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生活小百科:不依賴藥物,順應大自然的健康養生法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24節氣生活小百科:不依賴藥物,順應大自然的健康養生法
珍惜獨特的季節變化,從中醫觀點檢視飲食與生活,
重新調整紊亂的生活步調,找回健康又美麗的身心。
一本現代人必備的智慧寶典!
春天的來臨總伴隨眼睛疲勞,全身肌肉僵硬;
冬天的早晨總想多睡十分鐘,勉強離開被窩卻感覺更疲憊!
你知道身體的這些小徵狀,都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嗎?
其實,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定律過生活,
享用當季食材、配合穴道按摩、適當進補中藥,
就能改善身體的小負擔。
生病不必再吃西藥,活出更健康又美麗的生活!
本書重點
近年來,健康養身的話題獲得高度重視,人們又開始重新認識傳統的生活方式,學習古人智慧,深入了解自然的定律,並依此調節生活節奏。
本書按照二十四節氣,具體介紹每個時期要留意的事情,如何管理身體狀況,並且建議飲食當中應該攝取哪些食物。
作者相信不依賴西洋醫學和藥物,順著自然的變化,好好管理自己的身體,就能活出健康美麗的生活。
★詳述各種東方思想與二十四節氣的關聯,學習溫和養生之道
在第一部中詳細介紹陰陽五行、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東方思想,及其所對應的身體器官,說明各種時節,在生活上會有何種影響。讀者可從作者淺顯直白的敘述中掌握脈絡,有助於全方位建構完整觀念。
★依個人體質分類,吃對當令好食物就能強身補元氣
食物有寒、熱、溫、涼、平不同食性,及其對應的五行分類: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與身體的器官是互有關聯的。在二十四個節氣的各章節中,作者皆提出了攝食建議及料理方法。在不同的時節,有效攝取符合季節和自己體質的食物,就能強健身體,獲得健康。
★配合二十四節氣調整生活習慣,順應自然更改作息
作者認為人就像農作物一樣,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工作:夏季發揮工作本領、全力以赴、力求表現;到了冬天則該注意身體老化的變化,著重休養生息,順應日光,早睡晚起。每個季節都有應該注意的生活規則,我們要仔細體察自然的變化,配合節氣過生活,就能調養好身心。
★觀察身體的小徵狀,利用天然藥材減少健康負擔
每個季節都有好發的疾病或身體上的小徵狀,失眠、多夢、肌肉無力、腸胃問題等。外在的環境會影響內在的身體變化,若對於小徵狀不以為意,則可能「積小恙成大病」,不容我們輕忽。作者針對不同的徵狀,提出改善方法和治療的中藥藥方;也提醒讀者在下一個季節來臨前做好準備。本書在各處都提到前個季節沒做好保養工作,會減低身體適應下個季節來臨的能力。
★從節氣與節慶習俗的關聯中感受古人智慧
本書除了簡介二十四節氣,亦補充了許多日式傳統生活與日本節慶習俗的資訊,讓讀者認識節慶習俗與節氣間的關聯,了解古人依循自然天理過生活的智慧,進而模仿學習。
作者簡介
村上百代
漢方藥、生藥認定藥劑師
1958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1981年北里大學藥學部藥學科畢業,進入製藥公司從事藥物研究,兩年後深感新藥之局限而離職,改任職於以「女性與漢方、頭髮與皮膚的健康美容」為宗旨的自然美公司,開始探究東方醫學和漢方,經常在電視、雜誌等媒體上出現。目前於處方箋調劑藥局傳授日本式養生法,並主持講習會。
著作有《隨著年紀增長更加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合著有《營造頭髮與肌膚健康美的藥膳料理教室》、《真正的健康美容要從飲食習慣開始》等等。
譯者簡介
李毓昭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事翻譯。譯著有《你沒有條件可以退休》、《積存時間的生活》、《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日嚐清新:鄉居生活的翻轉魅力》、《以愛之名說再見》、《健康氣象學入門》、《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世界貓咪圖鑑》、《發現教堂的藝術》等書。
第一部/依四季調節健康生活
依自然運行過著健康美麗的生活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在生活中引用東方思想
依季節選擇和搭配食物
個人應當留意的季節
不仰賴醫生和藥物的健康法
了解日本的醫療變遷
日本習俗的含意
第二部/配合二十四節氣美化身心
春:立春雨水啟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依季節選擇和搭配食物 依季節選擇或搭配食物,就可以從根本調養身體。碰到與自己衰弱的內臟有密切關係的季節時,比平常多攝取某種食物,就能夠在此後一整年得到效果。不必使用藥物,只是攝取符合季節和自己體質的食物,就能夠保持健康。 俗話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疾病,下醫用外科手術切除。」中國最古老的藥學書籍《神農本草經》中也提到:任何人服用都能增進健康的是上藥,能治癒疾病的是中藥,而作用強大的是下藥。以現代的情況來說,有強大作用的就是抗生素、麻醉藥之類的藥物。 換成食物來看,上食是任何人吃了都對健康有幫助,中食是能冷卻或溫暖身體,下食的作用則會因體質或病症而異。 與藥物相比,食物的效果比較輕微,但還是足以促進健康,或是反過來使疾病惡化。 *溫涼補瀉 假設有兩個人待在一個房間裡,其中一人覺得很熱,另一人覺得很冷,那麼這兩人吃下以同樣方式烹煮的同種食物時,其中一人的體質會變差。 覺得冷的人應該選擇溫性食物,相反的,覺得熱的人適合攝取涼性食物。不只是溫暖身體,也會讓人發熱的食物稱為「熱性」,例如大蒜、辣椒。不只是冷卻身體,還會讓人發冷的食物稱為「寒性」,例如蘆薈、螃蟹。溫性食物會讓人緊張、興奮、充血、引發炎症、使交感神經興奮,涼性食物則會讓人鬆弛、沉滯,產生貧血、寒症,使副交感神經興奮。 食物就像這樣具有熱、溫、平、涼、寒等不同的性質。我們可以利用食物特有的性質來改善體質。 接著要注意的是,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是容易積蓄的「實」,還是容易流泄的「虛」。 說到實與虛,有人會以為前者是指身強體健,後者是體弱多病,其實兩者並沒有好壞之分。容易便祕,或是平常精神奕奕卻忽然生起大病的人是實。相反的,身體瘦弱,腸胃不佳,經常覺得疲倦卻壽命很長的人是虛,儘管小病不斷,卻不會引發大病。 實的人改善體質的方式是攝取瀉性食物(減少體力或氣力,加強排泄作用)。若不吃這種性質的食物,身體就會積存更多廢料。 虛的人必須攝取補性食物(增加體力或氣力,加強造血作用)。想要健康長壽,補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