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腸胃炎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細菌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Bacterial Gastroenteritis). 腸胃炎俗稱“腸胃感冒”。

它是胃腸道(包括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由細菌引起的細菌 ...Home|Back細菌性腸胃炎(BacterialGastroenteritis)腸胃炎俗稱“腸胃感冒”。

它是胃腸道(包括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由細菌引起的細菌性腸胃炎通常會產生嚴重的症狀。

甚至是致命的。

此表告訴您關於細菌性胃腸炎及其預防方式和護理方式的更多詳情。

細菌性腸胃炎如何傳播?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您可能是因為吃了含有害細菌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大腸桿菌的食物或水患上腸胃炎。

當食物處理人員不洗手或未正確存放、處理或烹飪食物時,食物會受到感染。

糞口途徑: 細菌性腸胃炎患者在其糞便中有有害細菌。

如果細菌性腸胃炎患者在上洗手間後未仔細洗手,則會將細菌傳播給物體。

如果您接觸到相同的物體,則會通過手拿起細菌,然後又送到口中。

細菌性腸胃炎有哪些症狀?許多種類的細菌會導致腸胃炎。

所以,症狀會所有不同。

在某些類型的腸胃炎中,症狀發展迅速。

在其他類型的腸胃炎中,症狀在24-48小時內都不會出現。

症狀的範圍從輕微到嚴重,可能包括:水樣腹瀉噁心嘔吐發燒和發冷腹痛便血(在嚴重的情況下)如何診斷細菌性腸胃炎?您的醫生需要您提供一份完整的健康史。

務必提及生病之前的任何最近行程及吃的具體食物。

請記住,在您感染後的一天或兩天內可能不會出現症狀。

可能會要求您提供大便樣本。

該樣本將被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

不要忘了聯繫醫生或醫院急診科以瞭解化驗結果。

在某些情況下,將要求您複診。

如何治療細菌性腸胃炎?細菌性胃腸炎往往自行消失,無需治療。

在某些情況下,症狀會在一天或兩天內消失。

在其他情況下,症狀持續數周。

在特定情況下,您的腸道可能需要幾個月才可恢復正常。

補充因腹瀉和嘔吐流失的體液對於全面康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嚴重脫水,則可能需要在醫院通過IV(靜脈注射)管攝入液體。

偶爾會開減緩腹瀉的藥物,這取決於您醫生對您症狀原因的認定。

但是,這些藥物​可可能會延長您的病情。

如果您的症狀是由某些類型的細菌引起,您的醫生將開抗生素(antibiotics)。

如果您的症狀非常嚴重,您可能會被送往醫院。

緩解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細菌性腸胃炎在家裡治療。

要緩解症狀並防止併發症:獲得充足的休息。

飲大量的液體以補充因腹瀉和嘔吐流失的水分。

白開水、清湯和電解質溶液最佳。

(大多數藥店都提供電解質溶液。

)避免碳酸飲料、酒精、咖啡、茶、可樂、牛奶和果汁。

這些會使症狀加重。

如果噁心和嘔吐使您很難喝東西,請嘗試吸吮冰塊。

根據醫務人員的指示進食。

腹瀉停止前,禁止吃水果和除優酪乳外的所有乳製品。

它們會使腹瀉加重。

在家預防細菌性腸胃炎準備食物前及處理生肉和家禽後一定要洗手。

用板刷或蔬菜清潔刷清洗所有生水果和蔬菜,甚至是包裝好的水果和蔬菜。

使用一個砧板肉切肉。

使用後將砧板和餐具放在肥皂水中清洗。

使用漂白劑或消毒劑清潔廚房櫃檯。

將肉煮熟到安全的溫度以殺死肉中可能存在的細菌。

烹調時使用食物溫度計。

遵循以下溫度指導原則:將碎肉(牛肉、小牛肉、豬肉、羊肉)和混合肉煮到至少160°F(71°C)。

將鮮牛肉、小牛肉、羊肉和豬肉(牛排、烤肉、排骨)煮到至少145°F(63°C)。

將家禽(包括火雞絞肉和肌肉)煮到內部溫度至少165°F(74°C)。

換尿布後洗手。

小心處理尿布以使細菌不擴散。

與病人接觸前後要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或含至少60%酒精的酒精洗手液。

處理病人的衣服、床上用品或毛巾時戴上手套。

每次使用後扔掉手套。

然後洗手。

單獨用清潔劑和液體漂白劑在熱水中清洗床單和被套及其他個人用品。




2. 健康報報腸胃炎面面觀

此外,在病毒性腸胃炎時間過久後,由於腸胃道比較脆弱,也可能引致腸胃道的常在菌跑入血液之中,這類型的腸胃炎也屬細菌型腸胃炎。

* 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感染 ...亞東院訊電子報第211期(2017年6月)  健康報報腸胃炎面面觀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 什麼是腸胃炎?   一般人通常認為,腸胃炎就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暴飲暴食吃太撐所造成。

其實不然,腸胃炎的原因是細菌、病毒、農藥、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學作用、或其他無機性物質污染等等的物質進入到腸胃道之中引發腸胃道的發炎反應。

臨床上的腸胃炎可以簡單分成三種*細菌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食物受細菌感染所造成,症狀通常較為嚴重,除了腸胃道的症狀如嘔吐、腹瀉外,高燒和寒顫也是常見的症狀,不過症狀以腸胃道症狀為主。

一般所說的食物中毒多半為此,由於症狀比較嚴重,多半需要住院治療。

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沙門桿菌是最常見的病菌。

此外,在病毒性腸胃炎時間過久後,由於腸胃道比較脆弱,也可能引致腸胃道的常在菌跑入血液之中,這類型的腸胃炎也屬細菌型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腸胃炎及腸炎,也就是一般說的腸胃型感冒。

症狀除了腸胃道的症狀如嘔吐、腹瀉外,往往合併輕度發燒、全身肌肉痠痛、全身倦怠無力,有時會合併一般上呼吸道感冒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等,整體症狀比較不會只侷限在腸胃道上,不過程度較為輕微。

輪形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

除此之外,可引致腸胃炎的病毒還有諾羅病毒、腺病毒、腸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

這種感染可在兩天之內發病。

*非感染性腸胃炎:這類型的腸胃炎症狀最為輕微,多半不會發燒的情形,症狀以腸胃道症狀為主,形成的原因是因為不潔的食物中的毒素或者暴飲暴食導致腸胃道短時間急速脹大導致受損造成的。

腸胃炎常見症狀和注意事項*常見症狀>嚴重嘔吐和腹瀉,常合併腹部痙攣及絞痛。

約在二至四天後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發燒、出汗。

>可能因體液流失而脫水甚至休克。

>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

*如果有下面的症狀要特別注意,需趕快到醫院治療>糞便中有大量鮮血、黏液或膿。

>持續高燒不退或出現寒顫的狀況。

>小孩子活動力差或意識不清。

出現上述情形容易發展為腸阻塞、腸穿孔或敗血症,需儘快就醫。

腸胃炎可以吃甚麼?*補充水分很重要,即使吃不下東西也一定要補充水分,可以適時補充一些電解質液體,例如:溫開水和運動飲料以1:1的比例混合後飲用。

*不需要刻意禁食,重點是飲食要清淡,選擇好消化吸收,富含澱粉跟蛋白質類食物,如:稀飯、白麵條、吐司、蒸魚、蒸蛋都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飲食以七分飽為主。

*高油脂、高纖維的食物暫時少吃。

*豆類、奶類容易引發脹氣,應該避免食用。

*少量多餐,絕對不可以暴飲暴食,但也不可以讓自己維持空腹狀態。

  當發現症狀持續沒有改善或者越來越嚴重,有時可能並非單純的腸胃炎,要記得儘快就醫,免得造成後續併發症的產生。

 



3. 細菌性腸胃炎

可以引起腸胃炎的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 ...細菌性腸胃炎FacebookLine列印取得短網址回上一頁取得短網址×網址複製關閉複製可以引起腸胃炎的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等。

其它傳播力較強且症狀較嚴重,但在臺灣已較少見的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疾病已列為法定傳染病,於本網站中介紹。

疾病資訊疾病介紹重要指引及教材103年第1次強化食媒性疾病溯源及跨單位訊息交流研商會議紀錄腹瀉群聚事件處理作業原則更多...治療照護治療照護更多...宣導素材多媒體海報單張手冊廣播其他更多...:::網站導覽隱私權保護資訊安全著作權聲明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雙語詞彙電子報署長信箱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MAP電話:02-2395-9825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全年無休免付費)聽語障服務免付費傳真:0800-655955國外可撥打+886-800-001922(自國外撥打回國須自付國際電話費用)Copyright©2019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Allrightsreserved.本網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版本瀏覽器及以1920x1080解析度,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提供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https://www.ndc.gov.tw/cp.aspx?n=32A75A78342B669D)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4. 3分鐘學會分辨病毒性、細菌性腸胃炎關鍵在「時間」

多數腸胃炎症狀都很輕微,只要將細菌或病毒的毒素排出來,大約2∼3天後就會慢慢改善,但若未完全痊癒時,偶爾一天也會腹瀉1、2次。

蘇志盛表示,如果患者 ...在今天看見明天×原來沒有「腸胃型感冒」?3分鐘學會分辨病毒性、細菌性腸胃炎 關鍵在「時間」鍾碧芳健康達志影像你要知道的保健腸識2020-04-2115:43+A-A加入收藏很多人都有急性腸胃炎的經驗,急性腸胃炎就是食物中毒嗎?跟常聽到的「腸胃型感冒」又有什麼不同?腸胃炎是你我都可能不小心感染過的腸胃疾病,聽起來很單純,好像拉個肚子就沒事了,但麻煩的是,如果屬於病毒性腸胃炎,又輕忽治療,可能會「一人感染、全家掛病號」,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脫水,尤其對年幼孩童的威脅更大!  腸胃炎依據病原特性,可區分為「細菌性」與「病毒性」2類。

「兩者都是經口食入,只是傳播途徑不太一樣。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志盛指出,細菌性腸胃炎通常是藉由不潔的食物傳播,較常發生在悶熱的夏季,因為食物儲存不當而變質,例如放太久或隔夜而孳生細菌,常見如海鮮弧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

「經常可見民眾只吃一口就覺得味道怪怪的,這是細菌性腸胃炎的證據之一。

」他舉例說。

 而病毒性腸胃炎則不同,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較常見,有時不需要經由食物就能傳播,只要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不小心碰觸、沾染到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器具等,甚至可能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進行人傳人,傳染性更強。

 細菌性發作快,病毒性後勁強 一般人很難分別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仍必須靠醫療人員憑藉病史或理學檢查,甚至是相關的檢驗結果,才能做出診斷。

  蘇志盛提醒,無論是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症狀都很類似,大多以上吐下瀉、腹痛、噁心嘔吐為表現,嚴重時也會發燒、頭痛或全身無力等。

由於症狀帶給患者身體的負擔程度不一,有些患者在連續腹瀉或嘔吐後可能造成體內電解質缺乏而脫水,有可能危及性命。

 一般來說,細菌性腸胃炎因為與食物腐敗有直接關係,因細菌可以在食物內生存並持續分泌毒素,是所謂「細菌外毒素」,不限於人體內,就能自己複製繁殖,所以大部分情況是「吃一口食物覺得味道怪怪後,就不再吃下去」,潛伏期比較短,可能1小時內或再長一點的時間內就會出現症狀。

 「若吃下的細菌量或毒素少,可能只是腹瀉個1、2次就好了,許多患者不會因此特地就醫。

」蘇志盛說,病毒性腸胃炎則不同,病程後勁較強,患者一般在被病毒感染後的12小時到幾天內都可能出現症狀。

 病毒性腸胃炎合併細菌感染,恐引發敗血症 腸胃炎症狀極少會拖過1周以上,因為通常只要連續拉上2∼3天,就一定會痛苦到努力尋找解決方法,包括自行購買止瀉藥或求診等。

 何時必須就醫呢?「若一天腹瀉超過5次甚至10次,且連續腹瀉或嘔吐會造成脫水,特別是年幼的孩童更要小心。

」蘇志盛建議,如果無法緩解脫水症狀,且高燒持續2天以上,又有無法忍受的腹痛、持續嘔吐,或有吐血甚至血便情況,連進食或喝水都有困難時,一定要立刻就醫。

  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時病毒性腸胃炎會合併細菌感染,患者身體先被病毒破壞一輪後,細菌又趁虛而入再度破壞,就可能形成嚴重的敗血症;因此,若合併發燒,或單一症狀嚴重時,也建議盡快就醫。

 多數腸胃炎症狀都很輕微,只要將細菌或病毒的毒素排出來,大約2∼3天後就會慢慢改善,但若未完全痊癒時,偶爾一天也會腹瀉1、2次。

蘇志盛表示,如果患者發現腹瀉次數愈來愈多,或時間拖得太久(如超過1周),即使沒有上述嚴重的合併症狀,也要進一步檢查,因為或許有潛在性的腸道問題,如發炎性腸道疾病等,仍得小心。

 腸胃炎治療原則:補充水分、保持電解質平衡 在治療上,無論是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大原則都是以補充水分、保持電解質平衡為主,一吃就吐的患者,需要用點滴的方式補充營養,至於嚴重的細菌感染會使用抗生素治療。

  由於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力強,若是在廚房工作的人,通常必須等到腹瀉狀況改善後,才能回到工作崗位,以免汙染食物;細菌性如沙門氏菌感染所造成的腸胃炎,也最好在糞便培養為陰性後,再進行食物料理相關工作。

 至於能不能自行購買止瀉藥服用?蘇志盛強調,如果已有正確診斷,且腸道症狀典型,知道是因為吃壞肚子所造成的腹瀉時,這種急性腸胃炎可以先在家中自行調理;不過,若上吐下瀉程度嚴重到無法忍耐時,則須就醫治療。

 只要沒嘔吐、能喝水時,即可進食 通常在腸胃炎症狀發生時,醫師會建議先禁食,好讓腸道充分休息,症狀嚴重時可搭配用藥,再依據症狀改善程度逐漸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