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手術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然而三叉神經痛為局限在三叉神經分支支配區塊的一種劇烈類似觸電、尖銳的疼痛,通常是單側性發生,常是突然發作及突然停止,而持續的時間不一定(數秒至數 ...仁愛簡介董事會院長的話服務理念體系介紹院史記事特殊榮耀交通資訊仁愛吉祥物掛號服務掛號須知看病掛哪科線上掛號/查詢或取消掛號線上預約慢箋領藥線上申辦病歷門診時間表看診進度表停診公告病患須知病患權責就醫指引收費標準診斷書及表單申請急診即時資訊每日病床動態表醫療資源科別介紹醫師介紹特色醫療中心新聞專區仁愛訊息活動預告媒體報導感謝專區仁愛影音人物誌徵才公告資訊公開專區醫藥知識保健衛教仁愛醫訊SDM醫病共享決策常見問題顧客服務諮詢管道院長室信箱聯絡我們線上諮詢電子賀卡訂閱/取消電子報會員專區教學研究:::會員專區facebook網站導覽English無障礙專區醫藥知識首頁>醫藥知識>保健衛教>外科外科>神經外科保健衛教▪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其他專科▪醫療相關單位仁愛醫訊SDM醫病共享決策▪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其他專科常見問題▪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其他專科▪其他單位:::外科>神經外科【護理部 陳秋碧 臨床技術師、神經外科 胡澤良 外科部主任】三叉神經痛及其治療方式  三叉神經是人體十二對顱神經的第五對顱神經,也是最粗的一對顱神經,之所以叫「三叉」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有三條大的分枝。

它從腦幹發出後,即分成感覺神經根與運動神經根。

運動神經根控制咀嚼肌肉的功能,感覺神經穿出腦膜後,再分成三枝,分別掌管顏面之眼部、上頷與下頷三個部位的感覺。

這三條分支將其所管轄區內的各種感覺傳導到大腦。

  然而三叉神經痛為局限在三叉神經分支支配區塊的一種劇烈類似觸電、尖銳的疼痛,通常是單側性發生,常是突然發作及突然停止,而持續的時間不一定(數秒至數十秒),有時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誘發出來,例如碰觸到臉上的皮膚、吃東西、打哈欠、洗臉、刷牙、剃鬍、抽菸、說話、臉吹到冷風等。

疼痛期可數週至一、二個月,然後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另一次的發作。

三叉神經痛經常發生在其下兩個分支所分布的區域內,出現在第一分支區域內的比例比較少。

約有5%的患者,罹患兩側三叉神經痛,但同時發病的機會則不高。

發病率約每年每十萬人口中有二至五位發病,以女性居多,約四比三,發生年齡約四十歲至七十歲,二十五歲以下較少見。

右側發生率較左側為高。

  除了有觸發點外,一般的神經檢查都沒有異常,診斷主要根據病患所陳述的病史及症狀,但在確實診斷三叉神經痛之前,須先與一些由小腦橋腦角腫瘤、血管瘤、多發性硬化症等引起的三叉神經痛做鑑別診斷。

由於三叉神經分布在上、下頷的部分,有時發作的表現與牙痛很接近,很容易讓病患者誤以為是牙痛,因此也常會讓牙醫師誤判而拔除牙齒。

  三叉神經痛的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血管(動脈或靜脈)所壓迫,造成神經髓鞘損傷引發短路現象所致。

三叉神經痛之治療藥物治療:抗癲癇藥物如Tegretol等安定神經,緩解神經被壓迫後部分的訊號短路。

但副作用則偶會造成全身粘膜潰爛等問題發生,另外也可使用抗憂鬱藥物或肌肉鬆弛藥物。

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又不想手術時,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手術時,藥物治療為第一選擇。

神經阻斷術或氣球壓迫術:將針經皮刺入卵圓孔中,以電流或甘油(酒精)或氣球壓迫將神經節或神經節後小分枝破壞,來阻斷感覺神經傳導,有部分病患的疼痛可藉此獲得控制,但有時會伴有顏面感覺遲鈍丶麻木等副作用。

伽瑪刀或電腦刀:透過放射線「單點定位」及「能量集中」二特性,可照射血管壓迫之神經,破消除疼痛。

但因神經遭壓迫部位大多接近腦幹,手術過程有可能損傷腦幹或半側臉部感覺麻木。

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此為利用外科手術,在顯微鏡操作下,從耳後進入後顱腔到達腦幹及神經根部,將血管壓迫神經部分,以鐵弗龍(Teflon)纖維隔開血管與神經,解除神經因壓迫形成的短路現象。

術後大約90%的患者其三叉神經痛可大幅緩解或完全消失,且比較不容易導致重大面部麻木,由於需開顱進入顱腔,且手術施作空間狹小,腦部血管密布,主刀醫師須充分了解腦部結構並熟悉腦部手術,以降低風險。

目前手術是針對藥物治療失敗或藥物副作用過大病人為主。

  三叉神經痛本身是不會致命的疾病,但對罹患過的病患而言,其感受是痛苦及深刻的,也會對病患的生活作息、社交及工作上造成很大的影響。


2. 三叉神經痛利用導航系統精準定位阻斷痛源800位病患重獲美好 ...

58歲鄭先生近十年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長庚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記者會資訊醫院訊息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醫療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人員招募記者會資訊2020-01-09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教授58歲鄭先生近十年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

輾轉到嘉義長庚醫院,醫師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進行射頻燒灼治療阻斷痛源,僅數分鐘時間就讓鄭先生覺得不再疼痛。

另一位深受三叉神經痛折磨的73歲高女士,她形容三叉神經痛的那種痛是「痛不欲生!」她說,不管是張口講話、吃飯、咬食物,臉部都會劇烈刺痛,吃了許多藥都沒用,也因進食困難瘦了好幾公斤,生活品質糟透了。

後來經朋友介紹到嘉義長庚接受三叉神經射頻燒灼治療,終於擺脫痛苦,她非常感激楊醫師讓她重獲美好人生。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教授表示,三叉神經顧名思義有三個分支,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

造成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機轉,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因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

病人常因「臉部或牙齒疼痛」症狀,先至牙科就診,因治療無效後再轉至神經內外科接受治療。

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被詩人吳草廬形容"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這應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忍受三叉神經痛困擾的名人。

統計指出,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全世界每10萬人口約有4至13人罹患三叉神經痛。

它是一種嚴重的面部疼痛,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所引發像電擊一樣的疼痛。

治療三叉神經痛,首先為藥物控制,以抗癲癇用藥最有效,但當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藥物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需考慮外科介入。

傳統開腦微血管減壓術有其手術風險,年紀大或合併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較不合適。

另一種方法為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雖無傷口,但治療效果較差,醫療費用也較為昂貴。

此外,射頻燒灼治療術亦是一種簡單且值得推廣的治療模式,但要把一支細針放入腦內治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楊仁宗教授說明,任何疼痛都是依序由神經末梢、感覺神經、神經節、脊髓神經至腦部感覺區所產生的不舒服感覺。

如果能夠在此傳導路徑中,找一個關鍵位置來做神經阻斷術,對於疼痛的治療就顯得容易且有效多了。

然而神經傳導路徑相當複雜,想精準定位神經傳導路徑並非易事,必須仰賴高科技技術的輔助,這就像在大城市中要尋找一個很小的目標,如果有了行車導航系統,就可以輕易的達成目的。

「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新技術」,即是一種可以精準快速的找出神經節,進而有效治療疼痛的高科技新技術。

嘉義長庚醫院創新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醫師在病人局部麻醉下,只要將一根細針準確的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就可迅速有效的改善病人疼痛,時間僅需數分鐘,且無傷口產生,治療結束後病人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是一種低侵犯性但有效的治療方式。

目前嘉義長庚已累計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內、外800多個成功案例,94%的病人在治療後,疼痛情形獲得滿意改善,即使是之前做過開腦手術或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復發疼痛的患者,在接受射頻燒灼治療後,也有85-90%病人獲得有效的疼痛改善。

嘉義長庚這項技術已於2011年及2014年在全歐洲腦神經外科醫學會中,及2016年美國外科醫學會中,做口頭論文發表,並深獲重視。

至今,共有9篇論文於國際SCI期刊發表,是目前相關文獻上,藉由導航系統完成治療案例最多的報告。

隨著醫學進步,高科技的手術軟、硬體設備是未來醫療發展的趨勢,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技術,可提供多樣性的臨床應用潛力,幫助提升手術患者照護的精準度與安全性。

楊仁宗教授呼籲中年以上民眾,當顏面出現莫名的尖銳疼痛且反覆發作時,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找上門,應盡速至腦神經外科接受診斷和治療,以早點遠離疼痛,恢復美好的人生。

上一則回列表下一則



3. 半月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

不適合手術. 3).害怕手術的三叉神經痛的患者.所以對於年紀較大的患者,且病患排斥開腦手術時,則 ...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中壢天晟醫院醫療副院長兼神經外科 主任莊活力醫師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患者,一開始醫師會先給予藥物,如果患者對藥物適應不良但又害怕手術,可考慮以經皮三叉神經節燒灼術作為優先的治療方式。

在中壢天晟醫院神經外科發展此治療方式,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

1.什麼是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答: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於1932年首先由德國海得堡大學Kirschnr醫師所提出.此療法比傳統開顱減壓手術更能提供三叉神經痛病患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式.在整個治療過程,病患無痛苦、只有打針處疼痛、在文獻報告上可達到96-100%疼痛解除,術後疼痛復發率7-30%,疼痛復發仍可再次接受此治療法.2.哪些患者需要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答:治療對象包括:1).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2).不適合手術.3).害怕手術的三叉神經痛的患者.所以對於年紀較大的患者,且病患排斥開腦手術時,則是以經皮膚做三叉神經節燒灼手術為最恰當。

也包括接受其他治療方法或手術後無效或症狀復發的病患.3.比較顯微手術減壓,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與汽球壓迫阻斷治療經驗及結果?答:後面兩種方法都是以類似的步驟去阻斷三叉神經的半月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是以電凝產生熱來燒灼神經節而汽球壓迫造成神經麻痺 顯微手術減壓射頻電凝阻斷汽球壓迫治療目標三叉神經根半月神經節半月神經節治療原理顯微神經血管減壓電凝產生熱來燒灼神經節以汽球壓迫神經節造成神經暫時麻痺手術中監測手術中根據醫師的經驗而定手術中可以立即評估效果全身麻醉無法評估效果短期效果98%98%95%長期效果83%98-100%85%併發症腦出血感染臉部麻痺感覺異常發生運動神經麻痺機會高66%麻醉法全身麻醉血管麻醉全身麻醉面部麻木機會最少機會略多機會略低復發率類似射頻電凝阻斷較低,五年復發率15%較高,兩年內復發率21%這兩個方法都無傷口,危險性比手術低,不需住院,當日即可返家,如果疼痛復發時,可再次接受治療。

4.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治療流程為何?答: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由神經外科與疼痛科合作施行.病患必須親自到中壢天晟醫院神經外科掛號(莊活力主任門診)並攜帶服用藥物及藥名,由莊醫師詳細診斷與治療.不必住院,在門診經由醫師排定治療時間到手術室報到.手術步驟為病患平躺,接受輕度麻醉不插管,手術後病患麻醉清醒後,在恢復室觀察狀況穩定後即可回家.下週回門診複查.5.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有那些危險性?答:危險性包括麻醉和手術兩種.麻醉的危險性:因為我們採用血管麻醉所以患者可以保持清醒,它的危險性比全身麻醉少許多.手術的危險性:任何手術步驟皆有可能發生風險,此功能性手術,需要高度精密度和經驗才可降低手術的危險性.6.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有那些可能的併發症?答:在一份包括7000位病患的報告裡射頻電凝療法的併發症包括21/7000腦膜炎;3/7000腦出血;4-62%輕度到中度半側顏面麻木感和咀嚼肌力減弱,還好絕大部分病患都能忍受.7.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術後須知?答:持續性輕度到中度半側顏面麻木感和咀嚼肌力減弱情況,表示治療有效患者不必擔心絕大部分病患都能忍受.8.我要掛號神經外科莊活力主任醫師經皮三叉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                         林嘉祥醫師專文射頻電凝療法的目標---阻斷半月神經節本院使用之射頻電凝產生器採用血管麻醉,患者意識清楚,臉上扎的就是治療針,手術中可以立即評估效果.手術中以X光機監測治療針的位置  



4. 刀治療三叉神經痛

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正修 ...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主要是藥物及神經減壓手術,藥物治療為首要治療方式,如無效可考慮神經減壓手術,此手術 ...   伽瑪刀不是刀,「非」刀治療三叉神經痛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正修  伽瑪刀屬微創及非侵入性治療,無須麻醉,葉先生僅治療一次,疼痛就明顯改善,直呼過去多年的折磨,也犧牲了整排牙齒,要是早發現真正的病因,就不會白疼了。

  68歲的葉先生七年來飽受半邊臉疼痛之苦,張口講話、吃飯、咬食物,臉部都會刺痛不已,嘗試了多種藥物症狀依舊,以為是牙齒的問題,不斷的跑牙科作治療,滿口牙齒都快被拔光了,臉部的疼痛感還是存在,最近在朋友介紹下看了神經外科,才發現原來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經痛,經以伽瑪刀照射治療,一次治療就解除多年臉部疼痛。

  人體共有十二對腦神經,其中第五對腦神經是最粗大的一對;因為分出三支周圍的感覺神經因此稱為三叉神經,管理臉部表淺感覺。

三叉神經痛典型的表現為嚴重、重覆的半邊臉部刺痛,由於疼痛區域和牙痛相近,往往誤以為是牙齒出了問題,白白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療仍無效。

  葉先生描述說他的半邊臉部疼痛像被電到的劇烈刺痛感,有時臉部被風吹到或接觸冷空氣會陣發性疼痛,發作時間短約數秒,長可達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發作次數不等,有時候痛起來真想要撞牆,平常的臉部活動,如講話或咬東西,也會導致半邊臉部嚴重刺痛,生活品質糟透了。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主要是藥物及神經減壓手術,藥物治療為首要治療方式,如無效可考慮神經減壓手術,此手術有一定的效果,但屬侵入性治療,並且需要全身麻醉,有其風險,對老年人或有其他手術禁忌者並不適合。

評估葉先生的身體狀況後,選擇伽瑪刀作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伽瑪刀屬微創及非侵入性治療,無須麻醉,葉先生僅治療一次,疼痛就明顯改善,直呼過去多年的折磨,也犧牲了整排牙齒,要是早發現真正的病因,就不會白疼了。

  三叉神經痛較屬於中老年人的疾病,主要是腦幹附近三叉神經根部被血管壓迫而產生疼痛,我們的腦幹附近有許多條重要的血管,這些血管因為個人的差異或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血管老化或硬化,可能變得較為扭曲甚至彎成環狀,有時候會壓迫到附近的三叉神經。

其它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還很多,包括腫瘤、血管畸型、動脈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等,需要作詳細的檢查以確定病因及治療方向。




5. 開顱三叉神經減壓手術

開顱骨手術是大型複雜手術。

手術中需要在耳後開傷口,切開頭顱骨從而達到三叉​神經線的位置。

手術亦包括將正常血管及神經線分開 ...1開顱骨三叉神經線減壓手術(craniotomyfor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oftrigeminalnerve) 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需要進行該手術之原因:三叉神經痛,經保守治療後無法控制。

磁力共振顯示有血管重疊,影響三叉神經線,需用手術為三叉神經線減壓,消除痛楚。

 該手術的一般性質及步驟:開顱骨手術是大型複雜手術。

手術中需要在耳後開傷口,切開頭顱骨從而達到三叉神經線的位置。

手術亦包括將正常血管及神經線分開,再用特種纖維分隔。

面神經線的位置處於腦幹及小腦間的位置,貼近聽覺神經、吞嚥神經及血管。

醫生會盡力避免併發症或影響正常腦部組織和血管。

頭骨會用鈦金屬片固定。

手術中會用手術顯微儀器及神經線監察技術以減少風險。

神經線監察範圍包括聽覺、三叉神經、面部活動及吞嚥神經。

醫生會盡力避免併發症的出現,但仍是會有可能出現不能預計的情況。

醫生在手術期間發現情況有變,便會基於為病人的最大利益為原則,即時作合適的處理。

 進行類似手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常見短暫的併發症:頭痛、頭暈。

很少出現但比較嚴重的併發症:腦部水腫,傷口流血,細菌感染或傷口未能愈合、腦脊液滲流。

這種情況下,一般祇需要休息和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

約百份之五的病人會出現右邊聽覺變差。

約百份之一的病人會出現右面肌肉麻痹。

未有出現過但不能完全排除的罕有併發症:腦部出血、中風或行動困難。

任何手術和麻醉都有以下罕有的潛在風險:心臟病,過敏反應,腳部深層靜脈栓塞,肺血管栓塞,生命危險。

 手術後康服預計:過往接受類似手術的病人中約90%病人三叉神經痛會長久消除。

但不能保證個別病人一定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

手術後三叉神經痛應有迅速和明顯的改善。

輕微症狀可能持續兩個月,期間可能要服藥治療。

手術成功後三叉神經痛復發機會約百份之五。

復發通常在24個月內。

如果未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或三叉神經痛復發,有機會病人需進行第二次手術或射頻治療。

Likethispost?站內搜尋推薦文章LatestPopular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教畫時鐘自測有冇阿茲海默症十一月17,2020頸動脈支架植入手術九月15,2020腦膜炎八月11,2020三叉神經痛八月11,2020緊張性頭痛八月11,2020癲癇六月23,2020聯絡我們https://brain-spine.com.hk/[email protected]聯絡我們香港九龍尖沙咀中間道15號HZentre6樓606-7室https://www.brain-spine.com.hk/[email protected]+852-2724-3000專業團隊藍明權醫生霍偉明醫生黃海東醫生專業治療中風及腦血管治療微創腰部治療微創頸部治療神經痛治療腦腫瘤治療合作伙伴SpineUniverseKnowYourBack.org(NorthAmericanSpineSociety)AmericanAssociationofNeurologicalSurgeonsWhatsAppus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