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 老鼠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老鼠不怕猫? 它们可能被弓形虫“控制”了-中新网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常见于猫身上的寄生虫,此前的研究认为,弓形虫会针对性地使小鼠不再害怕猫科动物,从而更容易被后者吃掉,帮助弓形虫 ...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产经房产金融证券汽车IT能源港澳台湾华人侨网经纬English图片视频直播娱乐体育文化健康生活葡萄酒微视界专题理论新媒体供稿中新百度移动版客户端微信微博中新网新浪法人微博中新社新浪法人微博English首页→国内新闻分享到:字号:小中大首页→文化新闻分享到:字号:小中大老鼠不怕猫?它们可能被弓形虫“控制”了分享到:老鼠不怕猫?它们可能被弓形虫“控制”了2020-01-2305:33:21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卞立群责任编辑:卞立群2020年01月23日05:33 来源:科技日报参与互动  老鼠不怕猫?它们可能被弓形虫“控制”了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常见于猫身上的寄生虫,此前的研究认为,弓形虫会针对性地使小鼠不再害怕猫科动物,从而更容易被后者吃掉,帮助弓形虫通过猫粪传播。

而据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上的新研究,弓形虫并非特异性地减轻被感染小鼠对猫的恐惧,而是普遍降低它们的焦虑和对风险的感知。

  实验中,被感染小鼠对猫和非天敌动物气味的好奇心并无明显差异,但都大于未感染小鼠。

这一行为改变主要与寄生虫造成的脑组织囊肿及慢性神经炎症有关,而非其对特定神经元的直接干扰。

  根据这项研究,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弓形虫侵入小鼠体内后,会造成短时间的感染,并且会在小鼠大脑中产生囊肿。

但是目前还不知道,这种持久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在短暂的感染后,而且囊肿没有继续发展,也没有产生脑炎。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感染后弓形虫已经大部分或彻底清除,这种持久性的变化行为仍然存在。

仅一个短暂感染就会造成宿主生物学永久性改变,科学家不知道造成这种长期行为改变的机制,但有两种推测。

第一种可能性是这种寄生虫可能会破坏老鼠大脑的嗅觉区,防止鼠类闻到猫的气味会引发恐惧感。

另一种可能性是,这种寄生虫会直接对小鼠涉及记忆和学习功能的脑细胞进行修改。

  弓形虫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并且已经感染了许多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不过这种病原体只能在猫和老鼠体内繁殖,并且最终导致老鼠丧失对猫的恐惧感。

根据一些研究,这种受感染的老鼠还对猫的小便的味道产生了兴趣,导致感染这种寄生虫的老鼠被猫吃掉的风险大增,最后传染给猫并加剧扩散。

  目前已经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体中发现这种寄生虫,如果出现在脑部后会造成自杀倾向,并且可能会造成其他精神疾病。

一项研究显示感染这种寄生虫的人更容易神经过敏。

  来源:环球科学【编辑:卞立群】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文化频道文化新闻精选:北京人艺为话剧在线演出开了好头2020年06月15日10:34:30粗制滥造、内容失格!部分童书奇葩多,“儿童不宜”2020年06月14日11:18:53元大都咋建成?明代北京城为啥成了凸字形?答案是……2020年06月14日00:10:07四川泸州非遗传承人守护技艺:“油纸”情深代代相传2020年06月12日17:33:21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与建设2020年06月12日11:31:51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曹操的音乐人生2020年06月12日11:21:44广州现存多本中医防疫古籍真本亮相2020年06月12日11:04:03从书写老北京到尝试儿童文学探秘肖复兴的文学世界2020年06月11日17:43:01这件元青花为何被称为“传奇中的传奇”?2020年06月11日17:35:07回忆杀!这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老物件,你用过几个?2020年06月11日17:22:21推荐阅读颠覆性反差!东北人爱吃甜,从热评菜单就能看出来雷雨天气如何避免遭雷击?他只有一只手臂,却完成6万3千公里环球航行寻子32年后终相见:认亲成了最容易的事对话窗口被炸没了,朝韩关系怎么走?专家这样说5G套餐用户数超5G手机出货量:你被5G了吗?好莱坞复工不易?奥斯卡颁奖推迟一批大片延期争分夺秒拉紧四道防线,北京正在和病毒赛跑!夏天没胃口吃不下饭?来!你到成都试试……“90后”非遗传人:启传统草编新生路用真心反哺桑梓甘肃陇南赤脚医生奔走乡间30载“家庭签约”再续行医路北京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假的!解密福建罗盘技艺:非遗里的“黑科技”《风味人间》第2季收官最后一集是怎么拍摄的?是警犬也是百万流量网红,这位“椰Sir”我粉了!下半年物价走势如何?猪肉会降价吗?权威回应来了史上第四次!2021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将推迟举行夏天啤酒占C位?!白酒涨价给自己“加戏”丁磊、张朝阳等大佬直播带货不



2. 弓形蟲讓老鼠變勇敢,把人類搞糊塗

老鼠怕貓似乎是天經地義。

但寄生蟲學家Joanne Webster發現,感染寄生蟲弓形蟲後老鼠不再怕貓,反而會被貓吸引。

這一現象被Webster稱為 ...正在驗證您的訪問請求系統偵測到您的電腦網路發出了異常流量,您需經驗證才能訪問我們的網站。

驗證過程將自動完成,您只需等待數秒…



3. 研究:寄生蟲會使老鼠不怕貓

感染弓形蟲可能對老鼠的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改變。

英格拉姆和她的 ...研究:寄生蟲會使老鼠不怕貓2013年9月19日圖像加註文字,報告說,感染弓形蟲可能對老鼠的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改變。

研究人員說,當老鼠被一種寄生蟲感染後,老鼠可能永遠失去對貓的與生俱來的恐懼感。

這種寄生蟲名叫「弓形蟲」,這種寄生蟲可以抑制老鼠對貓的天生恐懼感。

不過,即使老鼠不再受到弓形蟲的感染,感染過弓形蟲的老鼠接觸到貓尿時,也不再有恐懼的反應。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組在美國《PlosOne》雜誌上發表的報告說,感染弓形蟲可能對老鼠的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改變。

英格拉姆和她的同事針對老鼠對貓尿的反應進行了研究。

一般來說,貓會通過四處小便來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老鼠聞到貓尿的氣味後,自然會躲避有關區域,以免被捕殺。

實驗顯示,未感染弓形蟲的老鼠很討厭貓尿,但感染過弓形蟲的老鼠則自由自在地走過貓尿實驗區域。

行為改變英格拉姆說,即使消除了感染,但曾經感染弓形蟲的老鼠還是存在巨大的行為改變。

她說,短暫感染能導致主體生物產生永久性的行為改變,這對傳染病醫學研究具有著重大的意義。

老鼠通常是吃了貓糞後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會進入老鼠身體的每個器官,包括大腦,並在那裏形成囊腫。

弓形蟲也可以傳染人類。

據估計,每年有35萬人感染弓形體病。

弓形體病能對孕婦帶來嚴重的併發症,並對免疫系統已經很弱的患者帶來不利影響。

英格拉姆對BBC表示,實驗結果顯示,目前對傳染病的看法有可能因此需要改變。

(編譯:蕭爾  責編:伊人)頭條新聞英國疫苗接種者超1500萬接種率世界第三將實施新的酒店隔離政策20分钟前緬甸軍隊首次在仰光部署裝甲車分析認為軍方已騎虎難下2小时前肺炎疫情中反思環境與人類命運:專訪中國藝術家蔡國強8小时前特別推薦2021春節:新冠隔離與檢測下的艱難回家路2021年2月9日泰國蝙蝠攜帶冠狀病毒科學家推測可能遍及亞洲各地2021年2月10日1:58視頻,疫情下的香港春節:酒吧賣年花 市民依舊趁墟盼好年,節目全長1,582021年2月11日新冠疫情下中國「春運」拉開帷幕到底「就地過年」還是回家團圓?2021年1月28日動物保護:年輕人在保護亞洲雪豹中的關鍵作用2021年2月11日攝影藝術創新:讓新冠病毒在相片上「露面」2021年2月10日新冠疫苗:「一針還是兩針」等重要問題的科學解答2021年2月6日新冠疫苗:從實驗室到你我的胳臂速度背後的歷程2021年2月3日Clubhouse被中國屏蔽前參與者討論的那些熱門話題2021年2月9日熱讀1緬甸軍隊首次在仰光部署裝甲車分析認為軍方已騎虎難下2美媒稱世衛專家指中國不提供早期原始數據成員表達不同觀點3肺炎疫情中反思環境與人類命運:專訪中國藝術家蔡國強4哈里與梅根再有喜 第二名王室寶寶預產期待公布5名字是否會決定你的性格和運程?6彈劾特朗普案被參議院否決對美國,特朗普和拜登意味著什麼?7德國接觸買晶片與台灣「芯片換疫苗」:德方避談背後的中國因素8抗疫關鍵一環:裝疫苗的小玻璃瓶是如何煉成的9日本蒼龍撞香港貨船:暗流洶湧的亞太水下角力10緬甸反政變示威者圍堵中國使館北京否認幫忙建「防火牆」



4. 老鼠愛上貓—弓形蟲的影響– HSK GeneTech

精簡版於2018年5月4日晴報刊登說起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大家都會聯想起因懷孕而棄養家貓的事件。

雖然貓是弓形蟲的唯一最終宿主, ... 中文  English SkiptocontentSubmitClosesearch關於我們關教授精選expandcollapse關教授精選Biotrace益生菌一分鐘潔口噴液Biotrace綜合維他命D3UV紫外線消毒香薰機SimplyPotent-脂質體維他命C(1200毫克)SimplyPotent-脂質體維他命C(1500毫克)Hershey's100%可可粉8oz關教授體温計精選抗疫優惠專區expandcollapse抗疫優惠專區MycoShield®增強免疫力薄荷噴霧小米有品FIVE多功能UV消毒盒輕巧臭氧殺菌消毒除味機臭氧殺菌除味寶IMDK多功能數碼指尖心率血氧監測儀Dienmern多功能空氣質素測量監測器全天候抗菌洗手液(237ml)Dynarex消毒酒精抺紙(200/盒)BD酒精拭子(100個裝)精選Fusion套裝expandcollapse精選Fusion套裝健脾益腸Fusion套裝潤燥滑腸補充蛋白質FUSION套裝ProbioLife益生菌產品expandcollapseProbioLife益生菌產品ProbioLife益纖菌金裝ProbioLife益纖蛋白(便攜裝)ProbioLife益纖蛋白(家用增量裝)益生活益纖山核桃黑朱古力(金裝新春版)益生活精品區expandcollapse益生活精品區益生活-USB充電手提暖手蛋+充電寶(暖手器+尿袋)益生活利是封[黃金滿屋]益生活蛋白粉搖搖杯益生活生物學家鑰匙扣益生活精美三色3D月球燈《益生第一關》益生知多D!expandcollapse益生知多D!什麽是益生菌?益生菌五大功效如何選擇益生菌?益生食譜|ProbioLifeGUTSY體重管理expandcollapseGUTSY體重管理GUTSYBASIC體重管理基本計劃GUTSYLITE腸道健康體驗計劃GUTSYPlatinum體重管理白金計劃銷售門市最新動態購物滿HKD$500即可免費送貨!老鼠愛上貓by海山基因團隊May04,2018精簡版於2018年5月4日晴報刊登說起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大家都會聯想起因懷孕而棄養家貓的事件。

雖然貓是弓形蟲的唯一最終宿主,但人類弓形蟲感染的主因是透過進食未經煮熟的牛、羊、豬肉;要直接從家貓糞便中感染其實並不容易。

弓形蟲是發達國家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估計全球各地有三分之一的人曾接觸弓形蟲,並可能存在慢性感染,各國的感染率各有差異。

弓形蟲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類中,大部份都不會有明顯症狀。

婦女如在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胎兒就有機會罹患先天性弓蟲病,影響出生後腦部發展;但婦女於懷孕前已被感染,就不會傳染給胎兒。

大部份人類感染弓形蟲看似不太嚴重,但是在小鼠中,弓形蟲感染却對其行為影響深遠。

 Imagefrom wap.alabmed.com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弓形蟲可能具有永久性改變小鼠大腦功能的能力。

科學家已知道感染弓形蟲可以消除囓齒類動物(例如小鼠)對貓的固有本能恐懼感。

有趣的是,即使在感染康復後數月,當弓形蟲即使從身體中移除,它們的變異行為仍然繼續。

 研究人員發現微生物改變了小鼠大腦結構,感染弓形蟲小鼠腦內的『戀愛賀爾蒙』多巴胺(dopamine)明顯增多;而感染亦可能會損害小鼠的嗅覺或干擾其他大腦神經通路。

研究提出微生物有機會引起大腦結構永久性改變。

這個例子說明了寄生在宿主的微生物,除了影響健康外,亦會影響腦部認知和情緒。

而人體中佈滿微生物的腸道,更對健康,甚至情緒都有影響。

 我們的大腦和腸道是以多種方式在生理上和生物化學上互相聯繫,這意味著我們的腸道狀態可以改變我們大腦的工作和行為表現。

例如調節我們情緒的血清素,當中90%是從腸道裡產生的,只有10%由大腦制造。

腸道健康對於免疫力和情緒管理同樣重要,要努力維持。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益生第一關>2017/06/09--『幸福從腸道開始』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831979/%E5%B9%B8%E7%A6%8F%E5%BE%9E%E8%85%B8%E9%81%93%E9%96%8B%E5%A7%8B <益生第一關>2017/12/08--『大腦與腸道對話』https://h



5. 通俗議題 寄生蟲使得老鼠怕貓?

弓形蟲最早是在北非的一種齧齒類名為Ctenodactylus gondi老鼠體內所發現,因此命名為Toxoplasma gondii,又稱「弓漿蟲」或「弓形原蟲」,簡稱為「弓蟲」,在 ...通俗議題:寄生蟲使得老鼠怕貓?        老鼠怕貓可說是種與生俱來的天性,但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有種叫做「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的寄生蟲會使老鼠對貓感到較不懼怕,因而使之成為貓咪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將老鼠吃掉。

              弓形蟲最早是在北非的一種齧齒類名為Ctenodactylusgondi老鼠體內所發現,因此命名為Toxoplasmagondii,又稱「弓漿蟲」或「弓形原蟲」,簡稱為「弓蟲」,在多種其它的哺乳類及鳥類亦有見到,這顯示弓形蟲並無宿主特異性,可稱為最普遍的動物寄生蟲。

       其發育形態有增殖型(Tachyzoite)與囊胞型(Cystform)兩種:增殖型體較多時會出現急性症狀;囊胞型則可在慢性病例體內檢驗出來,並可在宿主體內潛伏長達數年之久,一但宿主抵抗力減弱時,囊胞膜便破裂釋出原蟲,造成宿主再度發病。

       而且此寄生蟲可藉由食用含囊胞體之生肉而感染人類,導致腦神經病變,甚而可經由胎盤感染胎兒造成流、死產或畸型等,市集受重視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這種寄生蟲有兩階段的生命週期,老鼠是它的中間寄主,貓咪則是它的最終寄主。

它會住在貓咪體內的腸子中,並隨著糞便被排泄出來。

老鼠一旦獲得感染,便會改變它們面對貓咪時的行為,使得貓咪能輕易地捕捉並吃下它們,藉此完成生命週期。

       這項發現發表在2000年一期的《皇家協會期刊》裡,因為許多人已感染到了這種寄生蟲,所以這些研究特別令人感到注意。

            牛津大學生物寄生學者韋伯斯特教授說:「因為法國人較常食用生肉或尚未煮熟的肉品,所以約有87%的人染上了這種寄生蟲。

」     在大多數的人類身上,這種寄生蟲的活性很低。

不過,在如愛滋病患或正在接受化療之癌症病患等免疫系統不全的人身上,它會變得相當有活力。

並且它可以寄住在任何器官之內,而最常見的寄住部位是大腦。

       韋伯斯特教授警告說:「我們千萬不能忽略這種頗為流行的寄生蟲會寄住在我們的腦內;事實上,已有證據顯示它也會改變人類的一些行為。

」       對於此種寄生蟲是如何影響行為改變,目前仍不清楚,必須再做更進一步的神經學研究,才能決定這種寄生蟲改變人類行為的機制、影響大腦中的哪個區塊、是否會與神經傳導素產生交互影響等...        為避免得到此種疾病,最好的方法還是盡可能避免食用生肉,即使是寵物也避免以生肉餵食,以防裡面帶有蟲卵或囊胞體,水源也必須慎防動物污染。

 參考資料:1.   http://www.trustmed.com.tw/news/2000/07/28/20000727075.html#2.   http://www.miobuffer.com.tw/landpoultry/199810/03.htm 回首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