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者壽命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牢記6招保養腎臟,避免老後洗腎

社會快速老化、糖尿病患者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

民眾平均壽命延長,腎臟衰退、老化速度往往比生理年齡快,如果平時沒有注意腎臟保健,年紀大 ...腎臟老化速度,比生理年齡還快!醫師:牢記6招保養腎臟,避免老後洗腎撰文:林芷揚日期:2020年04月27日分類:最新文章圖檔來源:達志AAA台灣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二名,目前國內長期透析病人數已經超過85,000人。

社會快速老化、糖尿病患者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

民眾平均壽命延長,腎臟衰退、老化速度往往比生理年齡快,如果平時沒有注意腎臟保健,年紀大時就可能需要洗腎。

除了第五期腎臟病需要洗腎外,台灣未來需要洗腎患者人數更是龐大。

 國內腎臟病第一期到第五期的人口佔11.9%,其中如果只計算第三至五期較嚴重的病人,也佔總人口達7.1%,即全國有超過160萬人有嚴重腎臟病,這些都是潛在可能會日後洗腎的候選人。

 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務必定期檢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任張朝富指出,許多患者第一次來腎臟科門診,都會一臉茫然地問,「我都沒有不舒服,為何我會有腎臟病?會不會需要洗腎?洗腎很痛苦嗎?腎臟病有藥醫嗎?」 事實上,早期發現腎臟病並不難,只要抽血、驗尿,必要時加上超音波檢查,很快就可以得知。

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定期檢查,尤其是上班族,有不舒服都是先忍耐,忙得沒有時間檢查,等到有大問題時才就醫。

 腰痛是腎臟病嗎?牢記五大症狀快就醫 腎臟病會有什麼症狀?張朝富醫師提出簡單記法:泡、水、高、貧、倦。

 泡:尿尿有泡泡或血,持續不散 水:雙腳水腫,壓下去會凹陷 高:血壓升高 貧:貧血 倦:容易疲倦 如果有上述情形應儘快就醫檢查尿液及抽血,千萬不要輕忽。

至於「腰痛」是不是腎臟病的症狀?張朝富醫師表示,腰痛大多是神經、肌肉的問題,不過腎結石、腎臟感染也會腰痛,因此需要就醫檢查才知道。

 服用藥物先諮詢,六招保養腎臟護健康 平常要如何保健腎臟呢?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是最重要的,張朝富醫師提供以下建議: 1.規律運動 2.維持適當體重 3.飲食少油、少鹽、少加工,避免大魚大肉 4.適度飲水不憋尿 5.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 6.服用止痛藥及中藥前,應詢問專科醫師 腎臟病應定期追蹤,配合治療延緩退化 張朝富醫師也提醒,如果確診有腎臟病,一定要定期在腎臟專科追蹤,千萬不要有逃避心理。

 臨床上常遇到患者說,吃藥好像都沒有感覺,腎臟還是會衰退。

其實,腎臟病就是一種腎臟老化現象,但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加上藥物治療,確實可以減緩腎臟老化現象。

 因此,門診中有不少配合良好的患者,即使是第五期慢性腎臟病,仍維持數年以上還不需要接受洗腎。

只要密切配合個案管理師及醫師的指示,不放棄努力,就可延緩腎臟老化。

 腎臟病保健腎臟洗腎衰退抽血驗尿貧血血壓疲倦體重規律運動幸福熟齡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台灣洗腎率居高不下,「三高」是主因!做對4件事遠離腎臟病不讓子女操煩受苦,她拒絕開刀洗腎離開人間 兒子:下輩子,我也要再當妳的心肝兒子年紀漸長,好怕哪天洗腎、骨質疏鬆、得癌症?維持健康的7個建議捐腎救愛夫!不忍丈夫洗腎受苦,她犧牲壽命捐出腎臟,歡慶40周年結婚紀念糖尿病易引發腎病變 醫師:8招控血糖遠離洗腎風險熱門文章台灣洗腎率居高不下,「三高」是主因!做對4件事遠離腎臟病撰文:林芷揚日期:2020年03月05日分類:最新文章圖檔來源:達志AAA台灣的洗腎率居高不下,而「三高」正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國健署指出,洗腎病人在透析(洗腎)前一年所罹患的疾病當中,前三名就是三高,包含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其中,患有糖尿病者更占了4成7。

 減重戒菸少喝酒,防三高更防洗腎 肥胖、吸菸、飲酒,都是造成三高慢性病最主要的因素,但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對於三高的防治,有7成以上民眾知道要注意及控制飲食和養成運動習慣,但僅有3至4成知道須控制體重、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

另外,更僅有2成民眾知道要避免腰部肥胖,顯示國人對於慢性病防治的知識仍須加強。

 為減輕腎臟負擔、避免腎臟病甚至洗腎的情形發生,應落實體重控制、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定期篩檢。

 預防洗腎,三高患者務必規律服藥 尤其中年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與多重慢性病的增加,許多民眾都已經有三高,更要注意規律用藥,採取低鹽、低糖飲食,並監測血壓、血糖,才能降低罹患腎臟病、洗腎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腎臟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組成,含有豐富的微血管,若



2. 全身壞了了?腎臟科醫師:洗腎4招,你也能像張菲爸爸健康活 ...

任何一種治療,都是為了讓現在這個身體變得更好,才會接受這個治療,洗腎也是。

根據統計,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剩下不到10,而選擇不接受洗腎的患者, ...目前位置首頁新知一洗腎,全身壞了了?腎臟科醫師:洗腎4招,你也能像張菲爸爸健...健康特搜簿About撰文者陳愷懋醫師2017-10-24瀏覽數:169231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photos放大顯示前些日子,看到藝人張菲的父親過世的新聞,才知道原來高齡96歲的他,也是洗腎的腎友之一,看到照片中他開朗的笑容,以及與他一塊合照的三位名人子女,這真是一位活得精彩、又幸福快樂的腎友啊!很多人以為,洗腎就是世界末日,一洗下去全身就會壞了了,以為自己大限將至,其實這是誤解。

洗腎治療,是代替壞掉的腎臟,來維持身體基本的代謝功能,只不過,洗腎治療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健康的腎臟,沒辦法那麼面面俱到,所以腎友所面對的問題,確實會比一般健康的人來的多,其中腎友最大的頭號敵人,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等)。

洗腎能夠洗多久?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首先,洗腎是一種治療,不是疾病,我們不太會因為某一種治療而死亡,疾病才會,對吧?任何一種治療,都是為了讓現在這個身體變得更好,才會接受這個治療,洗腎也是。

根據統計,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剩下不到10,而選擇不接受洗腎的患者,一年存活率只有40%左右[1],而若在醫師建議下而洗腎的患者,一年的存活率高達93%[2]!再者,我認為回答一個平均的數字,會傳達錯誤的訊息,請各位想想,20歲開始洗腎的患者,和60歲開始洗腎的患者,兩位腎友所能存活的時間,會是一樣的嗎?有糖尿病的,以及沒有糖尿病的患者,會是一樣的嗎?積極面對自己身體狀況的腎友,以及消極自暴自棄都不控制飲食的腎友,會是一樣的嗎?所以,我希望告訴大家的是,該怎麼做,才能像張菲的父親那樣,活得又好又久?這個問題,分成兩個層面來說。

活得好,是心理層面,自己心裡感覺好,是生活滿意、感覺過得幸福。

活得久,是生理層面,就是身體機能的健全、穩定,才能夠保持健康,延長壽命。

剛進入洗腎時,由於腎臟衰竭,導致毒素、多餘水份累積在體內,都因為洗腎,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因此,大多數腎友都可以感覺到身體逐漸恢復穩定,體力也慢慢增加。

此時,心理的調適,其實是更重要的課題:如何慢慢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有句話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在這段時間,努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照顧腎友的醫師、護理師們,甚至是隔壁床的「同學」,都是很好的諮商對象,勇敢發問,把心中的疑惑盡早去除,才能更有信心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腎友身邊的親友們,在這個調適過程中,請適度給予關心,千萬記得,要「愛之深」,不要「責之切」。

常看到著急的家人,責備腎友哪裡做得不好、又偷吃什麼不該吃的,或者哪位腎友都是怎麼保養身體的,好像別人做的都是對的......,這些雖然本質是關心的言語,實際上都會對腎友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依照輕重緩急,給予每位腎友個別化的建議,才是最合適的做法,畢竟每個人狀況都不同,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原本洗腎之前的生活重心,不管是工作也好,家庭也好,或者有什麼興趣或嗜好,開始洗腎之後,請朝著「恢復原本的自己」這個目標前進。

9%,這是洗腎在患者的生活中所佔的時間比例。

換句話說,腎友用不到一成的時間,可以換來超過九成的健康時間,可以重拾所愛,含飴弄孫,做想做的事情,如果還為了那9%的不便而不甘願,你錯過的可是91%的生命呢。

度過了剛洗腎的這個階段,接下來進入維持期,面臨的問題重心,逐漸轉變為生理層面,就像一般人的身體一樣,腎友也可能會生病,要怎麼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呢?以下整理幾個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給各位腎友參考:1.洗腎時間要足夠「能不能減少洗腎的時間?」這是很多腎友都會問的問題,這要根據每天產生的毒素多寡、每天累積水份的速度、以及腎臟還能製造多少尿量而定,如果只是因為覺得洗腎花時間,而想減少次數,絕大部分都會變成「洗腎時間不足」,而危害到身體健康。

洗腎時間不足,會導致:毒素清除率不足、鈣磷難以平衡、貧血、血小板功能不佳、身體積水惡化、心臟負擔增加、血壓過高、每次洗腎脫水速度過快、洗腎中產生不適的機率大增等等,問題真的很多。

相反的,延長洗腎時間,其實好處很多,想要延年益壽的腎友,不妨和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延長洗腎時間,讓身體更乾淨。



3. 洗腎王國的另一個選擇 活體移植腎臟不再有阻礙

評論登入專題搜尋攝影書籤多媒體贊助議題訂閱搜尋搜尋書籤登入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國際時事洗腎王國的另一個選擇──活體移植腎臟不再有阻礙生活.醫藥3/22/2016文字楊芬瑩醫療腎臟病生活.醫藥3/22/2016文字楊芬瑩醫療腎臟病生活.醫藥3/22/2016文字楊芬瑩醫療腎臟病台灣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腎衰竭的比例,全球排名第一,洗腎人口超過7萬人,已成「洗腎王國」,登記等待換腎的人數高達6,528人。

但這個在台灣與不少國家難解的缺腎困境,卻因《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最新發現,而帶來突破的曙光。

過去人們普遍認知上,接受腦死器官患者的捐腎或洗腎的存活率,會比移植不相配腎臟者的存活率要高;但腎衰竭人口比例僅次台灣的美國,近年擴大嘗試血型、組織型態不相容的活體移植,歐蘭迪(BabakJ.Orandi)等人長期追蹤研究,在3月10日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發表了這項研究報告〈HLAs不相容的活體腎臟移植存活率調查〉。

這份研究顛覆不少人與部分醫界的認知。

根據研究發現,移植不相配腎臟者的腎患者,不論短期或長期存活率,都比較高,若以8年存活率來看,前者存活率(76.5%)逼近長期洗腎患者(43.9%)的兩倍。

Fill1研究追蹤22個醫療中心的腎衰竭病患,統計結果顯示:接受不相容腎臟活體移植的病患,存活率高於接受腦死捐贈、洗腎病患。

研究控制組條件,請詳參研究報告〈HLAs不相容的活體腎臟移植存活率調查〉。

洗腎患者的長期存活率,遠不如移植一顆器官相容的腎臟,但不相容活體移植的存活率的突出卻出乎各界預料。

國內腎臟移植權威、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李伯璋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認為,這份統計結果讓人驚喜,他支持這樣的活體移植,直言:「要多唸幾次(研究報告),也許會再挑戰自己!」器官配對不相容也能移植?一般而言,腎臟移植的捐贈與受贈雙方,需要在血型、組織抗原、抗體等多項條件上高度相容,否則移植後可能會導致劇烈的排斥反應,讓移植失敗、對病人帶來生命危險,因此必須設法抑制人體自然免疫機制。

(註一器官捐贈者、受贈者之間,可能會因為血型、組織型態(tissuetyping)不相容,在移植之後產生排斥反應。

不同血型之間的排斥問題無需多言,而組織型態則是指「人類白血球組織符合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s)」所造成的免疫排斥反應。

HLAs由細胞核第六對染色體所決定,在免疫系統中負責分辨敵我。

HLAs分為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前兩者會影響T細胞、B細胞的作用,第三型與免疫辨識無關。

 第一型(HLA-classI)影響所有細胞核作用,分為HLA-A、HLA-B、HLA-C三種。

第二型(HLA-classII)僅影響部分細胞,如吞噬細胞,B細胞,樹突枝狀細胞、被活化的內皮細胞等等,同樣分為三種:HLA-DR、HLA-DP,HLA-DQ三大族群。

舉例來說,捐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鑑定為HLA-A2、A11、B60、B61、DR2和DR3;而受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為HLA-A2、A24、B46、B57、DR3和DR8,那麼彼此有4個不相符合。

若捐贈與受贈者的三對(6種)HLA都相符,就是最適合的配對(簡稱無錯配),移植後排斥反應較低,五個則為其次,反之,若六個都不一樣(全錯配),那就是最差的,日後移植器官因排斥而喪失功能的機會很高。

我國死亡捐贈的移植,75.9%HLA配對結果,至少有3 個相合。

)目前實證可行的方法,就是在進行移植手術前,透過「血漿分離術」(Plasmapheresis),分離出體內會攻擊新器官的抗體──像是把會產生攻擊性的漿細胞,替換為能夠抑制感染的白蛋白(Albumin),讓身體不會對新器官產生排斥反應。

這種移植前的作法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視患者情況,可能需要幾天到數週時間,腦死後捐贈的器官不能等這麼久,所以適合運用在活體捐贈。

臨床實務顯示,病患移植後重新生成的抗體,比較不會排斥新器官,若手術後病患仍有排斥反應,可以持續一段時間的去敏治療,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抑制劑),同樣能改變身體對新腎臟的防禦機轉。

前述研究報告,長期追蹤美國22個醫學中心裡,1,025名接受不相配活體腎臟移植者、5,125名移植死者捐贈相容腎臟的人、5,125名尚未接受移植的洗腎者。



4. 【門裡門外】末期洗腎病患何時得安寧?

末期洗腎病患何時得安寧? 美國訂出終止指引國內醫界籲參照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據統計,國內腎衰竭病人半數以上是65 歲以上老人,經由血液透析(俗稱洗腎), ...JumptoNavigation【門裡門外】末期洗腎病患 何時得安寧?作者: 李孟華末期洗腎病患 何時得安寧? 美國訂出終止指引 國內醫界籲參照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據統計,國內腎衰竭病人半數以上是65歲以上老人,經由血液透析(俗稱洗腎),患者可延續生命;但不可諱言的,部分洗腎病人同時罹患癌症或失智症、甚至仰賴呼吸器,國內醫界呼籲,若老人家已合併多重疾病,應轉入安寧療護,以免徒增痛苦。

    醫界認為,末期病患繼續洗腎,可能徒增痛苦。

(圖片提供/微光影像有限公司)1963年,台大醫院引進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病人,開創腎臟醫學界的新里程碑,讓眾多出現末期腎臟病變(ESRD)患者得以活命,如今每周到醫院報到二到三次,在人工腎臟的透析治療下,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甚至可以出國旅遊。

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漢湘指出,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是人體代謝廢物的主要器官,除了製造尿液機能外,具有維持體內恆定、控制電解質、維持體液及血壓穩定功能,它還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如果因腎損傷而導致分泌不足,病患會出現貧血。

當腎臟組織因慢性疾病造成腎臟功能缺損,體內的代謝物就無法排出體外,病患會出現容易疲憊、惡心、嘔吐、食慾不振、水腫、氣喘等全身性的症狀,嚴重者還會神智不清,必須長期依賴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療,幸運的話則經由腎臟移植,可重獲新生。

擺脫台灣洗腎王國名號由於國內洗腎病人不斷增加,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2008年台灣末期腎臟病變的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28人、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2226人,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全球之冠。

陳漢湘說,台灣的洗腎品質優於歐美各國,致許多病人只要繼續接受透析,存活時間可以很久;為擺脫這種不甚光彩的「世界第一」,近年來醫界積極配合衛生署執行早、中、晚期腎臟病照顧計畫,希望透過早期治療、延緩洗腎時程,最新的統計發現,國人洗腎發生率已下滑至每百萬347人,退居全球第四名。

儘管洗腎發生率趨緩,但人口老化等因素無法遏止,以致每年仍約有五到六千人的速度成長,去年更突破七萬人大關。

以去年為例,健保負擔洗腎患者的醫療支出高達443億元,是健保單一疾病支出最高的項目。

根據健保局日前公布的統計,國人所繳交的健保費中,每100元就有27元是用在重大傷病患者的治療花費,其中以癌症醫療費高居首位,43萬人一年支出高達587億元,其次就是洗腎,總花費443億元,約占健保年度總額預算的6%。

日前,一項由陳萬裕教授基金會和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舉辦研討會,針對洗腎治療展開回顧與前瞻。

其中一項引起關注的主題是,洗腎雖可延長病人生命,但何時該讓病人終止透析並接受安寧療護,正考驗著醫師與病家的智慧。

末期病患洗腎徒增痛苦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蔡敦仁說,國內新增洗腎患者中,有55%是65歲以上的病人,顯示腎臟病與老化有高度關聯,其他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也都可能併發腎臟病變。

問題是,有的高齡長者因洗腎而出現低血壓、嘔吐等現象,往往萌生放棄洗腎的念頭,但家屬往往認為,既然洗腎有健保給付,可免除經濟壓力,就會繼續洗腎,即使病人堅持不再洗腎,但多數醫師仍會以家屬意見為主,這是相當無奈之處。

  陽明大學內科教楊五常則表示,根據統計,國內洗腎病人中,年逾80歲者占其中兩成,尤其是高達三分之一的高齡患者除了腎衰竭外還有四種以上慢性病,「有的病人已出現失智症,或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而長期仰賴呼吸器,甚至已到癌症末期,卻還是接受例行的洗腎,徒讓老人家繼續痛苦。

」 對此,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蔡宏斌表示,監委黃煌雄前年進行健保總檢討時,即對這些既無法回歸正常且毫無生活品質的患者,強烈呼籲各界應就人性尊嚴及醫療資源分配正義,尋求解決之道。

健保局擬彷美國訂指引蔡宏斌指出,美國腎臟科醫師協會在三年前即已訂出終止透析治療的臨床指引,當病人已有重度失智、洗腎過程出現嚴重低血壓、已進入癌症末期,以及年逾75歲且第5期慢性腎臟病預後不良的病人只要評估半年到一年會過世,也可終止透析。

蔡宏斌表示,有多重器官衰竭的高齡病人,既然病情已無法逆轉,接受全時、足量的透析,反而會引起惡心及低血壓等不適,而應以舒適透析為主。

他說,國內若要推動讓病人退出或不予透析的條件,建議應考量腎友及家屬立場、減輕病人身體痛苦等三方面來考量,也就是當病人年紀已超過80歲、意識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