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宮頸 癌死亡率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基隆市e化健康博物館

子宮頸癌在台灣女性癌症中佔很大的比例,發生率與死亡率在民國95年台灣女性癌症的排名分別為第五與第六位,由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近五年之粗發生 ...子宮頸癌回上層選單                                    發生率、死亡率、盛行率、存活率smalldefaultbig分享:首頁>疾病專區>健康知識館>子宮頸癌>流行病學現況>發生率、死亡率、盛行率、存活率審查醫師:陳美州醫師2013/11/01子宮頸癌在台灣女性癌症中佔很大的比例,發生率與死亡率在民國95年台灣女性癌症的排名分別為第五與第六位,由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近五年之粗發生率為16.20~20.56(每十萬人)、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為13.18~17.53(每十萬人),由長期趨勢圖可看出隨著年代的增加台灣地區子宮頸癌發生率逐年下降。

 台灣地區子宮頸侵襲癌近年發生率年份發生人數發生率 (每十萬人)標準化發生率 (每十萬人)女性十大發生癌症排名91210719.0917.211*92206118.5916.372*93229220.5617.53594197717.6414.74595182816.2013.185*包含原位癌  台灣地區子宮頸癌近年死亡率年份死亡人數死亡率 (每十萬人)標準化死亡率 (每十萬人)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919418.537.845929328.407.445939268.317.095948747.806.475957927.025.616 而在於罹病患者資訊部分,由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侵襲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70.5~77.7%,依據罹病時的不同分期來看,診斷時期別較早的患者,存活率較診斷時較晚期的患者來的高。

   參考文獻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http://crs.cph.ntu.edu.tw/main.php?Page=A5      延伸資訊子宮頸癌的風險評估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子宮頸癌的篩檢方法子宮頸癌的治療相關連結國民健康署HPV專欄|台灣婦癌醫學會 



2. 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已逐年下降

另外,依據死亡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死亡人數亦由84年的1010人降到94年的874人,顯示子宮頸抹片推廣已初見成效。

有關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對婦女子宮頸癌的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新聞110年109年108年107年106年105年104年103年102年101年100年99年98年97年96年95年94年93年92年91年定位點:::首頁>服務園地>新聞>新聞>95年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已逐年下降facebooklinetwitterplurk轉寄列印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瀏覽數:瀏覽數:21365修改日:修改日:2015/01/27發布日:發布日:2006/11/16近日媒體報導某學者指出台灣為子宮頸癌落後國家。

國際間比較子宮頸癌發生率是以侵襲癌為依據,由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91年共有2107人發生子宮頸侵襲癌,發生率為每10萬婦女17人,為女性癌症發生的第5位。

該學者誤將由篩檢發現的子宮頸原位癌一併納入來作國際比較,造成誤認為國人子宮頸侵襲癌每年發生數為6000人。

由於原位癌主要是由篩檢發現的,而且治癒率接近100%,所以國際間不將其納入發生率比較。

國內自84年開始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子宮頸侵襲癌標準化發生率已由81年的每10萬婦女27人下降至17人,降幅達36%。

另外,依據死亡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死亡人數亦由84年的1010人降到94年的874人,顯示子宮頸抹片推廣已初見成效。

有關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對婦女子宮頸癌的防治,主要決定於子宮頸侵襲癌個案中,有多少人感染該疫苗可預防之第16和18型人類乳突病毒。

為瞭解國人子宮頸侵襲癌個案感染的型別,衛生署將進一步研究並蒐集感染型別和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最後國民健康局蕭美玲局長特別呼籲,定期抹片篩檢仍能夠有效減少60-90%的子宮頸癌的發生和死亡。

只要定期抹片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另外,即使檢查結果是正常,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如有異狀立即就醫,這樣六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檢查仍然可以維護您的健康。

其他人也看了量腰圍測三高中老年病不上身2006-01-12小心氫氟酸可能帶來的職業傷害2006-07-28小中風徵兆,5成民眾輕忽2006-12-14抹片不是發現子宮頸腺癌的利器2006-06-09民眾對糖尿病認知情況大解碼,血糖密碼126,您知道嗎?2006-09-01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非常實用實用普通不實用非常不實用送出回上頁回首頁



3. 3道防線預防子宮頸癌

我國每年新發生的子宮頸癌個案約有1,5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約650人,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八位與死亡率第七位。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 ...按Enter到主內容區:::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5月新聞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5月新聞3道防線預防子宮頸癌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建檔日期:109-05-31更新時間:109-05-31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最重要的自我防護措施,而子宮頸癌雖屬於慢性且早期徵狀不明顯疾病,但也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我國每年新發生的子宮頸癌個案約有1,5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約650人,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八位與死亡率第七位。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雖然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人會持續感染,可能會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國民健康署提醒三道防線防子宮頸癌:第一道防線-安全性行為: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是透過性接觸傳染,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部分人類乳突病毒傳染,進而可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第二道防線-接種HPV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保護女性避免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亦能有效預防長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三種品牌的HPV疫苗,均可以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型別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各疫苗適用對象可參考仿單。

第三道防線-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治療,讓子宮頸病變不會進展到癌症。

六分鐘護一生,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達9成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每年平均約有210萬人參加抹片檢查。

子宮頸是連接子宮及陰道的地方,子宮頸癌即是指這個部位產生的癌變。

因子宮頸癌前病變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或疼痛,故需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經診斷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很高。

   依國民健康署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故有做篩檢族群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相較沒做篩檢族群增加46.8%。

早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因此千萬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掌握個人篩檢資料,定期做抹片很重要   國民健康署已結合中央健康保險署的「健康存摺」系統,供民眾線上查詢癌症篩檢結果,並有「貼心叮嚀」功能可以檢視就醫提醒,在健保快易通APP也可以查詢,讓民眾一手掌握自己的健康資料。

國民健康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女性,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如果抹片檢查結果有異常,請務必依醫囑接受後續追蹤及治療。

欲進一步了解子宮頸癌衛教資訊,可以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https://health99.hpa.gov.tw/Default.aspx)查詢。

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專區相關問題Q&A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導專區影音專區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4. 早期診斷與治療子宮頸癌不用怕!

子宮頸癌是台灣成年婦女罹患率為最高的癌症,早期發現的話差不多可以百分之百的治癒,難就難在婦女本身是不會感覺到她已患有零期的癌症,因此要靠子宮頸 ...早期診斷與治療 子宮頸癌不用怕!婦產科主任 蘇鈞煌教授(91年12月)子宮頸癌是台灣成年婦女罹患率為最高的癌症,早期發現的話差不多可以百分之百的治癒,難就難在婦女本身是不會感覺到她已患有零期的癌症,因此要靠子宮頸細胞檢查。

這當中最簡單最容易的大眾集體檢查方法,是子宮頸抹片檢查。

但是抹片檢查的信賴度不是很高,幸好一般由正常子宮頸發展為零期癌至少要七年以上,零期癌進展到侵入癌也要十年,因此在這十多年中若有問題的病人,每年都做檢查,應該會找出病來,抹片檢查大概在零期癌之前會分為三種報告︰(一)正常或發炎;(二)低危險群;(三)高危險群。

對於後二者報告,我們還需以陰道鏡來檢查有問題的地方,甚至做切片檢查,其他的檢查方法也有做螢光反應及切片檢查。

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清楚,零期癌及侵入癌的手術治療完全不同有如天地之差別,前者頂多把整個子宮包括子宮頸切除就可以,正如一般子宮良性腫瘤的手術方法,術後四天內便可出院,侵入癌需要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陰道部分切除、子宮旁組織切除,以及雙側骨盤淋巴的切除,這種手術對病人傷害很大,所以是不是真的零期癌便很重要,因此對於零期癌的病人必須再進一步做子宮頸圓椎切除大切片檢查,確定為零期癌,有時候這種大切片便可以治愈零期癌,尤其年輕女性還想生育的話,可以只施行此種大切片手術,保留子宮,但還是要每年追蹤。

若恐懼癌症會再發生者,便可以把全子宮切除,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子宮頸癌的原兇,引起子宮頸癌的東西,是一種叫做「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子宮頸癌細胞使其變惡性,這類病毒有一百多種,但最會引起癌症的是第16及18型,它們感染的途徑是經由男女性行為引起的。

由這個觀點來看男性性伴侶愈多的女性、在18歲以前越早發生性行為的女性、先生前妻因子宮頸癌而死的女性、及與有男性器癌的男性為對象性行為的女性,她們被感染而引起癌症的機會,便大到沒有這些因素的女性二倍到六倍。

相反地可知那些由未成年小女孩便出家的師父、修女或沒有性經驗的女性,便少有子宮頸癌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檢查子宮頸有無乳突病毒的存在,意即有無被感染到,因此要做乳突病毒DNA的檢查。

有帶原的話就每年更要努力做抹片檢查,就如同我們做B型肝炎有無帶原的檢查一樣,沒有的話就比較安心。

這種病毒在子宮頸扁平細胞內,它控制抑制細胞分裂的基因蛋白質,使這個細胞由靜止狀態成為一直不停的細胞分裂,增生癌細胞,一個分裂成二個,二個成四個,成為不死的細胞,此細胞長多了便集成一塊狀叫癌塊,到一定大小會直接侵入旁邊的組織,或跟血管淋巴轉到別的器官長大,侵害我們的生命,以後便有第Ⅰ、Ⅱ、Ⅲ、Ⅳ期癌症的病期。

在第Ⅰ期內都可以施行手術治療,但若子宮頸癌塊大於四公分以上,則不易手術,可以先施行化學治療三次以上再手術,成功率會較高,第Ⅱ期有些可以手術,一些Ⅱ期末到第Ⅲ期一般目前便合併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會有較好的成績,治療追蹤五年以上沒有復發下,才可講治癒。

說來說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及性行為時的衛生預防很重要。

【回本期目錄】



5. 國內指標-子宮頸癌死亡率

指標名稱:, 子宮頸癌死亡率. 指標定義:, 子宮頸癌死亡數= ICD10原死因碼範圍為C53, C55之死者 粗死亡率= 各死因死亡數/ 年中人口數* 100,000. 提供機關: ...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 :::進階查詢關於我們國內指標國際指標性別分析統計圖表參考專區首頁健康、醫療與照顧疾病防治疾病治療指標名稱:子宮頸癌死亡率指標定義:子宮頸癌死亡數=ICD10原死因碼範圍為C53,C55之死者粗死亡率=各死因死亡數/年中人口數*100,000提供機關:衛生福利部最新發布日期:2020-09-22領域及分類:健康、醫療與照顧關聯領域:健康、醫療與照顧複分類:年度別,年齡別,縣市別發布頻率:每年回上一頁統計表檢視1.1.2-14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死亡率)年齡性別順位.xls2.1.2-14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死亡率)年齡性別順位.pdf3.1.2-14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死亡率)年齡性別順位.ods回頁首回上一頁回最上面:::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隱私權及網站安全政策 行政院版權所有©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768以上E政府



6.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成死亡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新聞110年109年108年107年106年105年104年103年102年101年100年99年98年97年96年95年94年93年92年91年定位點:::首頁>服務園地>新聞>新聞>109年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成死亡率facebooklinetwitterplurk轉寄列印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癌症防治組瀏覽數:瀏覽數:1968修改日:修改日:2020/12/09發布日:發布日:2020/11/19   經國際實證顯示,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阻斷疾病發展為子宮頸癌。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至今,已使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106年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7.9人)及死亡率(108年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3.2人)皆下降約7成左右。

然而,每年仍有約1,400人診斷為子宮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8歲,有近700人死於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對婦女朋友的威脅仍然不可以輕忽,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定期檢查以早期揪出癌前病變。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療費用相差約2.5倍  依國民健康署分析癌症登記資料及全民健保資料發現,在第1年確診為子宮頸癌的個案共1.1萬名中,這些個案的平均健保花費隨著診斷期別越嚴重,花費均大為上升,平均花費在第1年由19萬元(第0-1期)上升至47萬元(第2-4期),相差近2.5倍。

且子宮頸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8成5以上,到第4期則降至2成,顯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另外,分析106年子宮頸抹片篩檢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篩檢可發現97%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若疑似有細胞的異常變化,建議依醫師囑咐定期追蹤或接受子宮頸(陰道)切片確診。

如果診斷結果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若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會提升(原位癌接近100%)。

多年未做抹片檢查,侵襲癌風險為3倍以上  研究證實,子宮頸癌大多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早期大多沒有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它的威脅,且有些女性認為已經停經、很少或很久沒有性行為,就忽略或不接受抹片檢查。

國民健康署將篩檢資料進一步比對癌症登記資料後,以3年內曾做抹片檢查者為比較基準,3~6年曾做抹片檢查者的罹癌風險增約為2倍、6年以上曾做抹片檢查者的風險再增為3倍,而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其罹癌風險則增為3.4倍。

因此,越久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越高。

免費檢查多利用,快來看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國民健康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女性,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或可由健保快易通APP查詢是否符合篩檢資格。

 相關資訊連結:如何預防子宮頸癌懶人包: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301子宮頸癌衛教手冊: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3339台灣婦癌醫學會民眾區-子宮頸癌:http://www.tago.org.tw/news2_detail.asp?NewsID=107上一則下一則其他人也看了衛生福利部公布癌症發生資料2020-06-02振興健康40歲有份把握免費健檢服務2020-08-18國健署提供四癌篩檢服務,做篩檢、抽大獎2020-10-01孕前補充葉酸助寶貝健康成長2020-05-06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2020-05-29看完本篇主題後,您的感覺如何?非常實用實用普通不實用非常不實用送出回上頁回首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