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上皮癌手術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達文西腎臟輸尿管根除術(泌尿上皮癌)

近年來,腹腔內視鏡術式改寫歷史,只需在肚臍及腹部打3到4個小洞,就可完成手術。

臺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蔡曜州醫師則強調,透過「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 ...單孔內視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Sanctusendoscopicresectioninadrenalanorum「單孔套筒」結合革新術式復原快,術後當日可下床走路早初,切除腎上腺是大手術,醫師必須在患者肋骨下方切開約10幾公分的傷口,才能將腫瘤取出。

近年來,腹腔內視鏡術式改寫歷史,只需在肚臍及腹部打3到4個小洞,就可完成手術。

臺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蔡曜州醫師則強調,透過「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可抄捷徑,從最接近腎上腺的後腹腔,只取1點下刀;其間,並藉由自創的「單孔套筒」注入二氧化碳,將原本封閉的肌肉組織撐開,就可順利完成手術。

此新法,手術時間只需一個半小時,患者傷口僅2到3公分,復原時間更短,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走路。

腎上腺的重量雖然只有十幾公克,對健康卻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腎上腺裡分泌的荷爾蒙有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主要是控制內分泌和雄性激素等;髓質則會影響血壓和電解質的平衡。

如果是腎上腺裡的髓質出了問題,就會出現高血壓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腎上腺是位在左右兩顆腎臟的上方,位置較深層,不易被看見,腫瘤病變不易被發現;一旦有症狀出現,大多病情嚴重!知名星座專家星星王子正是借鏡之一。

兩年前,他因為罹患原發於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瘤」,造成他高血壓和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引發急性心肌炎,供應下肢的血液減少,導致左小腿壞死,不得不截肢。

由於腎上腺腫瘤會引發心血管相關症狀,會讓人誤以為是上了年紀或生活壓力帶來的,蔡曜州醫師說,很多患者就是在做健康檢查時,被新陳代謝科或腎臟內科醫師察覺,才轉診到泌尿科就醫。

蔡曜州醫師提醒民眾,當服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後,卻遲遲不見好轉,或者不明原因出現背頸部肥厚的「水牛肩」和圓呼呼的「月亮臉」時,可能不單純為藥物副作用引起,應該進一步就醫,看看是否為腎上腺的異常情況最保險。

若診斷出是腎上腺長了腫瘤,最早的手術方式是一般傳統的開腹式,醫師必須在患者肋骨下方切開約10多公分的傷口;後來發展到腹腔內視鏡術式,雖然只需要打3到4個洞,但是手術動用人力較多,包括執刀醫師、持內視鏡的醫師及一位幫忙推開肝臟以利腎上腺露出的助手等至少3名。

且無論病患適合做傳統或內視鏡手術,都要先把結腸翻開,進入後腹腔,推開肝臟後看到腎臟上緣才能執行,這之間有可能會干擾到腸道的蠕動,容易產生腸沾黏、腹膜炎等併發症。

且無論病患適合做傳統或內視鏡手術,都要先把結腸翻開,進入後腹腔,推開肝臟後看到腎臟上緣才能執行,這之間有可能會干擾到腸道的蠕動,容易產生腸沾黏、腹膜炎等併發症。

蔡曜州醫師指出,利用「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患者需以趴臥的姿勢(圖一),先定位出後腹腔構造之相關位置(圖二),接著於第12根肋下,使用一個稱為「單孔套筒」的工具,進行手術(圖三)。

單孔套筒目前國內尚未引進,蔡曜州醫師於是運用手術中用來將傷口撐開固定的牽開器,先套上無菌的外科手術手套,再灌注二氧化碳進後腹腔,空間撐開了,所有的手術器械就能由該筒進入。

圖一圖二圖三單孔套筒具有安全、方便置入、不易漏氣及實用的優點,另外能保護傷口於術中不被手術之器械傷害,以及術後腫瘤取出時不致對傷口造成污染,對於腹腔鏡手術的型態可說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這項新技術不但只需要打一個洞,而且不會「驚動」到腹部其他器官而引起併發症,對病人而言又多了一分保障!有時候,「少一點」比「多一點」更好!蔡曜州醫師表示,直接在腎上腺所在的後腹腔去進行,而不選擇腹腔,是因為後腹腔本來就是個封閉空間,沒有沾黏的問題;手術只有經過皮表和肌肉,就直接到腎上腺,不會碰到肚子裡其他器官,例如影響腸子的蠕動等,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後遺症。

此項新手術耗時只要一個半小時,比過去要兩個小時以上來得更快;一個約2至3公分的傷口,不但復原迅速也美觀多了,而且手術結束不到24小時,病患就能下床走路、進食。

唯需特別注意的是,因後腹腔的空間狹小且解剖位置相對難度高,對於不甚清楚後腹腔構造之醫師而言,較不適合執行。

以下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在新店慈濟醫院執行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之狀況:手術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090k22UHc圖四:手術之實際狀況圖為取下之腎上腺及腫瘤圖為腫瘤切開後圖六: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



2. 翁罹泌尿上皮癌血尿不止竟是卅年菸癮惹禍切除腎臟、輸尿管保命

... 驚覺不對勁,赴醫檢查後發現右側腎盂有腫瘤,確診罹患「泌尿上皮癌」第二期,所幸醫師執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全切除手術」,才免於擴散 ...醫療新聞News首頁醫療新聞醫療新聞翁罹泌尿上皮癌血尿不止竟是卅年菸癮惹禍切除腎臟、輸尿管保命醫療新聞醫療新聞影片專區翁罹泌尿上皮癌血尿不止竟是卅年菸癮惹禍切除腎臟、輸尿管保命2019/5/29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 台中60歲唐先生長年在外經商應酬,菸齡長達30年,最近兩個月來出現無痛性血尿,驚覺不對勁,赴醫檢查後發現右側腎盂有腫瘤,確診罹患「泌尿上皮癌」第二期,所幸醫師執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全切除手術」,才免於擴散風險,唐先生術後追蹤復原狀況良好,也讓他嚇得不敢再抽菸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血尿可分為無痛性血尿和疼痛性血尿,而與尿路腫瘤相關的常為前者,後者多半因尿路結石或發炎引起,故當出現血尿卻無疼痛的症狀時,就應提高警覺,否則等到伴隨疲倦、貧血、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情形時,可能已經進入泌尿上皮癌晚期,恐延誤治療先機。

 蕭子玄指出,泌尿上皮癌是發生於尿路上皮的惡性腫瘤,包括膀胱癌、尿道癌、輸尿管癌和腎盂癌等,就國際流行病學而言,很多患者都有一定菸齡,此外,常接觸化學物品或喝水量少也較易致癌。

而在台灣,還有一些額外的危險因子,包括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以及烏腳病等病史。

 蕭子玄表示,患者到院後,經靜脈注射腎盂造影發現右側腎盂疑有腫瘤,於是經過輸尿管鏡切片化驗,確診為「泌尿上皮癌」,經溝通後,微創醫療團隊決定採「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全切除手術」,經由右上腹的幾個小洞,將腹腔鏡鏡頭伸入進行腎臟切除手術,再於下腹部劃一個約7公分的傷口,取出整段輸尿管及膀胱袖口,不僅縮短手術時間及降低手術風險,且傷口較小、流血量少、復原速度較傳統手術快。

 蕭子玄提醒,民眾務必要擺脫香菸的誘惑,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減少接觸化學物質,並每天喝至少2000CC的水(需限水患者除外),才能順利排除泌尿道的有毒物質,飲食方面也可以多吃新鮮食材,少吃加工食品。

此外,民眾若發現血尿,一定要立即就醫,才能及早治療。

►自由時報:30年老菸槍血尿竟是泌尿上皮癌2期►蘋果日報:罹泌尿上皮癌血尿不止 30年老菸槍摘腎保命►中國時報:當了30年老菸槍他罹患泌尿上皮癌回上頁相關文章六旬翁罹癌不自知上山採藥治病險命危標靶光子刀救命治癌「全班都要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畢業典禮」!坐太久,小心動脈栓塞!工程師莫名氣喘吁吁原來是肺動脈栓塞惹禍阿嬤脖子很痛但阿嬤很會忍!7旬嬤頸部劇痛且右手肌肉萎縮竟是頸椎腫瘤作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