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氏症原因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多變的川崎氏症潛在的小兒心臟殺手

兩歲的陳小弟弟高燒不退逾五天,體溫高達39~40℃,喉嚨嘴唇紅腫,先到附近診所拿藥服用抗生素,症狀卻改善有限,依舊疲倦又病懨懨,後續又出現草莓舌、皮膚 ...醫療團隊兒科部門診時刻表預約掛號關於我們團隊陣容服務特色衛教知識多變的川崎氏症 潛在的小兒心臟殺手發佈日期:108/05/30                                                                                                                            文◎雙和醫院小兒科呂孟哲醫師                                     https://www.shh.org.tw/page/TeamDocDetail.aspx?deptCode=04&docCode=13490      兩歲的陳小弟弟高燒不退逾五天,體溫高達39~40℃,喉嚨嘴唇紅腫,先到附近診所拿藥服用抗生素,症狀卻改善有限,依舊疲倦又病懨懨,後續又出現草莓舌、皮膚紅疹、眼白發紅、單側淋巴腺腫大與四肢指頭發紅,就連原本紅腫的嘴唇都開始龜裂,屁股甚至還脫了一層皮!父母驚覺不對,來到雙和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確診為川崎氏症,馬上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後立刻退燒,原本的發炎症狀也明顯改善,恢復原本的活力。

川崎氏症常見於五歲以下幼兒,平均是兩歲,是影響中型血管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指引,發燒持續5天,且出現下列五項症狀中的四項即可確立診斷,包括:(1)嘴唇乾裂、口腔黏膜充血、草莓舌(2)雙側結膜充血(3)淋巴腺腫大(1.5公分大)(4)四肢紅腫甚至末端脫皮(5)多形性皮膚紅疹。

       雖然極少病人會因為川崎氏症而死亡,若延遲治療,心臟血管的併發症如冠狀動脈瘤、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與周邊血管阻塞,會造成後天性心臟病,其他併發症如休克、聽力喪失、腎功能低下與器官功能障礙也可能發生,必須特別小心!一旦孩子持續高燒又出現紅斑、手腳腫脹、雙眼發紅與嘴唇乾裂,一定要想到川崎氏症,立即找小兒專科醫師診治,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政令宣導|友善連結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291號醫院代表號:02-22490088最佳瀏覽環境:IE8以上版本、ChromeCopyright©2017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2. 川崎氏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川崎氏症或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awasaki syndrome),又被稱為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一種影響範圍擴及血管、 ...跳到內容健康百科»健康症狀川崎氏症醫學審稿:賴建翰醫師|文:W.R.Su更新日期:2021-01-29.閱讀時間:3分鐘馬上分享在這篇文章中:川崎氏症的定義川崎氏症的症狀川崎氏症的原因川崎氏症的風險因素川崎氏症的診斷與治療川崎氏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川崎氏症的定義川崎氏症或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awasakisyndrome),又被稱為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是一種影響範圍擴及血管、皮膚、口腔黏膜、鼻子和喉嚨的疾病。

川崎氏症有多常見?在東亞包含日本、韓國、台灣發生川崎氏症的個案,是其他地區的10~20倍,大多數的病患年齡在5歲以下,發病平均年齡約2歲,男性發病比例高於女性2倍。

川崎氏症的症狀川崎氏症的症狀是階段性出現的,初期徵兆與症狀如下:高燒超過39oC連續5天。

雙眼眼白充血(結膜炎,Conjunctivitis),但無分泌物。

身軀或生殖器區域出現紅疹。

嘴唇發紅乾裂及舌頭紅腫(草莓舌,Strawberrytongue)。

手掌及腳掌的皮膚紅腫。

頸部或其他部位淋巴結腫脹。

進入第2階段的川崎氏症的症狀包括:手腳脫皮,特別是指尖、腳趾會有大片皮膚脫落。

關節疼痛。

肚子痛、腹瀉、嘔吐。

進入第3階段的川崎氏症時,症狀會逐漸消退,除非有其他併發症發生;在緊急階段前的發病期間,患者可能會長達8週無明顯症狀。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若您有以上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川崎氏症的原因目前專家尚未查出川崎氏症的致病原因,但確定的是該病並不會傳染,並好發於冬末初春。

川崎氏症的風險因素符合以下風險因素者,罹患川崎氏症的機率較高:5歲以下兒童是川崎氏症的高危險群。

男童患病機率高於女童。

亞裔兒童,如:日本、韓國小孩,罹患川崎氏症的機率較高。

川崎氏症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川崎氏症如何確診?由於目前川崎氏症尚無有效的檢測方式,因此較難被確診,醫師可以依據以下2項症狀來確診該病:發燒持續5天以上。

前述症狀出現其中5項。

若孩子出現疑似症狀,也可以透過常規實驗室檢測來確診:尿液檢查血液檢查川崎氏症如何治療?住院期間治療川崎氏症的療法有:注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medicine,IVIG),以抑制血管中的發炎現象。

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緩解疼痛、發燒及降低血栓的發生率。

患者出院後,也能持續使用阿斯匹靈療法。

但為避免發生雷氏症候群(ReyeSyndrome),請勿在未徵詢醫師同意前,給孩子服用阿斯匹靈。

若您的孩子因可能被傳染或已感染水痘(Chickenpox)或流感(Influenza),也請於服用阿斯匹靈前,告知醫師。

川崎氏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罹患此病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疲態或煩躁不安感,並且皮膚可能會長達1個多月都很乾燥。

請讓孩子多休息,勿過度疲勞,並可在手指、腳趾塗抹乳液保濕。

若川崎氏症已引起心臟方面的併發症,那您的孩子可能會需要更多治療及預防照護。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Hello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這文章對您的幫助有多大?我超愛這文章!它改變了我的人生。

如果您能分享更多詳細的資訊,將幫助我們提供大眾一個更好的內容網站。

請注意,若對您來說不方便,就不需要填完所有的細節。

點選下方「提交我的意見」後,可繼續瀏覽網站。

這些資訊很有用,讚!如果您能分享更多詳細的資訊,將幫助我們提供大眾一個更好的內容網站。

請注意,若對您來說不方便,就不需要填完所有的細節。

點選下方「提交我的意見」後,可繼續瀏覽網站。

嗯...我想發問。

我們目前沒有個人的健康諮詢服務。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