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與人類歷史:從文明起源到21世紀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6月

傳染病與人類歷史:從文明起源到21世紀

作者:(美)約書亞·S.盧米斯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ISBN:978752018092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28元

在人類歷史上,一場場重大的傳染病疫情塑造並反覆運算了我們所依託的社會,是改變世界發展軌跡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書聚焦影響人類歷史最為深遠的十場傳染病:鼠疫、天花、瘧疾、肺結核、斑疹傷寒、黃熱病、霍亂、大流感、脊髓灰質炎和愛滋病,通過講述傳染病發生的歷史背景,疾病的症狀、統計資料和發病原理,導致的致命後果,以及推動社會發展的來龍去脈,呈現了傳染病與人類發展的歷史脈絡、宗教傳統、社會動態和科技創新的複雜而深刻的關係。

約書亞·S.盧米斯(Joshua S. Loomis)

美國微生物學家,美國東斯特勞斯堡大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曾在邁阿密西爾韋斯特大學癌症研究所從事癌症新型療法的博士後研究。在美國諾瓦東南大學從教十年,主要教授微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與傳染病課程,自2015年起在東斯特勞斯堡大學繼續教授研究微生物學。在Journalof Virology和Nature Immunology等著名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

前言
第一章 微生物:促變因素
第二章 鼠疫
第三章 天花
第四章 瘧疾
第五章 肺結核
第六章 斑疹傷寒
第七章 黃熱病
第八章 霍亂
第九章 流感
第十章 脊髓灰質炎
第十一章 愛滋病
第十二章 傳染病的未來
注釋
索引
譯後記
 

自人類誕生以來,病原體就一直存在。儘管傳染病曾以可怕的方式導致了數十億人死亡,但大多數人對於傳染病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影響人類的知之甚少。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很少有人經歷過在人群中如此震驚且不受控制地傳播的流行性疾病。值得慶倖的是,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良好的衛生設施、抗生素和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絕大多數嚴重疾病。因此,人們不太關注暴露於病原體的概率,也不太擔心親人會死于不治之症。雖然這是人類所取得的驚人進步,但不幸的是,這種進步使許多人誤以為人類的技術已經可以使我們未來免受新的流行病的威脅。這種假設非常危險,歷史上已有人們認為自己做了某些防護卻依然被感染的例子。因此,回顧歷史上那些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傳染病,並從中吸取教訓,認識自身,認清人類發展進程,是十分重要的。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從流行病發展的視角來解讀人類自身的發展歷史,理解流行病如何改變人類自我認識、改變歷史進程、改變人類之間的互動方式。本書將帶領我們走過幾千年的人類歷史,穿越人類活躍過的數十個國家及其每一片土地;在疾病症狀和死亡數字之外,向人們講述那些致命疾病背後深刻和容易被忘卻的故事。

本書融合了科學、歷史、社會學、宗教和其他學科,可為讀者提供不同于以往流行病研究的獨特視角。我們相信,如果不深入討論傳染病的影響,人們將無法準確地講述人類歷史的進程。

將哪10種傳染病納入本書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套標準,並依據這些標準評價所有疾病。很明顯,鑒於本書所描繪的是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傳染病,被納入本書的疾病一定導致了大量的死傷。但是,對於具體的人數標準我們並沒有設定閾值。不過,低發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疾病一定是被排除在外的,因為它們通常不會引起大範圍的恐慌。其次,這種疾病必須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或促使人類改變了生活、行為方式,包括改變戰爭結果、顛覆國家政權、引發重大技術飛躍,甚至改變人類基因組序列等。最後,這種疾病的影響範圍必須很廣,如持續時間較長或被感染人群較多。由於在特定地點暴發的小規模疫情通常不會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持久的影響,因此不太適合出現在本書中。

在這些嚴格的篩選標準下,我們列出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10種流行病。雖然麻疹、梅毒、麻風病、傷寒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它們並沒有被選入本書中。實際上,用以上4種疾病中的任何一種代替入選的脊髓灰質炎或黃熱病,都不會明顯削弱本書的內容。但是,基於疾病的影響力和破壞程度,我們最終決定不納入以上4種疾病。我們選擇天花和鼠疫是因為它們對前人產生了深遠影響,選擇愛滋病和脊髓灰質炎是因為其在塑造現代社會中發揮了作用。總之,所有入選的10種疾病都有一個重要的故事告訴我們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在閱讀本書時,讀者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我們並沒有詳盡介紹每一種已知病原體的歷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出現了許多令人驚歎的學術成果,圍繞其中任何一章都可以寫出好幾本著作。確實,最近有很多出版物都在講述其中某一種傳染病,甚至是某種傳染病的某類分支。儘管這類書的內容比本書的某個章節更加深入,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揭示流行病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因此,我選擇擴大本書的視角,讓讀者對流行病有更全面的認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