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第三期不治療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賀一航大腸癌第3期不化療

媒體報導賀一航8年前就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卻因為聽朋友說「化療很痛」 ... 率;第二期大腸癌除了手術,若屬於二期末的癌症則建議搭配化療。

在今天看見明天×賀一航大腸癌第3期不化療,8年後走了...癌症第3期到底該不該化療?林芷揚健康達志2019-06-0421:40+A-A加入收藏媒體報導賀一航8年前就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卻因為聽朋友說「化療很痛」而沒有做化療,只接受手術切除病灶。

賀一航兒子曾治豪表示父親走得很突然,雖然罹癌但平常沒有很不舒服,他們也不知道病情為何忽然惡化。

癌症第三期,到底該不該化療?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1年高居十大癌症第一位,每天約有41個人、每年約有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

民眾最擔心的莫過於大腸癌,而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前身,多數大腸癌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但息肉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當良性腺瘤突變惡化,而沒有處理,約5~7年後就會變成大腸癌,不可輕忽。

 輕忽大腸息肉恐轉為大腸癌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洪耀仁行醫超過40年,近幾年發現大腸息肉、便祕、腹瀉、血便等腸道疾病的病例急速增加,患者卻常常輕忽初期症狀,等到病況嚴重時才求醫。

身為大腸直腸科醫師,洪耀仁也曾經在例行性檢查時發現大腸息肉!他在《腸道決定抗癌力》一書中透露,50歲後他每年都會做糞便潛血檢查、每3年做一次大腸內視鏡檢查。

 沒想到,2006年時不但透過大腸內視鏡發現大腸長了息肉,檢驗報告指出已有局部癌化病變,他立刻決定切除。

所幸,2009年再次檢查時,息肉已經消失。

洪耀仁在書中感嘆,「身為醫師的我都可能隨時面臨腸道疾病的威脅,更何況普遍不重視腸道健康的一般民眾呢?」他強調預防性的檢查非常重要,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檢查。

 大腸癌只開刀、不化療可行嗎? 另一方面,媒體報導賀一航早在8年前就罹患大腸癌,卻因不想徒增痛苦,只接受手術治療,沒有接受化療。

不少大腸癌病友因確診罹癌時,已經是第三期甚至第四期,或因年紀較大,也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

 對此,洪耀仁今(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一般來說,第一期大腸癌以手術治療即可降低復發率;第二期大腸癌除了手術,若屬於二期末的癌症則建議搭配化療。

 第三期大腸癌在開刀之外,建議還要搭配化療、標靶治療或細胞免疫療法,放療也是可能的輔助療法之一。

其中,標靶治療比一般化療更精準,若經濟能力許可,也可考慮免疫療法,透過自身免疫力對抗癌細胞。

 洪耀仁表示,免疫療法是不錯的選擇,但發展上尚未完全成熟,而且一個療程約3個月,約需花費40~50萬元,若病情嚴重者可能需要接受一次以上的療程,恐將花費上百萬元。

有需求者,建議與專業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並考量經濟能力。

至於第四期大腸癌,確實較難治療,但仍可透過適當治療協助延長存活時間。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也表示,只要大腸癌不轉移,一、二期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

根據統計,第一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高達95%、第二期5年存活率為80%、第三期存活率降為60%,縱使化療有許多不適,仍一定要配合標準治療流程。

 糞便潛血檢查防堵大腸癌 事實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國健署指出,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經由篩檢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切除後就能降低死亡率。

 有鑑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健屬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的採便管後,送至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相當方便,呼籲民眾善加利用。

 賀一航大腸癌化療癌症幸福熟齡息肉大腸手術免疫療法開刀標靶治療預防第三期放療腸道症狀內視鏡療程疾病飲食運動免疫力癌細胞復發率死亡率糞便潛血惡化便祕血便腹痛抗癌延伸閱讀哪種人容易長息肉、罹大腸癌?醫師建議:4種人定期做大腸鏡檢查2020-08-2150歲後大腸癌風險高,「預防」很重要!醫師:注意5個危險因子、1招降低死亡率2020-08-11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當心大腸癌找上門!醫師:少吃這3類食物、注意這8大身體警訊2020-07-19是血便還是痔瘡?50歲後慎防大腸癌 醫師:常見6症狀要知道2020-05-27台股大盤概況走勢熱門



2. 第三期大腸癌術後易復發針劑接續口服 ...

尤其,大腸癌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症狀,因此建議民眾應配合政府大腸直腸癌篩檢,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其中,對於治療後又容易復發的第三期大腸癌 ...繁體中文English首頁高雄醫學大學網站導覽後台管理前端編輯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帳號密碼記得我登入首頁RSS第三期大腸癌術後易復發 針劑接續口服化療增存活率(本校附設醫院副院長王照元受訪)《華人健康網》第三期大腸癌術後易復發 針劑接續口服化療增存活率(本校附設醫院副院長王照元受訪)《華人健康網》第三期大腸癌術後易復發 針劑接續口服化療增存活率【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中秋節全家團圓,就是要好好飽餐一頓,但是,煙燻香腸、燒烤紅肉攝取過量,以及愛好狂灌含糖飲料,小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尤其,大腸癌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症狀,因此建議民眾應配合政府大腸直腸癌篩檢,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其中,對於治療後又容易復發的第三期大腸癌患者,目前治療成效已經有突破,以標準針劑輔助性化療之後,再接續口服藥物治療1年,能降低腫瘤復發率,並提升存活率。

大腸癌連續9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  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告2014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新發生人數更首度突破1萬5千人。

每10萬人當中,就有45個人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平均每33.3分鐘就增加1名大腸直腸癌病例;國人千萬別輕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副院長表示,大腸癌發生原因主要來自遺傳因子與環境因子,其中環境因子與飲食息息相關,近年國人飲食西化,紅肉攝取過多、喜好吃煙燻燒烤食物、甜食糖飲吃太多,加上缺乏運動、經常抽菸、喝酒等習慣等,都是造成大腸癌發生的危險因子。

初期無特別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直腸癌初期並無特別症狀,可能發生之症狀與腫瘤位置相關,可區分為左大腸與右大腸,如果右側大腸(如升結腸)罹癌,容易出現慢性貧血、食慾不振、體力變差、體重減輕。

若左邊大腸罹癌,例如乙狀結腸、直腸等或接近肛門口,初期症狀為腹痛、血便、大便習慣改變。

此外,需注意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痔瘡類似,而容易延誤治療,所以,一旦有以上症狀,應立即找醫師檢查,以確定病因。

  依照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分期標準,大腸直腸癌依據腫瘤的深度、是否侵犯淋巴節及遠端轉移與否分為四期,從第一期至第四期。

腫瘤未侵犯到淋巴節屬第一期至第二期;侵犯到淋巴節則屬第三期;若不幸遠端轉移至其他器官則為第四期。

罹患第一期大腸直腸癌5年存活率約為85%、第二期70%、第三期55%、第四期就只剩12%。

定期配合國健署政策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才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有較高的存活機率。

第三期大腸癌手術切除腫瘤 再加輔助性化療  現行針對第零期到第三期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大部分都可以手術切除腫瘤,惟第二期及第三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在術後須再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因為在手術後,仍然可能有許多肉眼無法看見的殘存腫瘤細胞,所以必須於術後接續給予輔助性化療,藉以殺死殘存腫瘤細胞。

  第三期大腸癌與直腸癌,治療方式有些許不同,其中第三期直腸癌目前新趨勢是在術前做同步放化療,先縮小腫瘤,待期別下降後再進行手術,最後再視病理報告輔以化學治療。

而對於大腸癌的患者,根據國際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在術後接受由5-FU加上鉑金類藥物所組成的針劑輔助性化療6個月,可以顯著增加病患5年無病存活率至近75%,此治療模式已成為國際標準治療,而台灣也在2009將鉑金類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以造福更多病友。

第三期大腸癌術後3年易復發 針劑化療接續口服化療增存活率  根據臨床觀察,即使第三期大腸癌患者接受過上述完整治療後,仍然有復發的風險;根據統計,約有7成的復發發生於術後3年內,也就是說,病患的術後前3年是復發的高峰期,如何在這一段期間避免病患復發,就是重要關鍵。

  最近兩篇研究論文期刊發現輔助性化療後再接續口服藥物,可以降低復發率。

王照元副院長表示,在臨床上也觀察發現第三期大腸癌病患最常在術後第4個月與第15~16個月復發,因此建議在針劑輔助性化療之後接續以口服5-FU化療治療1年,能降低腫瘤復發率,進而提升存活率。

大腸癌篩檢別輕忽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癌的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而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

檢查結果如有異常(篩檢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由於



3. 大腸直腸癌

來掛急診時,大腸已近完全阻塞,經急診開刀發現是阻塞性大腸癌。

雖然大腸癌全切除了,但大腸無法接合,只能在腸壁上做人工肛門來排便。

(大腸癌第三期).外科 一般外科 【外科醫師介紹】◆大腸直腸癌◎發表日期:2008.02  文/腫瘤外科、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曾茂雄  癌症一直是國人最大的夢魘,已連續廿五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頭號殺手。

根據衛生署公佈2006年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仍為榜首,平均每十三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依死亡率排序,前三名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而且每年還以1%的比例持續增加中。

  A先生,六十歲,便血六個月,同時體重由七十三公斤減至六十三公斤,當作是痔瘡。

來本院求診開刀時發現已轉移成左側大腸癌,因周邊嚴重擴散,經手術切除後,大腸無法重接,只能作人工肛門。

(大腸癌第四期)  B先生,五十九歲,腹漲已半年,最近幾個月更嚴重拉肚子,在診所治療無任何檢查,雖有吃藥但仍然導致大腸阻塞,經急診診斷即開刀處理。

(大腸癌第四期)  C生先,七十八歲,肛門滲透流質的糞便已一年,這八個月來更感覺肛門及周邊有東西,但一直當作是痔瘡,直到狀況越來越嚴重,同時體重驟減十公斤,甚至到外縣市看痔瘡門診,才被發現肛門長瘤。

來本院求診後,做了肛門直腸檢查及切片,診斷是已經嚴重擴散的惡性直腸癌。

(直腸癌第四期)  D太太,七十歲,大便變細小好幾個月,最近兩個星期,更是沒有放屁、沒解大便。

來掛急診時,大腸已近完全阻塞,經急診開刀發現是阻塞性大腸癌。

雖然大腸癌全切除了,但大腸無法接合,只能在腸壁上做人工肛門來排便。

(大腸癌第三期)  大腸直腸癌的主要症狀大致如以上案例所述,例如:血便、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腹漲、腹痛等,特別是有家庭病史的,不限年齡,有這些現象都應該盡早來院確實檢查。

雖然大腸直腸癌大多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但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平衡,偏重於肉食,缺少了蔬菜水果,罹癌的族群漸漸有年輕化的傾向,三十至四十歲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了,且不少是晚期的症狀。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若能調整正確的飲食習慣,注意營養均衡,則可以降低癌症的罹患機率。

  大腸直腸癌若能及早發現,早期如第一期五年的存活率達九成,第二期則減少至50~70%,第三期降至三成以下,第四期更少於1%。

根據統計顯示,大腸癌的病患求診時只有三分之一是早期,顯示大多數的人把大腸直腸癌的症狀當成是痔瘡等看待,並未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

(註:癌症存活率一般以五年來計算,五年沒有復發,大概幾近痊癒。

)  大腸的長度約一點五公尺,位於人體腹腔的周邊及骨盆腔的後方,直腸為大腸的一部份。

大腸的基本功能是吸收水分、大便貯藏及排便。

食物在胃及小腸消化吸收後便移向大腸,大腸會把其中的水分及有用的電解質再吸收,而其留下的廢物則形成糞便。

糞便經由大腸的蠕動移至直腸,而環繞於直腸末端的括約肌可以控制糞便的排出。

依據醫療研究得知,肉食者、少攝取纖維食物(蔬菜水果)者、嗜酒者、老菸槍及缺乏運動者皆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四項祕訣幫助您成為「抗癌專家」  其實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關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主要有下列四項:  一、正確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少菸、少酒、少檳榔。

  二、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肉食、油炸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三、定期的健康檢查:依年齡定期做防癌檢查。

  四、危機意識的觀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4. 大腸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大腸癌最重要法則,零期和第一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近八成五(81.3~85%)。

大腸癌的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痔瘡而忽略,便血以及 ...Hope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OpenMenu關於我們成立緣起宗旨與目標董事長的話董監事會榮譽董事大事紀年度報告十五週年特刊聯絡我們認識癌症癌症希望頻道癌友健身房美麗守護班營養補給站名醫講堂癌症治療室知識補給站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癌症統計資料其他癌症子宮頸癌淋巴癌喉癌腦瘤鼻咽癌腎臟癌膀胱癌卵巢癌胰臟癌白血病骨肉瘤子宮內膜癌多發性骨髓瘤胃腸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軟組織肉瘤癌症照護營養照護生理照護心理照護生育健康照護希望護照希望護照APP希望廚房健康料理食譜胃癌病友友善食譜希望圖書館希望會刊希望專欄圖書介紹衛教懶人包癌症衛教手冊癌症卫教手册-简体我們的服務專家諮詢營養諮詢保險諮詢心理輔導福利諮詢衛教諮詢課程活動學習營營養補給班美麗守護班身心社專題講座資源補助獎助學金希望驛站急難救助金營養品補助就醫交通補助義乳胸衣補助康復用品假髮租借頭巾(毛帽)贈送義乳胸衣成長團體支持性團體家庭親子營子女夏令營病友活動病友會彩繪希望捕捉希望希望樂活學苑聽希望在唱歌癌友光頭寫真政策倡議與防癌宣導政策倡議癌症治療可近癌友生育健康疾病自主管理建立無縫接軌照護防癌宣導防癌五保庇淋巴癌宣導大腸癌宣導神經內分泌腫瘤支持我們捐款方式收據開立捐款徵信愛心芳名錄受補助者徵信財務報告捐款QA希望小舖加入志工假髮捐助關於假髮捐助捐髮捐助製作費假髮製作流程其他合作捐頭巾交通方式希望小站搜尋電腦版│facebookYoutube微博Line@Mail關於我們認識癌症我們的服務政策倡議與防癌宣導支持我們交通方式成立緣起宗旨與目標董事長的話董監事會榮譽董事大事紀年度報告十五週年特刊聯絡我們癌症希望頻道癌友健身房美麗守護班營養補給站名醫講堂癌症治療室知識補給站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癌症統計資料其他癌症子宮頸癌淋巴癌喉癌腦瘤鼻咽癌腎臟癌膀胱癌卵巢癌胰臟癌白血病骨肉瘤子宮內膜癌多發性骨髓瘤胃腸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軟組織肉瘤癌症照護營養照護生理照護心理照護生育健康照護希望護照希望護照APP希望廚房健康料理食譜胃癌病友友善食譜希望圖書館希望會刊希望專欄圖書介紹衛教懶人包癌症衛教手冊癌症卫教手册-简体專家諮詢營養諮詢保險諮詢心理輔導福利諮詢衛教諮詢課程活動學習營營養補給班美麗守護班身心社專題講座資源補助獎助學金希望驛站急難救助金營養品補助就醫交通補助義乳胸衣補助康復用品假髮租借頭巾(毛帽)贈送義乳胸衣成長團體支持性團體家庭親子營子女夏令營病友活動病友會彩繪希望捕捉希望希望樂活學苑聽希望在唱歌癌友光頭寫真政策倡議癌症治療可近癌友生育健康疾病自主管理建立無縫接軌照護防癌宣導防癌五保庇淋巴癌宣導大腸癌宣導神經內分泌腫瘤捐款方式收據開立捐款徵信愛心芳名錄受補助者徵信財務報告捐款QA希望小舖加入志工假髮捐助關於假髮捐助捐髮捐助製作費假髮製作流程其他合作捐頭巾希望小站癌症希望頻道癌友健身房美麗守護班營養補給站名醫講堂癌症治療室知識補給站十大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癌症統計資料其他癌症子宮頸癌淋巴癌喉癌腦瘤鼻咽癌腎臟癌膀胱癌卵巢癌胰臟癌白血病骨肉瘤子宮內膜癌多發性骨髓瘤胃腸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軟組織肉瘤癌症照護營養照護生理照護心理照護生育健康照護希望護照希望護照APP希望廚房健康料理食譜胃癌病友友善食譜希望圖書館希望會刊希望專欄圖書介紹衛教懶人包癌症衛教手冊癌症卫教手册-简体十大癌症認識癌症十大癌症友善列印│字級設定:面對大腸癌手冊下載大腸癌照護網大腸癌小檔案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以下統稱為大腸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第1位,女性第2位;當年總計有15,579人、平均每天有43人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也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1名,2015年共有5722人、平均每天有16人因大腸癌喪命。

大腸癌發生年齡約40歲就開始攀升,最高峰約在67歲。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大腸癌最重要法則,零期和第一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近八成五(81.3~85%)。

大腸癌的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痔瘡而忽略,便血以及排便異常都是重要警訊。

糞便篩檢是一個簡易的方法,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到全省各地衛生局(所)或健保簽約醫療院所洽詢。

癌症新知大腸癌晚睡、血便者當心!男大生罹晚期直腸癌父親也中【2019年2月14日/聯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