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手繪旅行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瓜地馬拉手繪旅行
Hola!請跟著Peiyu一起認識瓜地馬拉
這一次,Peiyu佩瑜又帶回一本手繪旅行作品,
內容一如既往地滿滿滿,從庶民生活到馬雅文化,無所不包,
像瓜地馬拉的編織品一樣顏色豐富、多姿多采。
隨書附送好康贈品
‧野雞巴士拼貼畫明信片
‧掃QR碼即可欣賞瓜地馬拉圖片400張
‧參加掃QR碼填問卷即可抽塊狀水彩12色寫生組活動
瓜地馬拉承襲馬雅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民俗情調,也不乏絕美的自然景觀,它是台灣的邦交國,卻也是很多人心中陌生的存在。
Peiyu佩瑜連續三年拜訪瓜地馬拉,在西語學習名城Xela雪拉進修課程,用語言學習文化,也用文化學習語言,儘管當地人常常擔心她的安全,很愛提醒她:「Peligroso!」(危險!),但她還是憑著學了就忘、忘了再學的西語能力和不知哪裡來的膽量闖蕩南北,到柯潘、提卡爾馬雅神廟遺址朝聖,和當地人一起擠著野雞車趕假日市集,聽著完全不懂的馬雅方言傻笑,深入石灰岩洞穴探險,在山地黑森林迷路,然而,旅途的勞累從來不減她探索當地的熱度。
瓜地馬拉地形複雜多樣,她只好帶足四季的衣服,上山下海,重複吃著玉米餅、香蕉、豆子組合而成的三餐,把吃苦當吃補,當地生產的咖啡和巧克力是每日旅行生活的小確幸,最難忘的是躺在加勒比海的沙灘吊床上,啜飲椰子汁加蘭姆酒的特調,從石柱雕刻圖騰認識馬雅文化的宇宙觀,透過沿海加里富納黑人文化學習帝國侵略史,長達三十六年的內戰在這塊土地烙印難以抹滅的傷痕,生活很辛苦,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當地人總帶著真摯的笑容,在馬林巴琴的樂聲中,跳著莎莎舞,用堅毅樂觀的精神回應每一道生命的課題。
這一次,Peiyu佩瑜又帶回一本手繪旅行作品,內容一如既往地滿滿滿,從庶民生活到馬雅文化,無所不包,像瓜地馬拉的編織品一樣顏色豐富、多姿多采。
Hola!請跟著Peiyu佩瑜一起認識瓜地馬拉。
本書特色
*收錄Peiyu佩瑜的素描和彩色寫生作品、當地生活的食衣住行、背包客須知、口袋訊息
*地理老師Peiyu也常常現身解説氣候、地景、古蹟、語言等等的小道理
*詳載Peiyu佩瑜有史以來最認真的西班牙文學習記,以及差點喪命於山地黑森林的超驚險迷途實況。
作者簡介
張佩瑜(peiyu)
師大地理研究所畢業,現任中山女高地理老師。喜歡畫畫也喜歡旅行,個性迷糊,但總能化險為夷,希望可以環遊世界,邊走邊畫。
2001年開始出國自助旅行,喜歡走到哪兒畫到哪兒,對古老文明及世界遺產充滿興趣,已走過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捷克、奧地利、匈牙利、伊朗、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秘魯、玻利維亞、衣索比亞、瓜地馬拉。
常用旅行時收集的圖片和畫的漫畫、拍攝的照片來教學,2005年獲頒「亞太地區創意教學方案」,以及教育部所頒「教學卓越獎」,2019年獲頒台北市教育行動研究競賽高中組特優。著作有《土耳其手繪旅行》、《土東‧伊朗手繪旅行》、《中亞手繪旅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大吉嶺手繪旅行》、《秘魯‧玻利維亞手繪旅行》、《衣索比亞手繪旅行》。
網站:
Peiyu佩瑜的手繪旅行sites.google.com/m2.csghs.tp.edu.tw/peiyu
臉書粉絲專頁:Peiyu佩瑜的手繪旅行粉絲不專頁www.facebook.com/peiyukiwi/?ref=bookmarks
自序
關於旅程
6月30日 出發
7月1日 機位超賣
7月2日 抵達瓜地馬拉
7月3日 馬雅文化預習
7月4日 美術館與動物園
7月5日 編織女神博物館
7月6日 波波爾‧烏博物館
7月7日 我眼中的瓜地馬拉市
7月8日 前往宏都拉斯科潘
7月9日 街頭小吃人體實驗
7月10日 科潘遺址
7月11日 不想再看石頭
7月12日 重回瓜地馬拉
7月13日 水彩寫生練習
7月14日 袋鼠旅館速寫
7月15日 甜蜜的河順流而下
7月16日 優游加勒比海
7月17日 加里富納黑人文化
7月18日 漁人碼頭發呆日
7月19日 李文斯頓的日常
7月20日 香蕉共和國
7月21日 提卡爾國家公園
7月22日 生病
7月23日 曲折的蘭金之路
7月24日 瓜地馬拉九寨溝
7月25日 危險的石灰岩洞
7月26日 發呆的傻瓜
7月27日 專程到柯班放空
7月28日 火雞肉湯與刨冰
7月29日 咖啡莊園之旅
7月30日 拜訪有機茶園
7月31日 內戰女英雄孟殊
8月1日 聶巴赫節慶一瞥
8月2日 傳統服飾驚艷記
8月3日 編織文化的傳承
8月4日 高地部落型男穿搭
8月5日 馬雅庶民生活重現
8月6日 山中驚魂記
8月7日 心有餘悸
8月8日 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8月9日 聖馬特奧鹽之屋
8月10日 前進雪拉
8月11日 週日閒聊時光
8月12日 在雪拉學西文的N個理由
8月13日 黃色教堂與馬雅血祭
8月14日 群山小鎮走跳
8月15日 忙碌社交生活
8月16日 一期一會
8月17日 旅人舒適圈—安提瓜
8月18日 皮納塔與解憂娃娃
8月19日 飛往巴拿馬
8月20日 巴拿馬運河
8月21日 漫遊巴拿馬城
8月22日 回家
自序
為什麼去瓜地馬拉?很多背包客把瓜地馬拉當成旅遊拉丁美洲的跳板,先在瓜地馬拉學西語,然後展開旅行,邊走邊練。我連續三年暑假造訪瓜地馬拉,前兩年夏天是短期的西語遊學,第三年才鼓起勇氣,跨越語言的藩籬去探索瓜地馬拉,從山林到海洋,從自然到人文,儘管我還是說著一口破破爛爛的西文,但比起從前不懂當地語言、像個局外人的旅行方式,這一次,我至少在當地文化圈裡跨進一隻腳了。再選擇一次的話,自然與人文底蘊豐富、西語教學資源性價比極高的瓜地馬拉,仍會是我中美洲之行的第一順位。
談到探索馬雅文化,瓜地馬拉絕對是上上之選,記得看過一本書敘述:「馬雅人在建設Tikal提卡爾之後,在一夜之間消失了……」然而,走過瓜地馬拉之後,會發現其實馬雅人並沒有消失,儘管他們為了某些原因放棄了辛苦建立的城市,但他們的面容形貌、聲音語言、歲時祭儀、風俗習慣、圖騰裝飾……,仍在這一塊土地上代代相傳。就算是西班牙人長達三百年的統治,也不曾徹底摧毀馬雅人的精神與信仰;我在出發前嘗試閱讀有關馬雅文化的書,但總覺得很有距離感,然而真正走過一回、把自己放置在那個環境之後,現實與知識出現了接口。旅途歸來之後,藉著出版的機會,進行總複習,把旅行過程看見的事物進行訊息連結,抽絲剝繭,從原本的走馬看花,提升到探索疑問──這是什麼?為何發生?為何在這裡?為何不是那裡……,那些在旅行當下看不懂的、耐不住性子研究的東西,都從模糊轉向清晰,深奧的馬雅文化和帝國侵略史,也引發了想更深入了解的興趣。回想起每一次旅行,抵達當地固然有「我終於來了」的興奮,但整理書稿過程中,每一次的恍然大悟,就像是旅行附贈的彩蛋,讓人喜悅。
直到現在,我仍然時不時地會翻閱之前在瓜地馬拉學習西語的筆記,我很感謝我的西語老師,她教的不只是語言,而是文化,我用語言學習文化、也用文化學習語言,這兩者的觸及,是加乘的收穫。雖然這只是一次暑假的遊記,但其實是對這個地方累積了三個夏天的理解,在刪減增補內容的過程面臨掙扎,最後決定多留一些當時的生活感,很多知識可以在網路或專業書籍搜尋,但旅行當下的直覺與細節卻無可取代,如果去除這些,那就不是我的旅行了。如果你對瓜地馬拉或馬雅文化有興趣,不妨循著我在書中留下的「線頭」,進一步探索,或者乾脆親自走一回,這本書無法包山包海,我希望它輕輕鬆鬆地,如果能驅使你學習新語言、文化,我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