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小百花唱腔精選一百曲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中國越劇小百花唱腔精選一百曲

作者:浙江吳越文化藝術策划有限公司 編
出版社:中國戲劇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ISBN:978710402874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1元

中國的越劇,從1906年在浙江嵊縣(嵊州)誕生起,至今有102年歷史,但與其他古老戲曲劇種比,她是年輕的。又因她生長在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很早就進入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並善於吸收其他表演藝術和戲曲音樂方面的營養,就較快地豐富和發展起來。 老一輩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戚雅仙、張桂鳳、陸錦花、畢春芳、張雲霞、呂瑞英、金采鳳等群星璀燦,各創流派,越劇唱腔多姿多彩,膾炙人口,深入人心,許多精彩唱段至今傳唱不衰,成為經典。 越劇遭受十年文革的摧殘,藝術人才出現斷層,青黃不接。為挽救危局,浙江省在文革結束後大量招收學員,並於1980年舉行全省青年演員會演,1982年起,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小百花會演,1983年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接著成立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大量新秀從此涌現,使越劇重現勃勃生機。同時「小百花」這一藝術品牌也隨之在國內外打得非常響亮。美麗的「小百花」已成了越劇青年一代的代名詞。

五女拜壽 1.花樹同園不同根(楊三春唱段) 2.思念雙親珠淚拋(楊雙桃唱段) 3.痛斷肝腸忙下跪(楊元芳唱段) 4.老爺說話不中聽(陳夫人唱段) 5.小夫妻雙雙對對跪地上(楊繼康唱段) 6.冰凍路滑雪花飛(翠雲唱段) 7.請姑娘放心喝下這暖肚湯(鄒士龍唱段) 8.莫將小婿來錯怪(鄒應龍唱段)漢宮怨 9.明月升銀光似水瀉芳園(許平君唱段) 10.聽一番斷腸話心痛如絞(劉詢唱段)雙玉蟬 11.菱花鏡(曹芳兒唱段)大觀園 12.你在世只有十六春(賈寶玉唱段) 13.捧嫁衣又驚又喜面含羞(薛寶釵唱段) 14.花謝花飛飛滿天(林黛玉唱段)相思曲 15.陽光照東風暖雙雙飛燕(唐壁唱段)唐伯虎落弟 16.一彎冷月照寒窗(唐伯虎唱段)白頭吟 17.小落雁尖利話含怨帶嗔(司馬相如唱段)陸游與唐琬 18.如墜深淵驚離魂(唐琬唱段) 19.浪跡天涯三長載(陸游唱段) 20.釵頭鳳(插曲) 21.江南春(李盼盼唱段)紅絲錯 22.手抱孩兒暗叫苦(張秋人唱段)西廂記 23.落紅陣陣(鶯鶯唱段) 24.疏簾風細傳琴聲(鶯鶯唱段) 25.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張生唱段) 26.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張生唱段) 27.碧雲天(插曲) 28.柳絲長(插曲)┅┅

跏珠越劇,從1906年在浙江嵊縣(嵊州)誕生起,至今有102年歷史,但與其他古老戲曲劇種比,她是年輕的。又因她生長在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很早就進入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並善於吸收其他表演藝術和戲曲音樂方面的營養,就較快地豐富和發展起來。 老一輩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戚雅仙、張桂鳳、陸錦花、皆春芳、張雲霞、呂瑞英,金采鳳等群星璀燦,各創流派,越劇唱腔多姿多彩,膾炙人口,深入人心,許多精彩唱段至今傳唱不衰,成為經典。 越劇遭受十年文革的摧殘,藝術人才出現斷層,青黃不接。為挽救危局,浙江省在文革結束后大量招收學員,並於1980年舉行全省青年演員會演,1982年起,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小百花會演,1983年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接着成立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大量新秀從此涌現,使越劇重現勃勃生機。同時「小百花」這一藝術品牌也隨之在國內外打得非常響亮。美麗的「小百花」已成了越劇青年一代的代名詞。 年輕的越劇小百花演員們,是學唱着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們的流派唱腔而長大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早期成名劇目《五女拜壽》,就是學唱各種流派的大展示、大匯報。編寫一個角色較多的群戲劇目,將各種流派唱腔象什錦菜一樣、有意地薈萃於一劇之中的做法,是由當時顧錫東領導的嘉興地區青年越劇團首先嘗試的。這樣的演出很討巧,既有利於鍛煉青年演員,也易被觀眾所接受和歡迎。 浙江有不少越劇方面的作曲家,陸續活躍於越壇的有周大風、盧炳榮、陳獻玉、胡夢橋、顧達昌、談聲賢、王少辰、樊潤河、何直偉、朱訓正、呂昌年、王季純、陳國良、劉建寬、何占永、吳尚義、李燕華、湯小東、陳亞笙等等。多數作曲家曾是劇團樂隊的演奏家,也有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的。他們熟悉越劇傳統音樂,卻很重視戲曲音樂的創新和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表達,不走簡單模擬流派的路子。近二、三十年來,認識進了一步,在音樂創新的同時,對流派唱腔的研究、繼承和運用也重視起來了。 小百花演員們在不斷成長,她(他)們通過許多新劇目、新角色的探索、創造和磨煉,經過一、二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的舞台實踐,更通過老師和專業作曲家的悉心輔導和精心設計,她們的演唱藝術已經脫離了摹仿階段,走向成熟,唱出了自己的面貌、自己的風格,有的已卓然成家。 小百花領軍人物茅威濤,長期與著名作曲家胡夢橋合作,在掌握尹派演唱藝術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嗓音特點和角色情感需要,從高雅的審美取向出發,創造了不少精彩唱段,開發特色鮮明的特殊行腔。其中最傳流的《陸游與唐琬》陸游唱段《浪跡天涯三長載》,深沉大氣,跌宕有致,雖傷感而不纖弱,寓深情於悲壯中,詞美曲美,演唱更具魅力,已成為新的經典唱段。許多人學唱她的唱段,不少小生演員演唱上也帶有「茅味」。近二、三十年來,尹派演唱藝術大發展。大弟子茅威濤、趙志剛、王君安、蕭雅等各領風騷,趙志剛、王君安清雅脫俗,蕭雅轉向撫媚,茅威濤則深沉大氣,且有書卷氣,雖是坤角,卻具有古代男子之美和氣度。 由顧達昌作曲、何英演唱的《雙玉蟬》曹芳兒唱段《菱花鏡》,則是另一個新的經典唱段。何英嗓音清麗,如鶯聲嚦嚦,非常清純。顧達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長期在省團擔任作曲,學貫中西。《菱花鏡》一曲吸收傅派行腔,卻如西方歌劇詠嘆調格局,起承轉合層次分明,高潮迭起,既華彩又能酣暢,訴盡了善良的曹芳兒為扶養夢霞而失去青春的無限悲傷。這個有較高演唱難度的精彩唱段,已成為傅派演員的選學教材。浙江的傅派優秀演員還有紹興小百花的陳飛。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顏佳、浙江越劇團的陳藝等,也是唱傅派的好演員。……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