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皮膚 照護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糖尿病皮膚照護

糖尿病皮膚照護. 張貼日期. 2020-03-20. 張貼單位. 衛教暨健康管理中心. 內容. 糖尿病皮膚照護. 圖片說明. 圖檔:糖尿病皮膚照護(開新視窗); 糖尿病皮膚照護.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來院交通 | 網路掛號 | English★狂賀★本院出院準備服務吳淑娟護理師榮獲衛生福利部長照小天使關於本院各界肯定醫院介紹院長的話中興院區及長照院區服務各科介紹醫療團隊醫師陣容訊息專區訊息公告新聞稿活動相簿政府公開資訊個人資料保護專區便民服務門診時間表就醫指南服務專線申訴流程資料下載衛教資訊感謝函專區相關連結醫療連結徵才招標線上徵才招標公告志工招募論文發表論文發表聯絡我們聯絡我們院長信箱English小中大衛教暨健康管理中心:::衛教暨健康管理中心中心介紹衛教團隊介紹工作執掌衛教資訊訊息公告:::首頁便民服務衛教資訊衛教資訊衛教資訊內容標  題糖尿病皮膚照護張貼日期2020-03-20張貼單位衛教暨健康管理中心內  容糖尿病皮膚照護圖片說明糖尿病皮膚照護回瀏覽頁電話049-2231150語音掛號049-2238813傳真049-2241886地址54062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478號快速連結English就醫指南健康存摺病房別每日動態表急診病床通報動態顯示衛教資訊連結門診時間表網路掛號健康月報感謝函專區營養與食安專區政府公開資訊全文檢索重大政策健康檢查服務項目失智日照病房設置關於本院各界肯定醫院介紹院長的話中興院區及長照院區服務各科介紹醫療團隊醫師陣容訊息專區訊息公告新聞稿活動相簿政府公開資訊個人資料保護專區便民服務門診時間表就醫指南服務專線申訴流程資料下載衛教資訊感謝函專區相關連結醫療連結徵才招標線上徵才招標公告志工招募論文發表論文發表聯絡我們聯絡我們院長信箱 隱私權政策|網站安全政策|資訊安全政策 目前線上人數:人最後更新:2021-06-12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MicrosoftEdge瀏覽器/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2. 糖尿病人的足部護理與傷口照護原則

每天用溫水和中性肥皂清潔足部,皮膚乾燥可使用乳液塗抹,但注意趾縫間不要擦乳液;保持趾縫間的清潔乾燥。

· 每天檢查足部,尤其趾縫間,看看是否有傷口、​膿 ...衛教單張首頁衛教園地衛教單張糖尿病人的足部護理與傷口照護原則糖尿病人的足部護理與傷口照護原則發佈日期:108-12-01糖尿病人的足部護理與傷口照護原則糖尿病人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末稍神經病變與血管病變,尤其是足部對於冷、熱及疼痛的感覺會較遲鈍,即使受傷也不自覺加上足部血液循環不良,傷口容易感染且不易癒合而遭受截肢的命運,嚴重者甚至因感染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糖尿病人的足部護理與注意事項每天用溫水和中性肥皂清潔足部,皮膚乾燥可使用乳液塗抹,但注意趾縫間不要擦乳液;保持趾縫間的清潔乾燥。

每天檢查足部,尤其趾縫間,看看是否有傷口、膿皰、皮膚紅腫、雞眼、老繭。

用指甲剪順著指甲邊緣修剪指甲;指甲太硬,可以先泡溫水軟化或洗澡後再修剪;視力不佳者,請家屬協助修剪。

不要使用小剪刀、不要自行修剪硬皮。

可於泡溫水或洗澡後,用浮石輕輕磨除厚皮。

不要赤腳走路、不要走健康步道。

坐著的時候,不要兩腿交叉或盤坐。

足部酸痛、麻刺時,不要泡熱水、不要用熱水袋、避免用電毯或電暖爐以免燙傷。

鞋子要選擇軟皮、合腳、透氣、低跟鞋,不要穿高跟鞋;至少準備兩雙鞋來交換替穿。

選擇白色棉質吸汗的襪子,萬一有傷口,才能容易觀察到。

穿鞋子前,檢查鞋裡是否有小石子或異物。

外出時不要穿拖鞋或涼鞋,避免受傷。

糖尿病友應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檢查,由糖尿病衛教師為您做初步的足部檢查。

有以下情形時,您應該找醫師檢查治療:雞眼、硬繭、指甲向內長或有傷口且癒合太慢。

糖尿病人的傷口照護原則遵從醫護人員的指示步驟換藥,換藥前後記得洗手。

請勿自行購買未經醫護人員指示的藥草、藥粉或藥膏來塗抹傷口。

抬高您的患肢(高於心臟),以幫助血液循環,避免腫脹。

每天觀察傷口的變化情形,如有下列情形應立即就醫,請醫師為您評估:傷口四週有紅、腫、熱、痛。

傷口範圍有擴大情形。

下肢傷口的末稍腳趾的顏色改變,如:變白、黑、紅等。

傷口的分泌物增加且有惡臭味及不正常的顏色,如:黃綠色等。

按時返診由外科醫師評估您的傷口癒合情形以及是否需要更換換藥的方式。

若有寒顫、發燒情形應回診就醫。

傷口照護需要時間,此時家人需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來照顧病人與提供心理支持。

良好的控制血糖,有助於傷口癒合;遵從醫囑按時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

上一頁訊息專區最新消息公告訊息得獎訊息認識宏恩管理團隊願景使命重大事記組織架構就醫指南網路掛號掛號查詢看診進度門診時間看哪一科就醫權益與須知住院服務急診服務收費說明醫療中心醫療團隊醫事團隊特色醫療衛教園地衛教單張防疫新知為民服務就醫資料申請社會服務病友分享滿意度調查到院指南常見問題



3. 糖尿病衛教之足部照顧與傷口照護

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又因汗液含有葡萄糖,提供了細菌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比較容易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而使小傷口 ...科部室首頁內科部門檢查室感染科心臟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腎臟科胃腸肝膽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胸腔內科血液腫瘤科風濕免疫科外科部門一般及消化系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部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傷口照護中心婦兒部門兒科部婦產部其他醫療專科部門復健部(科)病理中心放射腫瘤部(科)高壓氧科中醫部牙醫部眼科(部)耳鼻喉科(部)麻醉部皮膚科家庭醫學部(科)精神醫學部(科)加護醫學部急診醫學部放射診斷科核子醫學科醫技、其他部門癌症中心燙傷中心藥劑部營養科護理部緩和病房居家護理醫療事務室病安暨醫品委員會人體試驗委員會外語篇印尼文英文越南文泰文菲律賓文簡體中文線上影音衛教搜尋功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首頁內科部門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衛教單張編號:A7360114 糖尿病衛教之足部照顧與傷口照護By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April,2021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又因汗液含有葡萄糖,提供了細菌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比較容易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而使小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不僅不易痊癒甚至造成敗血症,進而可能需要「截肢」,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

檢查足部每天一次,察看是否有紅腫、熱痛、變色、破皮、裂痕、膿包、水泡、雞眼、胼胝、厚繭等。

適當清洗足部以手肘試水溫,用溫水及中性肥皂洗淨。

注意腳趾間的皮膚清潔之後用柔軟的毛巾適當地擦乾足部,尤其趾縫塗抹不含酒精的乳液,防止足部皮膚過度乾裂,趾縫間較不通風,避免塗抹足部的保護事宜襪子應選擇吸汗、透氣、柔軟、棉質。

襪子應每天換洗,破損時不可再穿(可選淺色襪子,以便察覺有無傷口)。

不穿趾頭沒有包覆的鞋,如涼鞋、拖鞋、日式夾腳鞋等,可避免足底及趾縫受傷。

鞋子應選擇軟皮、合腳、低跟、前頭要寬(圓頭)。

不要每天穿同一雙鞋,要讓鞋子有12~24小時通風晾乾的時間;以平行方式綁鞋帶,避免足背受壓。

穿鞋須穿襪子以減少磨擦且可吸汗。

買鞋最好在黃昏時,新鞋第一天穿半小時,以後每天增加1小時適應;鞋長需比最長腳趾多2公分,不可太緊。

趾甲、雞眼或硬繭的處理:雞眼或硬繭不可自行用化學藥物或剪刀、刀子去除,硬繭可先用溫熱的水或溫熱毛巾軟化後再用磨砂板處理。

趾甲不可修剪太短,要剪平直,修剪後應用銼刀銼平。

視力差時,請家人協助檢查足部及修剪趾甲。

循環及安全的維護注意腳部保暖,冷時可穿毛襪睡襪子鬆緊帶不可太緊天冷時忌使用熱水袋及電毯、暖爐以免燙傷不要翹腳,避免壓迫神經與血管禁止抽菸及吸二手菸,影響血液循環不要赤腳走路,避免受傷穿鞋前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以免扎傷晚上在家要開燈,以免跌倒傷口照護及注意事項避免使用紅藥水或紫藥水,會不易察看傷口發炎及感染的徵兆。

不要自行在傷口敷草藥、中藥粉,以免傷口惡化。

保持傷口清潔。

傷口必須依醫護人員指導的方式換藥,換藥過程有任何問題,可隨時回門診追蹤、詢問。

傷口周圍皮膚完整處,可用嬰兒油滋潤,以避免皮膚乾裂、破皮。

若出現下列情形,請立即就醫:傷口出現感染發炎症狀,如疼痛、紅、腫、熱感及膿性分泌物;皮膚有裂傷或潰瘍情形。

~諮詢電話~│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3925│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3517│佳里奇美│電話:(06)726-3333轉33267│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3925│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3517│佳里奇美│電話:(06)726-3333轉33267



4. 糖尿患者之足部照護

經統計大約有1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發生足部潰瘍的合併症,再加上因 ... 皮膚保養:以乳液、綿羊油等不含酒精之護膚品塗抹皮膚,避免擦拭趾縫間; ...糖尿患者之足部照護護理部 蔡雅齡護理師(89年5月)黃老太太因剪趾甲時,不慎剪破左腳第二腳趾,自行止血擦藥後便未加以理會,約經兩星期即發現腳趾有發紅、腫痛、局部發熱的情形,於診所就醫未見改善經建議入院治療,入院後經診斷發現傷口已有細菌感染,造成組織壞死,即所謂的「壞疽」,經過局部傷口清瘡手術無效後,須做腳趾截肢,以避免細菌經由血液循環跑至全身組織,造成所謂的敗血症。

以上是一真實的病例,由於現今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的盛行率逐年上升,使糖尿病成為慢性病中值得注意的疾病之一。

經統計大約有1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發生足部潰瘍的合併症,再加上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的神經及血管病變,使潰瘍傷口不易癒合,因此發生傷口感染的情形,輕者經醫護人員細心的處理或可痊癒,重者甚而須截肢;因糖尿病足部潰瘍而須截肢者佔下肢截肢的50%至70%,且截肢手術後三至五年內約有32%至60%的患者另一下肢也難逃截肢的命運。

由此可見糖尿病患日常的足部自我照顧是不容忽視,在足部潰瘍尚未形成前,就該做好足部保健,減少不必要的損傷,以避免糖尿病足的惡化,慘遭截肢的命運。

以下提供數種足部的日常保健之道作為參考:一.清潔保養:1.清潔足部:每天以中性肥皂清洗足部,並以溫水(41℃至43℃)沖洗、洗畢以柔軟毛巾輕拭乾趾縫間水份;若要泡腳不要超過十分鐘。

2.檢查雙腳:每晚檢查腳底及趾間有無乾裂、水泡、割傷、紅腫、壓痛或角質化硬塊;如自己看不到腳底時,可藉鏡子或他人的協助共同檢視。

3.皮膚保養:以乳液、綿羊油等不含酒精之護膚品塗抹皮膚,避免擦拭趾縫間;去除老皮以柔軟刷子或細緻的浮石、海綿輕輕的擦洗;避免將雙足浸泡於熱水中,或以電熱器取暖,以免因痛覺不敏感而燙傷。

4.雞眼及厚繭:雞眼或胼胝可藉由浮石以同一方向輕輕磨擦平,之後擦拭乳液,必要時可求治於整型外科醫師。

不可自行以剪刀或刀片處理。

5.趾甲修剪:趾甲修剪平直、齊指端;如修剪時受傷,則必須留意傷口的變化並迅速求醫。

嵌入性或硬厚的趾甲勿自行處理,應找整型外科醫師處理。

二.良好的穿鞋習慣1.勿赤足從事各項活動。

2.選擇易吸汗、透氣的白色棉或毛襪,白襪可看出血水、分泌物等,棉質襪吸汗能力好、延展性佳;襪帶寬鬆適宜,以免影響血液循環;襪子要勤更換。

3.穿鞋前需檢查鞋裡是否有異物。

4.穿新鞋時,時間不能太長,第一天不超過二小時,以後每天增加一小時,約一週後才可常穿著,並常檢查腳有無不適。

5.鞋子應在傍晚選購,選擇有鞋帶、全包式的鞋子,合腳且鞋頭寬深以腳趾可以舒張為止,材質柔軟透氣;鞋頭與最長腳趾間至少距離二公分、鞋跟不超過三‧五公分。

三.傷口的處理:清水洗淨傷口→以水溶性優碘擦拭,至少一天二次→保持局部乾躁清潔→每天觀察傷口有無發紅、腫脹、流膿,若有應盡快找整型外科醫師治療。

四.改變生活習慣:戒菸酒,足部運動,控制體重、血壓、血糖及血脂肪;避免盤腿而坐。

總之預防重於治療,在足部尚未形成潰瘍前做好保健工作,以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更避免截肢的惡運。

【回本期目錄】



5. 糖尿病足部照護

糖尿病足部照護 · 穿著舒適合腳的鞋子和柔軟吸汗的襪子,以保護足部。

· 每天檢查鞋子是否有裂縫、鞋內是否有小石子、趾甲或其他會使皮膚不舒服的東西。

· 每天換 ...門診時刻表網路掛號醫療團隊就醫指南資料申請交通資訊首頁衛教園地新陳代謝科糖尿病足部照護             糖尿病足部照護糖尿病足部病變的原因足部病變為糖尿病病患常見的併發症,因足部血管硬化及感覺神經麻痺,使得足部感覺變差,易因足部照護不良,使足部受傷,造成截肢或住院,而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害生命,根據統計約有1/4糖尿病病患併發足部病變的問題,其中5~15%的病患需做截肢手術,正確的足部照護,能有效預防足部病變的產生。

 平日簡單足部護理原則1.每天檢查雙腳: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水泡、紅腫、破皮或龜裂的狀況。

2.每天洗滌雙腳:每天用溫水和肥皂洗滌您的腳部。

3.潤滑足部皮膚:擦乾您的雙腳及各個腳縫間,並以綿羊油或其他潤滑油擦拭皮膚,以防止過度乾燥,但不宜用在腳趾之間,避免使用凡士林。

4.定期修剪趾甲:趾甲應直線修剪,但不要剪太短並用鈍頭挫刀磨光兩側邊緣,以預防甲溝炎。

5.穿著合適的鞋襪:穿著舒適合腳的鞋子和柔軟吸汗的襪子,以保護足部。

每天檢查鞋子是否有裂縫、鞋內是否有小石子、趾甲或其他會使皮膚不舒服的東西。

每天換上清潔、柔軟的襪子,不可以太緊或太鬆,而且不可以有破洞。

      6.改變生活習慣:無論室內或室外,千萬不要赤腳走路。

不可用熱水袋、電暖爐或壁爐來暖腳。

          足部問題及處理方法黴菌感染:腳汗多的人特別容易受到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腳部乾爽,穿吸汗的襪子。

陷甲:定期留意腳趾甲長度,如果必須修甲時,可於洗澡後或溫水泡腳再修剪腳趾甲,腳趾甲修剪長度不可短於腳趾頭末端,修剪後再用銼刀向外推,以磨平趾甲。

視力不好或老年人可請家人代勞。

雞眼與厚皮:不要塗雞眼藥水或雞眼膠布,由於兩者皆含有腐蝕性藥物,除了腐蝕雞眼與厚皮,還會侵蝕周圍皮膚引起潰爛。

腳部損傷:切記不要將腳底或下肢的水泡弄破,應用消毒紗布包好,萬一水泡破了,應小心「處理傷口」。

     本衛教資訊經新陳代謝科醫師檢視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醫療諮詢專線:(日間)04-22586688轉6367  (夜間)0975-901694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