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

作者:車文博
出版社:上海教育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ISBN:9787544472760
語言:繁體中文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專案(09FZX004)、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圖書出版專項基金資助專案,它歷史地展現了弗洛伊德主義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歷程,涵蓋了弗洛伊德主義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觀點,並加以科學客觀的評述,可以說提供了弗洛伊德主義研究的一幅“全景圖”。

全書遵循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外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進行架構,三卷在內容上既相互聯繫,又彼此獨立。

第一卷共五編23章,主要介紹弗洛伊德生平,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基本思想。第一編“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療法”,具體包括弗洛伊德傳略、弗洛伊德主義的生成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第二編“經典弗洛伊德主義的元理論”,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潛意識論、本能論、性欲論、夢論、心理和人格結構論、焦慮論與心理防禦機制;第三編“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理論”,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觀、宗教觀、道德觀、犯罪觀、戰爭觀、婦女觀、教育觀、美學觀、哲學觀,以及對弗洛伊德社會文化理論的評價;第四編“弗洛伊德的貢獻與誤區”,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歷史貢獻、弗洛伊德的方法論局限及理論誤區;第五編“弗洛伊德主義的深遠影響”,具體包括弗洛伊德主義對西方現代心理學、哲學、文學藝術和醫學的影響,剖析我國出現的“弗洛伊德熱”。

第二卷共五編22章,主要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第一編“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具體包括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後榮格學派、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後阿德勒學派、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論、費倫茨的精神分析理論、蘭克的心理分析理論;第二編“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具體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斯皮茨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瑪勒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雅可布森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埃裡克森對自我心理學的貢獻;第三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具體包括克萊茵的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拜昂對克萊茵理論的發展、費爾貝恩的純粹性客體關係理論、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理論的轉向、巴林特對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第四編“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學”,具體包括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第五編“關係精神分析”,具體包括關係精神分析學的形成與發展、米切爾的關係精神分析學。

第三卷共五編共16章,主要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外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第一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具體包括霍妮的神經症人格理論、沙利文的精神病學的人際關係理論、卡丁納的文化和人格理論、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第二編“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具體包括賴希的性革命理論、瑪律庫塞的愛欲解放理論;第三編“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具體包括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理論、賓斯萬格的存在分析學、鮑斯的存在分析學、萊因的存在精神病學說、羅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布根塔爾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療理論、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學;第四編“後現代精神分析”,具體包括後現代精神分析概述、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第五編“神經精神分析學”,具體闡述神經精神分析學。

本書有利於心理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哲學工作者從心理學角度全面瞭解弗洛伊德主義在我國的最新研究成果。
 

車文博

著名心理學家,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吉林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任(1979—1998),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1989—1997),2003年榮獲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2004年榮獲“中國心理學會會士”稱號,2012年榮獲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首屆莫尼卡終身成就獎,2017年榮獲兩岸華人心理學家終身成就獎。

導論
本卷前言

第一編 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第一章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第一節 榮格傳略
第二節 分析心理學的歷史背景
第三節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四節 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與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二章 後榮格學派
第一節 榮格學者及分析心理學思想的傳播
第二節 後榮格學派的形成
第三節 後榮格學派的理論內涵與發展趨勢
第四節 分析心理學與中國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三章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第一節 阿德勒傳略
第二節 個體心理學的歷史背景與思想來源
第三節 個體心理學的方法論
第四節 個體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四章 後阿德勒學派
第一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名稱爭議與發展歷程
第二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主要人物
第三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組織機構和刊物
第四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實證研究
第五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實踐應用

第五章 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節 亞伯拉罕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精神分析理論觀點與方法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六章 費倫茨的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節 費倫茨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精神分析理論觀點與方法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七章 蘭克的心理分析理論
第一節 蘭克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心理分析學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二編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

第八章 安娜•佛洛德的自我心理學
第一節 安娜•佛洛德傳略
第二節 自我心理學思想
第三節 兒童精神分析學的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分析理論的應用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九章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
第一節 哈特曼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我理論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十章 斯皮茨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第一節 斯皮茨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我形成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一章 瑪勒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第一節 瑪勒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分離—個體化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二章 雅可布森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第一節 雅可布森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及其自我心理學的理論內涵
第三節 自我心理學的理論特徵
第四節 抑鬱症及其治療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三章 埃裡克森對自我心理學的貢獻
第一節 埃裡克森傳略
第二節 埃裡克森理論的形成與基本假設
第三節 自我心理學的主要理論觀點
第四節 心理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三編 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

第十四章 克萊因的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
第一節 克萊因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理論內涵
第四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臨床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五章 拜昂對克萊因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拜昂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拜昂的容納功能觀
第四節 拜昂的團體動力學理論
第五節 拜昂的精神病理學思想
第六節 簡要評價

第十六章 費爾貝恩的純粹性客體關係理論
第一節 費爾貝恩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純粹性客體關係模式
第四節 心理病理學觀與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七章 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理論的轉向
第一節 溫尼科特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理論觀點
第四節 治療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八章 巴林特對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巴林特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巴林特的客體關係理論
第四節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九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
第一節 克恩伯格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
第四節 邊緣性人格組織理論
第五節 移情焦點心理治療學
第六節 簡要評價

第四編 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

第二十章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
第一節 科胡特傳略
第二節 社會文化背景和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體心理學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五編 關係精神分析學

第二十一章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誕生過程
第二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發展脈絡
第三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代表人物
第四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組織機構和雜誌

第二十二章 米切爾的關係精神分析學
第一節 米切爾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米切爾的關係衝突模式
第四節 心理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附錄
附錄一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附錄三 英漢術語對照表
 

本卷前言

本卷是車文博和郭本禹任總主編的《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本卷主編是郭本禹。本卷循著弗洛伊德主義內部發展的邏輯,對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第一章至第七章)、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第八章至第十三章)、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第十四章至第十九章)、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第二十章)以及關係精神分析學(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二章)等學派或取向的代表人物的理論觀點和臨床實踐作較系統的闡述,並進行評析。

所謂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指的是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之後,精神分析內部的不斷分裂與重組、演變與發展。其內部邏輯線索是: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學宣導的驅力模式,經過榮格(Carl Gustav Jung)、阿德勒(Alfred Adler)等人的早期過渡與轉向之後,進一步演化為自我模式、客體關係模式、自體模式和關係模式,分別對應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和關係精神分析學等,它們從學科內部推動著精神分析運動繼續向前發展。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與其內部整合是相一致的,其內部整合是指精神分析內部各種模式之間的整合,即驅力或本能、自我、客體關係、自體、關係等模式之間的不斷整合,包括雅可布森的自我理論整合、克恩伯格的客體關係理論整合、科胡特的自體理論整合和米切爾的關係理論整合等。

一、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一般把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稱為經典弗洛伊德主義。弗洛伊德的早期精神分析提出兩個基本主張:一是宣稱心理過程是潛意識的;二是宣稱性的本能衝動在引起神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過程中起著極大作用。潛意識是整個經典精神分析最基本的命題,而性本能是潛意識的根源,也就因此成為精神分析的核心內容。因此,潛意識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兩大基石,構成弗洛伊德學說的本能驅力理論模式。弗洛伊德的這一理論特別是性驅力理論,是其理論中最有爭議的。他對生物本能論的誇大,特別是其泛性論,在他在世時就遭到榮格、阿德勒、蘭克(Otto Rank)等早期追隨者的反對,這直接導致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榮格、阿德勒、亞伯拉罕(Karl Abraham)、費倫茨(Sándor Ferenczi)和蘭克都是早期精神分析運動的核心成員,但他們與弗洛伊德關係的命運卻不同。榮格、阿德勒、蘭克因無法調和與弗洛伊德理論的分歧,先後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各人自立門戶,另創自己新的學說。而亞伯拉罕、費倫茨則始終沒有與弗洛伊德決裂,只是對他的某些理論進行修正,弗洛伊德也容忍了他們的變革性觀點。所以,他們的理論觀點可以看成是對精神分析的早期過渡或轉向。本卷之所以按榮格、阿德勒、亞伯拉罕、費倫茨和蘭克的順序來安排章節,主要是依據他們參與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運動的時間先後、弗洛伊德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以及他們各自學說的影響力。

榮格與弗洛伊德分手之後,創立了分析心理學,提出了與弗洛伊德相去甚遠的理論。他們決裂的主要原因是榮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將性本能(即力比多)視為唯一的性能量。榮格把力比多看成是一種普通的生命力,他後來用“心理能量”一詞取代了“力比多”,並以此為中心創立了不同於弗洛伊德的人格動力學說。此外,在人格結構方面,榮格也摒棄了弗洛伊德對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的劃分,代之以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他認為個體經驗僅僅是潛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人類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原型內容。雖然他們都承認潛意識的存在,但弗洛伊德強調潛意識的生物本性,而榮格強調潛意識的象徵本性(即原型),原型的貯存構成了集體潛意識,這是榮格的核心概念。

後來,榮格思想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大有與弗洛伊德理論並駕齊驅之勢,而且其本身也有不同的發展。一般把榮格之後發展起來的分析心理學學者稱為後榮格學派,它與榮格學派既有所區別,彼此又前後承接,相輔相成。無論在組織上還是在理論與臨床方法上,榮格之後的分析心理學也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撒母耳斯(Andrew Samuels)使用三種理論傾向的標準(分別是對原型、自性和人格發展的不同程度的強調)和三個臨床診斷方法的標準(移情與反移情的分析、對於自性之象徵意義的強調和關於原型意象的解析),將分析心理學分為三種學派:經典學派、發展學派和原型學派。

弗洛伊德對生物因素和性本能的強調同樣引起了阿德勒的不滿和批評,阿德勒強調社會因素的作用,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其理論體系包括人格發展動力觀、生活風格與創造性自我、社會興趣、個體的發展、心理治療觀等內容。他認為力比多不是心理生活的決定因素,只有社會因素和個人生活經驗才能決定人格發展的方向。在對意識和潛意識的看法上,阿德勒在重視潛意識的同時,更強調意識的作用,因而在人格結構中也更強調自我。在阿德勒那裡,自我具有積極性和能動性,人能通過“追求優越”來補償自己的缺陷,以獲得一個創造性自我。阿德勒強調的社會性和自我,直接與弗洛伊德強調的力比多和本我相對立,從而將弗洛伊德的性驅力模式轉向朝自我心理學和社會文化方向發展。

阿德勒逝世之後,個體心理學的陣營不斷壯大,形成了一個鬆散的學術群體。我們將阿德勒逝世之後堅持個體心理學基本原則,積極推動個體心理學理論、臨床實踐和教育探索的研究群體,統一稱為“後阿德勒學派”。之所以不用“新阿德勒學派”這一名稱,是表明個體心理學思想的前後繼承性和連續性,而並不像新弗洛伊德學派對弗洛伊德學派那樣具有反叛性和分裂性。“新阿德勒學派”這一稱謂最初是由維特爾斯(Fritz Wittels)提出的,而且的確有相當多的經典弗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學家贊同這一提議。後阿德勒學派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阿德勒逝世後至20 世紀60 年代末為第一階段,20 世紀70 年代初至90年代初為第二階段,20 世紀90 年代中期至今為第三階段。後阿德勒學派在組織建設、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應用拓展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發展。在組織建設方面,後阿德勒學派在許多國家建立了個體心理學協會,美國是後阿德勒學派的發展中心;國際個體心理學大會成為後阿德勒學派開展交流的國際性組織,《個體心理學雜誌》是個體心理學協會的刊物。在理論研究上,後阿德勒學派著重探究個體心理學的自卑及其補償、社會興趣、早期記憶、出生順序和生活風格等主題,深入探討其主要內涵,並進行大量的實證研究。在實踐應用上,後阿德勒學派大大豐富了心理治療的內容,發展出多種多樣的治療方法和治療形式。在教育領域,後阿德勒學派提出了系統性、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理念。在其他應用領域,後阿德勒學派在職業發展、教牧諮詢(pastoral counselling)、文學創作、組織行為、心理傳記等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亞伯拉罕可以稱得上是弗洛伊德所有學生中最為忠誠和正統的一位。弗洛伊德曾稱他為德國首位精神分析學家,還稱讚他是“尋求真理的模範領導”。亞伯拉罕是研究力比多發展的先驅,他重點關注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發展的前三個時期,將其中的每個時期又細分成兩個子階段,進而提出了性格形成理論。亞伯拉罕是精神分析中的客體關係理論、認同和內投等概念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還在弗洛伊德提出的夢理論的基礎上,對神話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僅豐富了弗洛伊德的夢理論,而且進一步擴大了精神分析的研究範圍和應用領域。1978 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樂伯維奇(Serge Lebovici)在就職演講中這樣評價亞伯拉罕:“我們早已從其過早結束的研究中獲益良多……他雖然是一位先驅,但仍舊是當代精神分析師的典範。亞伯拉罕是滋養我們大眾的人物之一。”

在精神分析的早期開拓者中,費倫茨作出的原創性貢獻可以說僅次於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曾視他為“特別喜愛的兒子”。費倫茨明確提出了內投、自我發展階段和言語的混亂等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理論。他認為,內投是指把環境元素引入有機體的心理過程,內投過程不應該與其動機或結果相混淆,內投之前或之後的心理事件值得進行推理性的追問。在費倫茨看來,自我從快樂原則向現實原則發展,兒童通過對自然力量的確認而替代了誇大狂,構成了自我發展的本質內容。他將幼兒的心理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無條件的全知全能期、神奇幻覺的全知全能期、借助神奇姿勢的全知全能期、神奇思維和神奇言語期。費倫茨在擴展並深化弗洛伊德早年所拋棄的性誘惑假說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創傷的一種新範式,即言語的混亂。在治療技術上,費倫茨是一位極具創造性的改革派,他提出了著名的相互分析技術。他建議治療師和病人之間進行相互分析,宣導治療師的自我披露和作為聆聽者的必要性。為了保證主動技術中分析師的權威,他還提倡靈活和放任的技術。費倫茨培養的一大批學生後來成為負有盛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對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蘭克追隨弗洛伊德長達20 年,弗洛伊德視他為“精神分析之子”,但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弗洛伊德,自創心理分析學。他把精神分析理論拓展到對出生創傷、意志、創造力神話、傳說以及藝術的研究上,第一個把精神分析理解的重點由兒童期男性取向的戀母情結以及作為衝突中心的閹割焦慮,轉向最初的母子關係、分離焦慮和個體化,開闢了通往客體關係理論和自我心理學之路。同時,他對文學作品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研究,對自體心理學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他還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療法、格式塔療法和超個人心理學等領域的先驅。但是,長期以來,蘭克因為離經叛道而被他所處的專業團體誤解,更不為普通公眾所知曉,正如尼恩(Anais Nin)在評論蘭克的《藝術與藝術家》時所說的,蘭克的思想是領先於他那個時代的,他因與正統觀念的背道而馳受到無情的被開除“教籍”的處罰,並被從精神分析史上和對精神分析運動的公開評價中劃掉。直至20 世紀50 年代,才逐漸有一些學者開始關注蘭克的思想,研究他的著作,發現他的價值,並對他作出了較為恰當的評價。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