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病名嚇壞了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別被病名嚇壞了

作者:陳俊峰
出版社:人智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6日
ISBN:9789868752221
語言:繁體中文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的疾病名稱,從一萬五千種,發展至今多達十五萬種。美國至1964年到2005年間,光是非處方藥銷售量,就從20億暴增到140億七倍之多。
  病名暴增,吃藥如吃飯,是讓我們的醫療更有效率,或只是令我們更迷惘,終日為了治病而疲於奔命?
  病名只是醫學上便於分辨歸納的產物,不是斷人命運、定人生死的判決書。病名可以很嚇人,但是你完全不必被病名所牽制。只要找對真正致病的原因,你能夠突破醫療困境,擺脫疾病的宿命。
  5D細胞核磁共振精確掃描,醫學專業交叉比對分析,個人體質變化眼見為憑。提早發現身心能量變異,找出真正致病原因,追蹤治療成效。
作者簡介
陳俊峰醫師
  專精於各種疼痛治療、神經阻斷術、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以及疑難雜症的治療。  .台中林新醫院胃腸科主任  .沙鹿光田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台灣內科及胃腸科專科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肝膽科研究員  .出國深造各種疼痛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習班結業  .陳俊峰診所負責人  .東森聯播網望春風電台、海洋之聲電台「健康講座」主講人  .台灣紅心字會理事長  .傳授靜坐、氣功十餘年  .推廣「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十年餘

作者序 西醫人的心裡話
第一章 自體免疫功能失調疾病什麼是自體免疫功能失調疾病? 【案例1】 紅斑性狼瘡   C小姐  22歲你一定要知道的感冒三部曲你一定要知道的淋巴循環系統【病例2】異位性皮膚炎   C小弟弟  11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麩質腸病變【病例3】硬皮症  L小妹妹 10歲【病例4】乾癬 K同學 18歲你一定要知道的微波爐加熱能量測試
第二章 踩在灰色地帶的半健康人「半健康人」,找不到治療出路的醫療弱勢附錄◎你是半健康人嗎?──半健康人自我檢測【案例1】心腦血管重度硬化與狹窄、大腸異常細胞增生  L小姐58歲你一定要知道的動脈硬化【病例2】頭暈、胸悶、心悸、失眠B小姐56歲【病例3】心悸、胸悶、不孕 G太太 36歲你一定要知道的自律神經失調【病例4】經年感冒不癒C老師  34歲【病例5】頭暈、胸悶、心悸、失眠、沒有食慾   S先生43歲【病例6】頭暈、胸悶、心悸、疲勞、睡不安穩  H先生43歲【病例7】頭痛頭暈、心悸、胸悶L先生 5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反式脂肪【病例8】胸悶、心悸、眩暈、淋巴腫大、慢性疲勞H小姐4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工作狂是如何養成的你一定要知道的咖啡因是一種神經毒
第三章 誤判病因與後知後覺的醫療現場眼見為憑,鐵齒的病人也心服【病例1】長期腹痛  B先生 56歲你一定要知道的胰臟炎【病例2】沒有任何自覺症狀的組織器官提前老化、消化功能障礙G太太42歲你一定要知道的動物性蛋白比脂肪更容易堵塞血管【病例3】貧血 K太太 36歲【病例4】濕疹 C先生 70歲你一定要知道的慣性服用制酸劑的後果【病例5】濕疹、氣喘L小姐 24歲 你一定要知道的食用油影響細胞膜的品質【病例6】憂鬱症 68歲 H太太你一定要知道的食物屬性【病例7】濕疹、氣喘 K小妹妹11歲你一定要知道的腸漏症【病例8】自閉症、學習障礙  W小弟弟8歲【病例9】乳房腫瘤 J小姐 36歲
第四章 誰能幫助你早知道?為當前醫療困境尋找出路關於5D-MRA的進一步訊息

作者序
西醫人的心理話
  .醫生面對病人的無力感
  個人在內科臨床醫療工作堅持二十八年,前十八年服務於大醫院的肝膽腸胃科,後來的十年則是自行開業。我接受的是正統的西醫學教育,腦子裡全西醫學的邏輯思維。看病要分門分科,鑽研的焦點不斷聚焦縮小,從器官的切割,進入細胞的病變,再到基因的異常,我們越看越細,進入一個微觀的世界,這個微觀的世界小到常常讓我們忘記人是活生生的整體,結果不免淪於「看病不看人」、看「器官不看身體」的偏頗。
  個而在疾病的治療上,我們常常自豪能做到「迅速解除症狀」的用藥效果。這也是西醫備受病人青睞的優勢。「立即緩解」總是能給人「治好疾病」的錯覺,但是很多病人同一個病看好幾年,甚至為此吃一輩子的藥,又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衍生出其他新病症;而為了緩解新的病情,必須再吃另一種藥來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就這樣藥越吃越多,經年累月的累積藥物傷害。
  個我的牽手是一位中醫師,透過和她的「中西醫交流」,我驚覺中醫原來比西醫更「具有遠見」。中醫十分重視「治未病」的觀念,所以發展出很多「預知疾病」的臨床技巧。他們可以從望聞問切等細節,覺察出病人不正常的能量變化,預知到可能的發病徵兆。例如,當病人還未有自覺的時候,好的中醫已經可以從脈象得知病人感冒了。
  個相較之下,西醫就顯得「後知後覺」。很多時候,病人即使有了症狀,尋求醫生治療。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卻找不出任何異常。一直等到檢驗數據證實異常,往往已經痛失了治療的先機。例如,肝臟壞了五分之四的人,在檢驗數據上可能找不出異樣;而檢出腎功能異常的時候,腎臟其實已經剩下四分之一的功能。
  個西醫是治病的醫學,對養生並不熱衷,所以醫生的平均壽命甚至比一般人要短。我所專長的內科,在西醫的科別中屬於壓力較低者,所以「只」比一般人的平均壽命少五歲,但是高風險高壓力的科別,像是婦產科、外科,那醫師提前鞠躬盡瘁的折損率就更高了。平時不乏外科醫師在手術中倒下的新聞報導,最近還有私立大醫院的年輕外科醫師因為工作壓力過大,造成腦部損傷而引發失憶症的案例。
  個微觀看病的偏頗、用藥控制病情的傷害、後知後覺貽誤治療時機,乃至缺乏有效的養身健體之道,都讓西醫面對病人的時候,不免萌生無力感。我因此經常反思:這樣做對嗎?這樣做好嗎?是不是有更安全的方法,可以有效協助病人真正痊癒?有沒有更高明的檢測技術,可以正確的「預知疾病」,真正做到防病於未然?
  .5D-MRA能為中西醫的臨床治療做出突破性的發展
  個坊間有各種將尖端科技運用於臨床醫學的最新儀器,在不斷的尋尋覓覓之下,我意外發現5D-MRA核磁共振人體生物能掃描技術這套檢測儀器,似乎可以解答我的問題。為求謹慎起見,我反覆用於臨床測試一年有餘,也一再證明它確實滿足了我「預知疾病」的要求,同時安全有效的協助病人真正痊癒。
  個在我治療的病人當中,有被宣判無法治癒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有自己完全不知不覺的重度動脈硬化症病人,還有腹痛半年卻四處查無病因的病患,甚至是憂鬱症、腦神經衰弱的人,也都透過5D-MRA,找到了病痛的根本原因。又從能量頻率比對,模擬找出有效的用藥與補充食品。
  個5D-MRA是一種無痛、無副作用的檢測儀器,能正確測得人體內的能量變化,擷取細胞訊息。它不在於尋找疾病,也不在於定義你的病,而是要觀察身體的能量變化,明白哪一個環節偏弱、哪一部分工作過度,並找出能量偏差的原因,指出身體的運作錯誤,提醒我們即時懸堐勒馬,同時研擬出最佳的修正策略,做出高度正確性的治療準則,讓人從此脫離只能治標的藥物控制,重整身體的能量,回歸健康平衡。
  個隨著對5D-MRA的運用越深入,越讓我感到振奮,它是我長年的醫療生涯中,最令我眼睛一亮的新發現。透過它的運用,打開我對量子醫學的新視野,並促使我重新建構一套有別於正統西醫學教育的完整醫療觀。因此我樂於將個人的小小心得,與讀者們分享,衷心期盼這本小書能發揮拋磚引玉的功用,有助於大家從中汲取有益身心的健康啟示。
陳俊峰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