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客家人歷史?推薦回答

作者:鍾肇政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

作者:蔡沛鈴

  誰來基隆?漢人來基隆。   一千多年來,漢人在不同的時期,因不同的理由來到基隆。   現今,融合共處於基隆。     《從唐山吃到基隆》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五冊。漢人是當今基隆主要的人口組成,其中河洛人佔7 成、客家人佔1 成、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外省人佔2 成。《從唐山吃到基隆》透過七個不同漢人族群的基隆孩子陳述,從長輩口中得知祖先來自何方?為何而來?並介紹一道祖先帶來的特色食物。孩...

作者:鍾肇政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宏...

作者:鍾肇政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用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來透視全體臺灣社會,印證一個時代。整體而言,《臺灣人三部曲》佈局場面...

作者:張維安謝世忠劉瑞超

  「承蒙」,是客家人說謝謝、表示感激、誠心致意的幾種方式之一。本書以承蒙為標題,所表達的是客家族群對臺灣社會的謝意,因為,後者充沛地滋養了客家文化。展示臺灣客家文化,事實上就是試圖呈現客家文化和社會人群互動的成果,客家文化如是豐富,當係承蒙廣體臺灣長期又細膩的滋潤給養。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客家人群作為臺灣社會的重要組成,其文化實作,特別是與周邊人群的互動往來,一起建構了島嶼國度的人文歷史特...

作者:陸鍵東

《陳寅恪的最後20年》1996年由三聯書店出版,很快在全國讀書界引發了“陳寅恪熱”,並帶出許多話題︰關于傳統文化、關于人文精神、關于學人風骨……還有陳寅恪可歌可泣的傳奇人生。此書遂成為90年代三聯的“標志性讀物”之一。十六七年過去,此次再版,作者對全書做了全面修訂,在訂正訛誤之外,特別針對近年發現的新資料、新研究,做了幾十處的增補刪改,也增加了作者本人對一些問題的深入開掘。 《陳寅恪的...

作者:陳素宜

  作者陳素宜,新竹北埔人。 此小說回顧了開竹三百年來的歷史。五指山下的這塊土地,先後住著道卡斯族人、賽夏族人、閩南人、客家人,他們時而為友,時而為敵,時而為守護共同的家園築牆抵禦外敵。看著故事,我們仿若也跟著他們一起經歷開墾新竹的歡笑與血淚。

作者:潘樵

一手寫作、一手繪畫,出版超過六十餘本書, 金鼎獎駐鄉作家潘樵,持續地在南投進行文化工作, 在他身上,看見的是無怨無悔, 看不盡的是對家鄉的愛。   山村的每一處,我再熟悉不過了;   曾何幾時,原來遼闊的溪床被溪堤逼成河溝的模樣,   長滿野花雜草的溪床則垃圾處處,清澈潺流的溪水也顯得污濁停滯,   於是魚蝦不見蹤影、蛙類少得可憐……   潘樵的曾祖父帶著族人從苗栗遷居到埔里北坑開墾,接...

作者:黃賢強安煥然白偉權陳來幸陳玉珊黃文斌賴鬱如利亮時林開忠王和安肖文評蕭新煌葉依婷應尚君張陳基 張翰璧張維安莊仁傑

  本文集收錄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日本和泰國從事客家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學者的十四篇學術論文。綜合各論文研究的地域範圍和議題,歸類分為四輯:大埔客家人和社群互動、新馬客家人形象、會館和網路、亞洲各地的客家人社會和信仰、客家認同和客家學科建設。   文章議論對象包括各地的大埔人、東南亞客家人、亞洲其他地區客家人;議題則包括會館和社群、人物和社會、信仰和網路、客家認同與意識等方面。...

作者:黃賢強廖筱紋鄧宇

  本文集收錄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日本和泰國從事客家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學者的十四篇學術論文。綜合各論文研究的地域範圍和議題,歸類分為四輯:大埔客家人和社群互動、新馬客家人形象、會館和網路、亞洲各地的客家人社會和信仰、客家認同和客家學科建設。   文章議論對象包括各地的大埔人、東南亞客家人、亞洲其他地區客家人;議題則包括會館和社群、人物和社會、信仰和網路、客家認同與意識等方面。...

作者:李友煌

台灣原住民第15族:拉阿魯哇族(Hla’alua)!   2014年,一直被誤以為是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終於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獲得官方認定為台灣第15族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400人的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由於多數民眾對其不為所知,加上面臨語言、文化瀕危,本書以拉阿魯哇族獨特的十二貝神信仰為結構,重現拉阿魯哇族爭取正名及文化復振的艱辛歷程,包括:...

作者:

  在追求正義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有諸多要反思的重要議題,若聚焦於「臺灣客家」,也立刻可以察覺和客家相關的種種議題,都幾乎和「認同政治」脫離不了關係。   本書以臺灣客家為主要探究對象,希望能夠回答一些和「認同政治」或「客家認同政治」相關的基本發問,包括:   ──什麼是認同政治?   ──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證成此一概念的正當性?這一概念在論述和實踐上又有什麼難題與困境?   ──在「前認同...

作者:邱國源龔詠涵

《尋找阿嬤的味緒》  月光山下最想念的味道,美濃平原最美味的書寫。 一般人聽到「美濃」,直覺直呼客家菜好好吃, 這阿嬷的味緒總是讓人懷念長長久久, 但美濃的客家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美濃客家菜和其他客家菜又有什麼不同呢? 本書是作者鑽研美濃在地文化三十多年的精華, 闡述客家飲食文化的淵源和軼事, 尋訪在地餐廳與名廚,重現古早味農家菜, 傳承客家人從生活中淬練出的智慧。 ▌美濃傳統農家菜經...

作者:劉超

劉超編着的《學府與政府--清華大學與國民政府的沖突及合作》以民國時期的清華大學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論及南京國民政府前期清華大學與南京當局之間的沖突及合作。作者從第一手檔案材料着手,打通了史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深入而細致地梳理了1928年—1935年清華的歷史情境與發展脈絡,對這一著名學府崛起背后「政」與「學」之間的博弈進行了精密解析。劉超,1980年代生於江西贛州,客家人...

作者:鄭丞鈞

  一部展現客家文化活潑面貌的好作品!   從山城轉學到小鎮的客家男孩郭志明,一下子成了「少數族群」,更因為能說流利的客語,被主任指定要參加客語演講比賽!經過一連串滑稽好笑的事件後,郭志明不但發現自己是「混血客家人」,還觀察到身旁有「隱形客家人」,也更了解「客家人」自稱「客」的原因……   作者以客家族群不同的語言為經,「四海為家」的特性為緯,將客家的歷史融於其中。透過故事主角的經歷,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