對社會造成的更廣遠影響……福洛荷證明矽谷巨人最初固然受到『切莫為惡』信條的鼓舞,如今卻早已拋失自己的原則。」——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福洛荷的新書解釋科技巨頭公司如何利用各種招數,徹底擺脫稅法的稽查,其手法與金融危機之前的金融巨擘如出一轍,兩者在不透明和規模上旗鼓相當。福洛荷傳遞的緊急訊息是:『沒錯,我們真的都活在電影《駭客任務》(Matrix)的場景裡』,現在是我們應該勇敢站出來,抵抗這些演算法惡霸的時候了。」——凱西‧歐妮爾(Cathy O’Neil),《紐約時報》暢銷書《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作者,環境品質監管組織(ORCAA)執行長
 
  「美國和全世界的每一位政策制定者都應該閱讀本書。福洛荷清楚說明一件事:任由科技巨頭自我監督絕不可行,她提出適合真實世界的解決方案,可望促成顯著的改變。」——喬納森‧塔普林(Jonathan Taplin),南加州大學安納柏格創新實驗室(Annenberg Innovation Lab)榮譽退休主任,《大破壞》(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作者

作者簡介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
 
  拉娜‧福洛荷是《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全球財經專欄作家兼副主編,居住在紐約。福洛荷也是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全球經濟分析家,前一本著作《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分析資本市場為何不再支持企業。該書入圍二○一六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 (Financial Times and McKinsey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另外,二○一八年福洛荷獲得美國商業編輯和作家協會(Society for Advancing Business Editing and Writing)頒發的最佳商業類獎,理由是在大型刊物上發表優秀的科技與政策評論文章。
 
  福洛荷加入《金融時報》和CNN之前,曾在《時代》雜誌當過六年助理總編輯兼經濟專欄作家,先前則在《新聞週刊》工作了十三年,擔任經濟與外交事務編輯,也曾派駐歐洲和中東,擔任駐外記者。那段期間福洛荷在大西洋彼岸的報導,為她贏得了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的彼得懷茲獎(Peter Weitz Prize)。福洛荷曾經獲得多個機構頒發的獎項與研究補助,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事務學院(John Hopkin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以及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福洛荷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終身會員,也在開放市場研究所(Open Markets Institute)擔任諮詢委員。
 
  福洛荷於一九九二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目前與作家丈夫賽奇維克(John Sedgwick)、女兒妲爾雅(Darya)、兒子亞力士(Alex)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大傳,從事翻譯工作近三十年,已出版譯作五十餘本。

作者序
第一章 個案概述
第二章 國王谷
第三章 廣告與其不滿
第四章 歡騰如一九九九年
第五章 幽暗升起
第六章 口袋裡的吃角子老虎
第七章 網路效應
第八章 一切優步化
第九章 新壟斷企業
第十章 快到不能倒
第十一章 深陷泥淖
第十二章 改變一切的二○一六年
第十三章 新的世界大戰
第十四章 如何不為惡
謝辭
註釋

作者序 有的書起源於抽象的宏大思想,有的書卻比較貼近生活。我寫的上一本書《大掠奪》(Makers and Takers)來自金融業方面的高端政策對話,這一本書則透過廣角鏡頭,深入探討過去二十年來科技業一手釀成的經濟、政治、認知損害。不過本書的誕生,實則出自我相當切身的個人體驗。 起源是二○一七年四月底的某日下午,我下班後回到家,拆開信用卡帳單,狠狠吃了一驚:帳單上有蘋果應用程式商店(Apple App Store)的消費,總請款金額高達九百多美元,而我對這些開銷一無所知。經過幾番詢問,我才發現是十歲大的兒子幹的好事,他愛上一款線上足球遊戲,這些錢是他用來購買虛擬足球員的花費。 不消說,事後我暫時沒收兒子的遊戲設備,也撤銷了密碼。然而就在那段時間,這件事背後更廣泛的意涵開始占據我的時間和注意力,只不過方式並不相同。當時我剛開始一份新工作,成為世界最大的財經報紙《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全球財經專欄作家。我的任務是撰寫每週見報的專欄,討論當天最重大的經濟新聞,結果這些新聞多半與這個時代的科技巨頭有關,譬如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當然也包括蘋果在內。 過去二十年來,無數產業內部出現市場勢力集中的現象,已經不是什麼祕密:從所得不平衡、經濟成長變慢,到政治民粹主義興起,莫不與這項趨勢有關。可是就在我慢慢適應《金融時報》的新職,開始挖掘金融數據時,才發現一些令人震驚的事:如今所有公司的財富當中,有八成掌握在區區百分之十的企業手裡。而且這些企業並不是擁有最多有形資產或大宗商品的公司,不是奇異電器(GE)、豐田汽車(Toyota)、艾克森美孚石油(ExxonMobils)那樣的企業;這些公司找到了方法,善用我們經濟中的新種「石油」——資訊與網路。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