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癥忌宜》釋義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5月

《藥癥忌宜》釋義

作者:周德生 曹臣 主編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1日
ISBN:978753773773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73元

中國傳統醫藥學至明清時代已達到巔峰狀態,歷代醫家積累了許許多多的醫藥學專著。新文化運動以後,現代科學迅猛發展導致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客觀上減慢了傳統科學的發展速度。此後的傳統醫藥學在與西醫藥學的並存、融合、爭鳴、排斥中,或多或少地受西醫藥學的影響,盡管也涌現了許多醫藥學專著,但不可避免地留下時代的烙印。而公認的觀點是,歷史上傳統文化的大環境氛圍對中醫藥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本身的某些理論常被醫藥學借鑒發展,形成了中醫藥理論的基本思維模式框架,諸如陰陽五行學說,而且傳統文化的某些深層次思維特點,比如重整體、重類比等,都對傳統中醫藥臨床工作者思維模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時過境遷,傳統文化更像是一種符號被束之高閣,只可遠觀,傳統文化的思維模式和話語系統在今日變得難以理解,就更談不上是傳統思維模式的培養了,此種窘態是傳統中醫藥學,也是一切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老手藝”難以有效傳承發展、處處踫壁的根本原因。從這層意義上講,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並借以形成適合中醫藥的傳統思維,是無奈中的必行之舉。要培養一批在現代社會中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積澱、真正意義上的傳統中醫藥臨床工作者,把中醫藥事業的基因傳承下來,必須多讀傳統中醫藥臨床名著。今天,我們要學習純正的傳統醫藥學,發展現代中醫藥學,傳統中醫藥臨床名著特別是著名醫藥學家原創性專著,仍然是掘之不盡的金礦。為了使現代中醫藥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從業者們以最小的閱讀量獲得最大的閱讀效果,宏觀了解傳統中醫藥學成就的概貌,和掌握傳統中醫藥學的精華,我們匯集了4種傳統中醫藥臨床名著,作為《傳統中醫藥臨床讀本叢書》第一輯,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奉獻給同道。 本叢書的遴選宗旨是︰盡量以臨床實用為落腳點;盡量包括反映不同學術見解和臨床經驗的醫藥學著作;盡量選擇臨床醫藥學家原創性的小部頭著作;盡量選擇資料信息量大的匯編性的較大部頭著作;盡量選擇內容通俗可讀性強的學術性著作。 分冊內容︰(1)運氣要訣(清‧吳謙)《運氣要訣》(1742)為《御纂醫宗金鑒》15種之一種,闡《素問》五運六氣之理。蓋運氣雖不可拘泥,亦不可竟廢,故將《黃帝內經》運氣學說的相關內容歸納成歌訣並加以注釋,便于記憶誦讀。書中附有24幅插圖,以便于讀者領會。(2)臨證指南醫論(清‧葉桂弟子)《臨證指南醫案》(1746)系葉天士諸弟子和後人20余人在《臨證指南醫案》共十卷89門之後分別附錄的按語,對疾病的病機理論和辨證論治規律作出了發揮。葉天士名著朝野,因治好了康熙康皇帝的搭背瘡,御賜“天下第一”。《臨證指南醫案》乃無錫華岫雲等收集葉氏晚年醫案,加以分類編輯而成,辭簡理明,“無一字虛偽,乃能徵信于後人。”被稱為臨證醫案之範本,其後如吳鞠通、王旭高等均受此影響而化裁出《溫病條辨》諸多名方和治肝三十法。附︰西溪書屋夜話錄(清‧王旭高)為王旭高總結葉天士治肝經驗,將雜病治肝分為肝氣、肝風、肝火三綱以及侮脾健胃、沖胸犯肺、挾寒挾痰、本虛標實等復雜情況,根據五髒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確立了治肝三十法,並列出具體用藥。正是胸中有古書又善于化裁者。(3)古今名醫方案(清,羅美)。《古今名醫方案》(1675)共四卷,共載方136首,每方先載方名、次主治、次藥物及服法,最後選有代表性的古今名醫成無已、趙以德、吳鶴皋、張景岳、趙養葵、喻嘉言、薛立齋、李士材、程郊倩、張璐、柯韻伯、程扶生諸家有關此方的論述,刪繁擇要,選輯補漏。全書詳論藥性,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度和方劑命名之義;復論方劑適應證的內外新久之殊、寒熱虛實之異;更引諸方而比類之,又推本方而互通之;論一病而不為一病所拘,明一方而可得眾方之用;游於方之中,超乎方之外,全以活法示人。(4)要藥分劑(清‧沈金鰲)。《要藥分劑》(1773)共十卷,為僦氏尊生書》的組成部分。共選489種藥物,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十劑進行了分類闡述,分別對各藥的性昧、有毒無毒、陰陽五行相生、升降浮沉、七情、主治、歸經、前論、禁忌、炮制等方面予以論述;並將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在該藥前論、炮制、主治項下以“鰲按”的形式進行了闡發。該書收羅廣博,取精用宏,“欲閱者曉然于藥之各有其性,因各有其用,庶臨癥時可無背雲爾”。(5)藥癥忌宜(清‧ 澈)。緬癥忌宜》(1872)二卷,現存清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本書根據不同的病理情況,將病癥分為風、寒、暑、濕、燥、火、陽虛、陰虛、表虛、里虛、陽實、陰實、陽厥、陰厥、上盛下虛、心虛、肝虛、脾虛等50門。每門中又分列多種病證,每種病證均選列應用藥物,並對這些藥物的藥性、功效及藥物的宜忌作相應的論述,末附諸病應忌藥總例,綜述各類藥性。(6)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均金))。《厘正按摩要術》(1889)為清代醫家張振振(均金)《小兒推拿秘訣》(明,周于蕃)基礎上,結合自己20年臨證經驗,刪證纂輯而成。全書四卷,介紹了各種按摩手法、兒科推拿取穴及手法圖說,以及內服、外敷藥物療法。書中所載“胸腹按摩法”,更為其他醫書所鮮見。訪書內容宏富,持論簡要,是一部較有價值的小兒按摩專書。 每分冊原文均選用相應的善本為基礎,並較以近世出版的點校本,導讀由相關領域的專家編撰。力求使必讀之書成為可讀之書,有用之書成為能用之書。 本書是(傳統中醫藥精華讀本)叢書中的(《藥癥忌宜》釋義)。 《藥癥忌宜》根據不同的病理情況,將病癥分為風、寒、璁、濕、燥、火、陽虛、陰虛、表虛、里虛、陽實、陰實、陽厥、陰厥、上盛下虛、心虛、肝虛、脾虛等五十門。每門中又分列多種病證,每種病證均選列應用藥物,並對這些藥物的藥性、功效及藥物的宜忌作相應的論述,末附諸病應忌藥總例,綜述各類藥性。

風證 真中風 類中風 感冒風寒 傷風熱 寒證 (日者)證 中(日者) 太陽病中 霍亂 疰夏 濕證 腳氣 燥證 火證 猝眩僕 猝心痛 目暴赤腫痛甚 二便忽閉 頭面赤腫 忽大渴思冰水 口干舌苦 暴喑 暴注 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禁(�栗)如喪神守 氣逆沖上 (目閏)(�契 chi)瞀(�契 chi) 陽虛 陰虛 表虛 里虛 陽實 陰實 陽厥 陰厥 上盛下虛 心虛(八證) 癲癇、驚邪★ 心煩、不得眠★ 怔忡、心澹澹動、盜汗★ 伏梁 肝虛(十證) 胸脅痛※ 轉筋 目昏、目光短★ 目翳 亡血過多角弓反張、或小腹連陰作痛★ 偏頭痛 目黑暗眩暈 脾虛(十二證) 飲食勞倦傷脾 停飲 水腫 脾虛中滿 晝劇夜靜 夜劇晝靜 噎膈 脾泄 健忘 倦怠嗜臥 脾虛腹痛、按之則止 痞氣 肺虛(七證) (鼻句)喘 咳嗽吐血痰、並聲啞★ 咽喉燥痛※ 肺痿 龜胸 息賁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