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立界線:何時該說「可以」?何時該說「不可以」?幫助孩子掌管自己的生活!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為孩子立界線:何時該說「可以」?何時該說「不可以」?幫助孩子掌管自己的生活!

作者: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
出版社:道聲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01日
ISBN:188521636X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25元

  為何要與孩子立界線?
  幾年前克勞德博士和我合著了《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台褔傳播中心出版,原文“Boundaries:When to Say Yes, When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Zondervan ,1992年出版)這本書。其中說明了「設定界限幫助我們更能掌握人生,並且至終幫助我們更愛上帝、更愛他人」的觀念。這本書持續發燒,向許多處在不負責任、操縱他人、控制關係、情緒問題、工作衝突等等問題中掙扎的人說話。
  自從《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一書出版以來,無論在協談辦公室、研習會或廣播節目上,都有許多父母問我們:在養育子女方面如何運用「界線」的原則?父母所關心的,不只是把孩子養得活潑可愛,也希望他們能負責任。作父母的不只是要「亡羊補牢」的方法,也要我們提出「防患於末然」之道,幫助他們跟孩子設立界線。這本書是為他們而寫的,它應用《過猶不及》一書的原則,針對養育子女來闡述。
  誰該讀這本書?
  本書適合家中有從嬰幼兒到青少年子女的父母閱讀。然而,如果你尚末為人父母,也可以用本書去幫助你所關愛、生命受你影響的孩子,如果你的身分是:
  祖父母  老師  教練  鄰居  托兒所的工作人員或保母  教會青少年的輔導員  甚至本身是有自我界線問題的青少年
  即使你不是父母,也會希望自己成為你所影響的孩子,在他生命中那股負責任而堅守正義的力量。無論你是孩子的主要監護人,或只是在他生命中扮演次要的角色,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你實行這些原則而設計的。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本書所提供的原則適用於各種情況;你不需要身處危機,才能從這本書獲益。你的孩子可能在家裡、在學校、在人際關係上,都有配合他年齡的成熟表現;本書可幫你確定當孩子從一個年齡層進到另一個階段、並且步向成年時,能夠持續邁向成熟。
  在為人父母上面臨問題和危機的人,這本書也會有所幫助。每個作父母的都會有教養子女的問題,而有些問題主要圍繞在負責任和自我控制這些方面。
  本書指出如何處理以下幾類問題:
  衝動  挑戰權威  輕忽父母的指示  訴苦抱怨  拖延  無法完成工作  攻擊行為  學業問題  和朋友起衝突  性行為  吸毒  幫派
  雖然本書提到上述問題以及許多其他的問題,但它並不是以「問題」為探討中心,乃是著重在「原則」。亦即,這本書所環繞的主要觀念,是要幫助孩子為自己的生活作主。這些觀念來自我們對聖經的研究,以及上帝要人負責任、忠心、自制的訓誨。在《過猶不及》書中「界線十律」那一章,是設計來幫助讀者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本書則將每一個法則擴充為一整章,應用在教養子女上。
  本書並不是按照年齡順序,從嬰孩、幼兒、兒童,到青少年分段來寫。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認為與孩子立界線有其共通性,無論孩子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皆可適用,你需要以適合孩子年齡和成熟度的方法,來應用這些法則。因此每一章都包含了許多實例,諛明如何將這些法則應用到各個年齡層,好讓你了解如何活用在適合自己的情況裡。
  本書偏重裝備作父母的你如何跟孩子「應對」,而非著重在「教育」子女。學習界線與親身經驗有很大的關係,例如:為自己的行為承受後果,學習作主、處理他人的界線……,它很像聖經所描寫的成長過程:「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希伯來書十二章ll節)
  當你學會要求孩子負責任,他們就學到負責任的價傾,這個過程要從你自己開始。
作者簡介
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
  他們是美國廣受歡迎的講員,都擁有執照的開業心理醫師,共同主持全國廣播電台「新生命」廣播節目,也是克勞德與湯森德傳播中心(Cloud-Townsend Communications)、講習會、資訊供應以及教會訓練小組的合辦人。
  兩人畢業於同一所心理學研究院(Rosemead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獲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也在加州新港灘(Newport Beoch)合開私人診所。他們合作了許多暢銷晝,包括:榮獲ECPA金章獎的《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為婚姻立界線》、《為約會立界線》等,均由台福傳播中心出版。

為孩子立界線
譯序:在地如同在天 導言:為何要與孩子立界線
第一篇  孩子為何需要界線
第一章:未來就在今天第二章:品格看起來像什麼?第三章:孩子需要有界線的父母
第二篇  孩子需要知道界線的十律
第四章:這樣作會有何結果/因果律第五章:哩自己的推車/責任律第六章:非全能也非無助/能力律第七章:我非唯我獨尊/尊重律第八章:超越因為我是媽媽/動機律第九章:痛苦可以成為禮物/評估律第十章:不必永遠發脾氣/積極律第十一章:懂得感恩更快樂/嫉妒律第十二章:立刻啟動我的引擎/主動律第十三章:成實乃為上策/坦誠律
第三篇  與孩子立界線的實踐
第十四章:捲起你的袖子/與孩子實行界線的六個步驟

導言
為孩子立界線的導言
  為何要與孩子立規範
  七歲的兒子立奇問我:「你和柯叔叔在寫什麼新書?」  我(唐約翰博士)告訴他:「是有關規範以及有關孩子的書。」  立奇想了一會兒,然後頗有深度地說:「我喜歡『說』規範,但不喜歡『聽』規範。」
  立奇是加入了其餘的人潮,跑在同一條道上了!人們只喜歡自己定的規範,不喜歡聽別人定的規範。不論你是出於什麼動機來看這本書,我們都能體會你的心情,因為立奇的說詞道出了所有孩子(以及許多成人)的立場:「能夠滿足我的,就是『好』」,讓我失望的,就是『不好』」。自從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以來,人們就在拒絕為自己的生活作主,也不願意承擔責任。為人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從內在生發外界所要求的責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與孩子設立規範並加以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若配合正確的要素,就會真的產生功效。
  為何要與孩子立規範?
  幾年前柯博士和我合著了 “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When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Zondervan, 1992年出版)《規範》這本書。其中說明了「設定界限幫助我們更能掌握人生,並且至終幫助我們更愛上帝以及更愛他人」的觀念。這本書的繼續發行,向許多處在不負責任、操縱他人、控制關係、情緒問題、工作衝突……等等問題中掙扎的人們說話。
  自從《規範》一書發行以來,在協談辦公室、研習會、及廣播節目上,都有許多父母問我們:「規範」如何在養育子女的事上,產生功效?父母所關心的,不只是把孩子養得活潑可愛,也希望他們能負責任。作父母的要我們不只給出「事後修補缺乏規範」的方法,也要我們提出「事先預防規範問題」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與孩子設立規範。這本書是為他們而寫的。它應用《規範》一書的原則,針對養育子女來闡述。
  誰該讀這本書?
  《與孩子立規範》一書,是為家裡有嬰兒到青少年子女的父母而寫的。然而,如果你還沒有為人父母,這本書也有助於你去幫助你所關愛、生命受你影響的孩子,如果你是孩子的:
  老師  祖父母  教練  鄰居  托兒所的工作人員或保母  教會青少年的輔導  或,甚至是個正在處理自己規範問題的青少年
  即使你不是父母,也會希望自己成為所影響的孩子生命裡面,那股負責任和守正義的力量。無論你是孩子的主要監護人,或只是在他生命中扮演次要的角色,這本書都是設計來幫助你實行這些原則。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你不需要身處危機,才能夠從這本書得到益處,本書所提供的原則適用於各種情況。你的孩子可能在家裡面、在學校、在人際關係上,都有配合他年齡的成熟表現,這本書可以幫助你確定,當他從一個年齡層進到另一個階段、並且步向成年時,這個邁向成熟的過程會持續下去。這本書同樣會幫助在為人父母上面臨問題和危機的人。每個作父母的人都會有教養子女的問題,而有些問題主要圍繞在負責任和自我控制這些方面。這本書中指出如何處理下面這幾類問題:
  衝動  輕忽父母的指示  挑戰權威  訴苦抱怨  拖延  無法完成工作  攻擊行為  學業問題  和朋友起衝突  性行為  吸毒  幫派
  雖然這本書提到這些問題以及許多其他的問題,但它並不是以「問題」為探討中心,乃是著重在「原則」。亦即,這本書所環繞的主要觀念,是要幫助孩子為自己的生活作主。這些觀念來自我們對聖經的研究,以及上帝要人負責任、忠心、自制的教訓。在《規範》那本書,「規範十則」那一章,是設計來幫助讀者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這本書則是將每一個法則擴充為一整章,應用在教養孩子上面。這本《與孩子立規範》,不是按照年齡的次序,從嬰孩、幼兒、兒童、到青少年分段來寫。我們以現有的方式來編寫這本書,是因為認為與孩子立規範有其共通性,適用於各個發展階層的孩子,你需要以適合孩子年齡和成熟度的方法,來應用這些法則。因此,我們在每一章裡面,含括了許多如何應用這些法則到各個年齡層的例子和說明,讓你了解如何應用在自己的情況。
  這本書偏重在裝備作父母的你如何「應對」孩子,不偏重在如何「教育」孩子。學習規範與親身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就如:為自己的行為承受後果,學習作主、處理他人的規範…等,它很像聖經所描寫的成長過程:「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十二11)
  當你學會要求孩子負責任,他們就學到了負責任的價值,這個過程要從你自己開始。
  本書綱要  《與孩子立規範》由三部份組成。第一部,「孩子為何需要規範」 — 綜覽了幫助孩子學習負責任的重要性。它描繪出有規範的成熟孩子看起來像什麼樣子;也描繪了自己有規範的父母,會有什麼樣的舉止以及與之有關的事情。第二部,「孩子需要知道的十則規範」 — 討論這十條的規範法則。你會在這裡學習到,不僅要「教導」孩子規範,乃是要自己「成為」規範、承擔後果,來幫助孩子認知,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第三部,「與孩子立規範的實施」— 以六個步驟來施行與孩子所定明確、實際的規範,做為本書的總結。
  最後,如果你覺得要教導那些把負責任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年輕人,是個承受不起的壓力,請放心,上帝是我們的父親,祂多年來歷經你所經驗的痛苦,祂了解,也願意引導、幫助你那顆樂意的心,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詩一6)。當你繼續幫助年輕人在祂裡面長大成熟的過程當中,別忘了向祂尋求幫助、智慧、和資源。
  歡迎你進入《與孩子立規範》的殿堂!我們的禱告是,你能夠在此找到幫助、資訊、和盼望,幫助孩子學習何時該說「可」,何時該說「不」,來掌管他自己的生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