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 | 生病了怎麼辦 - 2024年11月
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
全台最完整大腸癌全書,預防、發現、治療一次到位。
腸若好身自好
腸道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身體的狀況
它不只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因此,長壽的秘訣來自於腸道的健康。
然而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
大腸癌為台灣人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
大腸癌能不能預防?
癌症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基因突變、飲食習慣等,
所以只要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便能降低罹癌風險,
「腸」痛不如短痛,
預防大腸癌,你我都能來!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英偉(國民健康署署長)
吳明賢(臺大醫院副院長)
鄭安理(臺大癌症醫院院長)
專業推薦
陳建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博士、前衛生署署長、第14任副總統)
賴清德(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成大醫院主治醫師、前行政院長、第15任副總統)
杜元坤(義大醫院院長)
作者簡介
林肇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
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
王裕仁
輔大醫院主治醫師
何汶璁
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李輔仁
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沈明宏
輔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林裕民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邱瀚模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柯道維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部定助理教授
張立群
台大醫院胃腸肝胆科主治醫師
張吉仰
輔大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
梁凱舜
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曾亮瑋
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黃世貝
台大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駱菲莉
輔仁大學民生學院營養科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謝秉欣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羅若玲
輔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龔家騏
輔大醫院麻醉科主任
張安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主治醫師
(作者群順序按姓氏筆畫順序)
醫師簡介
認識大腸
大腸在哪裡?
大腸常見毛病
綜觀大腸直腸癌
認識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流行病學
再談息肉
大腸直腸癌的遺傳因素
大腸直腸癌的環境因素
大腸直腸癌的癌前病變
如何知道罹患大腸直腸癌?
診斷大腸直腸癌的方法
發現大腸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癒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基因檢測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糞便潛血反應
無痛大腸鏡
低渣飲食
低渣餐包
清腸藥
大腸鏡檢查
診斷大腸直腸癌的影像檢查
治療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內視鏡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手術治療
大腸直腸癌微創手術面面觀
大腸直腸癌的放射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化學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免疫治
認識大腸 大腸在哪裡?大腸到底在哪裏?大家都很熟悉大腸麵線,可口美味之外,大概沒有多少人確實知道我們的大腸在自己身體內的部位。我們的消化道依結構由上而下可簡單分為:食道、胃、小腸及大腸。(圖一) 大腸位在最末端的部分,起自右下腹腔,是大腸中的盲腸部,其中有一退化的結構稱為闌尾,與盲腸相連。過了盲腸後是升結腸,為橫行橫結腸部,下轉進入降結腸部,降結腸再轉入一段彎曲的部分,稱為乙狀結腸,進入骨盆腔下接直腸,是人體消化道的最後一段,可以經肛門與體外相通。 大腸常見毛病 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是指任何發生在大腸黏膜的突起物。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息肉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不會有惡性變化的息肉,其中以增生性息肉最常見。另一種是腺瘤性息肉(又簡稱為腺瘤),有可能隨著時間而逐漸轉為大腸癌,因此腺瘤被認為是大腸直腸癌之癌前病變。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不會有症狀,少數息肉會以糞便潛血或大量出血表現,並造成貧血。由於腺瘤在很小時難以預測是否將會轉變為惡性病灶,因此目前建議發現腺瘤性息肉即予以切除。大腸鏡是檢查大腸息肉最好的方式,檢查中若發現息肉,更可以進一步做息肉切除術。美國過去在80年代開始進行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切除腺瘤性息肉可以降低來日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甚至降低因大腸癌所導致的死亡率。在接受息肉切除術後,切記要回至門診聽取醫師解釋病理化驗結果。 關於息肉與大腸癌的關係將於後面章節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