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科學的批判性思維(第11版)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科學的批判性思維(第11版)

作者:(加)基恩·斯坦諾維奇
出版社:人民郵電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ISBN:9787115464538
語言:繁體中文

在今天的大眾媒體和圖書市場上,到處充斥著關於潛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讀心等偽裝成心理學的主題,更有一些偽心理學家、所謂的心理治療師打著心理學的旗號欺世盜名,從中漁利。在浩如煙海、良莠不齊的心理學資訊面前,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成為一個明智的心理學資訊的消費者呢?《這才是心理學》將教給你科學實用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將真正的心理學研究從偽心理學中區分出來,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學。

《這才是心理學》第1版出版於1983年,30多年來一直被奉為心理學入門經典,在全球頂尖大學中享有盛譽,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第11版。How to ­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是本書的英文書名,直譯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學”。中譯本首次在國內出版時,所採用的書名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8版中譯本出版時,偽心理學在國內正有愈演愈烈之勢,加之考慮到作者始終聚焦于將科學的心理學與偽科學、偽心理學以及通俗心理學區別開來,故書名曾一度改為《對“偽心理學”說不》。第9版採用了《這才是心理學》這一更加貼切的書名,已經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11版沿用了這個書名。

這本書並不同於一般的心理學導論類教材,很多內容是心理學課堂上不曾講授的,也是許多心理學教師在教學中感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作者正是從此初衷出發,以幽默生動的語言,結合一些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可證偽性、操作主義、實證主義、安慰劑效應、相關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學中的基本原則。與上一版相比,第11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資料和實例以及290篇新文獻。

《這才是心理學》不僅適合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有助於建立心理學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維技能與意識,其通俗易讀性也非常適合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它將幫助你糾正對心理學的種種誤解,學會獨立地評估心理學資訊,用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同時,本書也有助於培養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技能。
 

基斯·斯坦諾維奇 Keith E. Stanovich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教授,曾擔任加拿大應用認知科學首席科學家。他的研究領域是閱讀和推理的心理學機制,迄今已發表200多篇論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項對於論文引用率的調查中,斯坦諾維奇是引用率最高的50位發展心理學家之一。斯坦諾維奇教授于2010年獲得格威爾美爾教育獎,並於2012年榮獲美國心理學協會(APA)頒發的桑代克終身成就獎。
 

序 言 xviii
第1章 心理學充滿生機(在科學陣營裡表現不俗) 1
第2章 可證偽性:如何打敗頭腦中的小精靈 23
第3章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42
第4章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 60
第5章 相關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83
第6章 讓一切置於控制之下:聰明漢斯的故事 96
第7章 “但這不是真實的生活!”:“人為性”批評與心理學 121
第8章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征: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135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多重原因的問題 158
第10章 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167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186
第12章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204
主題索引 231
參考文獻著錄索引 236
參考文獻 245
 

心理學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心理學是一門很容易讓人誤解的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它研究的是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有些還正好是大家都熟悉且經常關心的問題。比如:什麼樣的人容易討人喜歡?什麼樣的事情令我們記憶深刻?什麼樣的事情讓人高興(或痛苦)?為什麼男人比女人更愛聊政治時事?人為什麼要自殺?意念能不能被植入夢中?……正因為人們關心這些問題,他們就會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證據,得出自己相信的結論。很多時候,這些自覺的結論與心理學家的研究結論並不完全一致。比如說,我們心理學家就發現,青梅竹馬的婚姻很難成立,嬰兒並不是有奶便認娘,性格並不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等等。每當矛盾、懷疑、迷惑甚至氣憤產生的時候,我們到底是該相信自己的直覺、經驗和常識,還是該相信心理學的研究、證據和知識呢?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心理學教科書只滿足於告訴大家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和知識,但從不說明為什麼這些研究、發現及知識是值得我們關注和信任的。這些書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設每一位讀者思考起問題來都像心理學家一樣,相信和理解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與知識。幸運的是,基斯·斯坦諾維奇教授寫了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本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教科書。他總結了心理學家的職業特質,讓每一位讀者都有機會去理解心理學家是如何思考、分析和解讀人類的行為與心理的。每一章都將一個常識的、樸素的、直覺的有關人類心理的分析和思考與一個科學的、嚴謹的、心理學的分析和思考相對比,以幫助讀者理解心理學家的分析邏輯和研究思路。

我個人覺得,在斯坦諾維奇闡述的心理學特質中,有兩點應該是區分我們心理學家和其他人(包括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的地方。

其一是我們心理學家的批判性思維習慣,也就是說,心理學家不相信個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學的方法,而科學方法的本質是證偽,即對我們的經驗、常識和直覺,產生懷疑、挑戰和批評。從原則上而言,心理學家不怕犯錯誤,但害怕以假亂真。心理學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問題的絕對真理,但相信對所有問題應該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答案。心理學家從不相信個案和例子,因為其隨機性和主觀性太過明顯,但我們願意相信大樣本基礎上的科學研究發現。我們希望聽到動聽的心理故事,但更願意看到眾多心理學觀察的資料和總結。

其二是我們心理學的概率性思維習慣。我們和很多自然科學家思考方式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更容易相信,任何人類的行為都是概率性的表現,也就是說,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會受到其他隨機事件的影響。其實人類很多學科都是建立在概率基礎之上的,比如核子物理、天體物理、生物進化、病理學、所有的社會科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等,它們都不可能準確預測每一個研究對象的具體活動,但都對整體的事物活動規律有很好的描述和預測。只不過我們心理學家更願意承認並強調我們學科的不確定性而已。

總之,我很高興看到這本書在中國再版。楊中芳老師的早期譯本是我很喜歡向心理學愛好者推薦的一本心理學教科書。而新版的譯本,尤其令我興奮,因為它是由我欣賞的兩位年輕同事東徽和肖岑,在清華大學的青年教師公寓裡,下功夫、花時間,認真翻譯完成的。他們兩位既是同行,也是夫妻,應該是我們心理學界不鮮見的學術伴侶之一。這可能也是我們心理學界與眾不同的地方吧。

彭凱平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