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藥物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居善醫院

下一篇:抗精神病藥物解藥... 認識憂鬱症. 認識憂鬱症. 一、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是一種情緒,但如果嚴重時,則變成一種疾病,病患會感到悲傷、空虛或情緒低落,​ ...|回首頁|網站導覽|聯絡我們品牌介紹品牌理念0000100000000100000000200002精神疾患居家及日常生活上一篇:認識躁鬱症...下一篇:抗精神病藥物解藥...認識憂鬱症認識憂鬱症一、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是一種情緒,但如果嚴重時,則變成一種疾病,病患會感到悲傷、空虛或情緒低落,且日常活動如睡眠、社交生活及工作皆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不僅影響病患的健康狀況及病患對人生的態度,甚至對家庭亦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任何人都可能得到憂鬱症,這與智力或社會階層無關。

 二、罹患憂鬱症的原因  目前並不知道有任何單一原因會引起憂鬱症,但已確知與生物及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因素有關。

從生物因素的角度來看:憂鬱與腦內神經細胞間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稱為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而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不僅造成情緒低落,也可能出現身體症狀的改變,如失眠、食慾不振、身體無力感或酸痛等。

從心理因素來看:負像思考模式及某些人格特質如強迫性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與邊緣性人格等比較容易發生憂鬱症。

從外在或社會因素的角度來看,某些生活的困境與壓力事件,如失去所愛的人、離婚、工作上的壓力或一連串的失望,都可能誘發憂鬱症。

所以,憂鬱症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不是想開了就好,它是一種身心疾病,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治療。

三、憂鬱症的症狀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可分為四大類:(一)情緒:悲傷、不快樂、煩躁易怒、焦慮、空虛。

(二)生理症狀:食慾不振或食慾增加、體重減輕、失眠或睡眠過多、疲勞、無力、頭     痛、背痛、胃部不適、消化不良或失去性慾。

(三)行為:動作變慢、不重視外表、對壓力難以應付、變得不負責任、急躁不安、對     家人及朋友較不關心或對以前熱衷的活動失去興趣。

(四)思想:無價值感、無助感、罪惡感、絕望、自責、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     難以做決定、有自殺或死亡意念或缺乏自信。

四、憂鬱症的治療  一次憂鬱症發作,若不治療,會持續6至13個月,所以接受自己罹患憂鬱症的事實是很重要的,且要瞭解它並不是〝軟弱〞的象徵,也無需為此感到羞愧。

它是可以治療的疾病,通常需要結合心理與藥物兩方面的治療。

憂鬱症改善後,醫師會建議繼續服用藥物及門診追蹤一段時間。

一般而言,三個月內停藥很容易造成復發,建議至少治療半年,等到憂鬱症情況穩定後,醫師再與病患討論是否逐漸減量或停藥。

如果兩年半內憂鬱症再發作或症狀太嚴重,醫生會建議病患長時間持續的藥物治療,以預防憂鬱症的反覆發生。

   憂鬱症的治療需要結合「非藥物」與「藥物」兩方面的治療,包括:(一)適當的生活安排:     1.規律作息、適當的活動安排:憂鬱症患者很容易因為情緒與體力因素而避免       正常生活的各項活動,往往導致惡性循環。

結構化的生活有助於穩定情緒,維       持適當的活動與社交亦有助於改善病情。

     2.定期運動:每天運動,例如散步、慢跑、可以幫助病患紓解壓力、增加活力、       晚上睡得更好、改善心情等。

     3.健康飲食:採均衡飲食,避免病患以煙、酒、咖啡、興奮劑或其他非醫師處       方之葯物來改善情緒。

(二)用健康及適當的方式宣洩情緒:如找知心的朋友談談,紓解內心的壓力。

(三)心理治療或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訓練或團體治療:可以疏導情緒、獲得心理     的支持,對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瞭解,調整負向的思考模式、改善人際關係等等。

(四)藥物治療:一般而言,憂鬱症與腦中正腎上腺素或血清素不足有關,大部分抗憂鬱藥物的作用是使正腎上腺素或血清素在腦中的含量增加,以改善憂鬱及身體症狀。

剛開始服用的第一週可能效果不大,在服用足夠治療劑量約二至三週後症狀才會逐漸改善,因此需耐心地遵照醫師指示服藥,若有任何不適,應機積極向醫師反映討論,不可自行停藥或調整藥量。

常用藥物種類及副作用如下: 1.抗憂鬱劑的種類:  (1)三環抗憂鬱劑,例:Imipramine、Clomipramine、Amitriptyline。

  (2)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為新一代抗憂鬱劑,例Paroxetine(克憂果)、      F



2. 憂鬱症要吃一輩子的藥嗎?精神科醫師不認為

換句話說,有20%的人,依然有很明顯的憂鬱症狀。

如果加上醫師對於治療憂鬱症​不夠積極,像藥物劑量明顯不足、缺乏適當心理治療的情況都很 ...Togglenavigation首頁最新消息關於我們服務項目交通位置看診進度門診預約聯絡我們English首頁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門診異動專欄文章新書摘要媒體採訪2021/04/10憂鬱症要吃一輩子的藥嗎?精神科醫師不認為「醫師啊!最近我的心情又變不好了,晚上都睡不著,可以加藥嗎?」「醫師不要嘆氣好嗎?每次我這麼說,都可以感覺到你嘆氣的聲音。

」看看眼前一天已經十幾顆的藥丸,林林總總的抗憂鬱、抗焦慮藥物,加上情緒穩定劑,我還能做什麼?不由得就會嘆氣,最近這個動作都已經無法隱藏了。

問題是「憂鬱症要吃一輩子的藥嗎?」有這種不怕每天拿藥當飯吃的病人,卻有更多的病人很怕吃抗憂鬱藥,希望能愈快不吃愈好。

最多的還是因為:「有太多的傳言,包括親友說的跟網路寫的,都說一旦吃了抗憂鬱藥,就要吃上一輩子。

」這種不負責任的人云亦云是沒什麼好反駁的,就像有人說「憂鬱症知足就會好」,沒專業也不追求正確的知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一般國際臨床治療的指引,嚴重憂鬱症的藥物治療在症狀完全消失後,抗憂鬱藥持續使用6個月,復發率可以降低至10~20%;相較之下,安慰劑治療的復發率為50%或更高。

但是研究也指出,憂鬱症中,在經過良好的治療後,6個月後能夠完全痊癒的頂多80%。

換句話說,有20%的人,依然有很明顯的憂鬱症狀。

如果加上醫師對於治療憂鬱症不夠積極,像藥物劑量明顯不足、缺乏適當心理治療的情況都很常見,至少三分之一的病人的憂鬱症往往會拖得很久,超過1年的所在多有。

研究指出,當憂鬱症有下述狀況,宜延長維持性治療至2年,甚至終身:多次復發的憂鬱症。

發病後非常困難治癒,或無法完全康復的慢性憂鬱。

發病時症狀非常嚴重,嚴重失能、有幻覺或妄想、有自殺念頭與行為。

所以很多精神科醫師會說,「一旦得過兩次憂鬱症,最好抗憂鬱藥不要停,吃一輩子。

」(推薦閱讀:憂鬱症藥物要持續多久,能多早停藥?要注意什麼?)「抗憂鬱藥吃一輩子」不該是醫師的目標「把憂鬱症治好」才是首先針對「多次的復發」:這真的要看在「多久」之內多次的復發,而不是一概而論。

舉例來說,學生時代失戀的算1次,職場上40歲被陷害發作過1次,60歲因得到癌症又發作1次,這算多次嗎?當然是,要吃藥一輩子嗎?當然不用。

但是高中1次、大學2次,每次憂鬱期都拖得很長,那真的要認真考慮心理治療,還有「不能停藥」。

「發病後困難治癒,或難以康復的慢性憂鬱狀態」:經驗上一般這類病人都很容易復發,要嘛就是生活支持系統很混亂,有長期婚姻、經濟上難以解決的壓力;不然就是家族史有很多的憂鬱症,或不明原因的輕生。

這兩類病人要嘛是心理上壓力太大,要嘛是生理體質很容易憂鬱,真的不適合停藥。

「發病症狀非常嚴重,幻覺或妄想、自殺念頭與行為。

」:這樣的病人從風險度來說,復發時的嚴重度會較高、較危險,但說到要「吃一輩子的藥」?我並不同意。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陷入極度混亂,輕生的念頭其實很多人有過,最近的調查甚至顯示,青少年每10人就至少1個曾有過輕生的念頭。

憂鬱症發病時有幻覺或妄想是比較奇特的,必須考慮是否有思覺失調症、雙極情感性疾患,或物質濫用,這時治療則是另一種的考慮。

「停藥後極易復發」、「復發後極易惡化」是我建議病患終生服藥的最大考慮這兩句話淺顯易懂,就不多做解釋了,「復發後極易惡化」跟個人體質關係較大,該問的是為何「停藥後極易復發」?其實有幾個最常見的理由(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不好好吃藥,不願接受心理治療:往往病情沒好,心理上的壓力跟情緒沒解決就想停藥,當然會很快復發。

有很多狀況心理治療是必要的,比如給自己跟別人過度的壓力、強迫自己跟不適當的人相處、沒有面對現實的能力,或難以解決的經濟狀況。

(推薦閱讀:長期心理諮商 究竟能幫上什麼忙?)醫師開的藥跟臨床研究結果相比,劑量明顯不足:經常發現台灣精神科醫師的開藥過度保守,往往維持起始1顆抗憂鬱藥的劑量,但是臨床研究的結果平均都需要2顆,重度病人甚至3~4顆。

抗憂鬱藥的安全性是很高的,副作用也還好,選擇也多,為何停留在1顆?病人其實還快樂不起來,還睡不好,這時停藥當然復發。

不吃藥不代表遠離醫師這是一個最重要的觀念,精神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