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黃疸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黃疸】膽石或癌症可致黃疸留意眼白、皮膚變黃及深色尿徵狀

找到黃疸的原因之後,要針對原因對症下藥。

如果是膽結石,就需要開刀處理。

若是懷疑為膽管癌、膽囊癌、胰臟癌等癌症問題,需要更完整的 ...港聞娛樂生活科技國際經濟觀點體育女生熱話中國好食玩飛社區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偵查政情深度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娛樂生活科技國際經濟觀點體育女生熱話中國好食玩飛社區藝文格物影像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健康【黃疸】膽石或癌症可致黃疸 留意眼白、皮膚變黃及深色尿徵狀【黃疸】膽石或癌症可致黃疸 留意眼白、皮膚變黃及深色尿徵狀生活健康健康【黃疸】膽石或癌症可致黃疸 留意眼白、皮膚變黃及深色尿徵狀撰文:照護線上出版:2019-11-0210:02更新:2021-02-0412:20說到黃疸,很多人聽說過初生嬰兒會有暫時性的「生理性黃疸」,但你知道嗎?大人同樣有可能遇上「黃疸」。

黃疸的英文是Jaundice,起源於法文Jaune,也就是黃色的意思。

當大人遇上黃疸這種狀況時,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原因可以是良性病灶或不需處理的問題,但也可能是癌症等致命疾病引發的!膽紅素代謝異常會導致黃疸!(照護線上授權使用)黃疸代表血液裏面積存的膽紅素太多了!導致皮膚、眼白、黏膜處都被染成黃色的。

我們的血球有固定的生命週期,期限到了之後,紅血球會被破壞,因此產生了「未結合型膽紅素(Unconjugatedbilirubin),或稱「間接型膽紅素(IndirectBilirubin)」。

這些膽紅素會隨著血流進到肝臟,由肝臟代謝、改變形式變得更溶於水後,我們稱為「結合型膽紅素(Conjugatedbilirubin)」,或稱「直接型膽紅素(DirectBilirubin)」,再隨膽汁加進消化道或再經血流往腎臟,讓膽紅素由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

從以上膽紅素的代謝過程來看,大家就能明白,患者要出現黃疸,可能是起因於幾個狀況:▼▼點擊下圖看清導致黃疸的可能原因▼▼+4看到這裏大家就能發現,造成黃疸的原因有非常非常多種。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看到黃疸,不是要去治療黃疸讓皮膚不黃,而是要去確認「造成黃疸的原因」,看看究竟是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還是感染引發了黃疸,並治療造成黃疸的這個原因。

黃疸的患者可能沒有症狀,而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血中的膽紅素數值超過標準。

而皮膚顏色變黃、尿液顏色如濃茶或可樂、大便變成灰白色、皮膚變癢這幾樣是比較典型的黃疸症狀。

成人的黃疸通常是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2.5-3mg/dL時會被注意到。

另外,醫生檢查患者時,會去注意患者除了黃疸之外,是否伴隨著發燒、畏寒、腹痛、類感冒、體重下降等其他症狀,這對於鑑別診斷患者的黃疸原因很重要!黃疸的症狀(照護線上授權使用)當臨床懷疑患者黃疸的時候,我們會先做幾樣檢查,抽血檢查總膽紅素與直接型膽紅素的數值,並檢查尿液裏面是否有排除膽紅素。

如果所有檢查都正常,那患者就可能是屬於蔬菜攝取太多,有比較高的胡蘿蔔素,而導致皮膚黃黃的。

這種患者的眼白不會變黃,抽血驗尿的結果也是正常的。

假如驗尿結果正常,總膽紅素數值上升,但直接型膽紅素正常,那就代表多出來的膽紅素是間接型膽紅素為主,因此可能是「溶血」造成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吉伯特氏症(Gilbertsyndrome)」。

吉伯特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起源於一個肝臟內轉移膽紅素的酵素含量少、功能弱,較難清除未結合的膽紅素。

但這是一個良性的疾病,患者不需要去做肝臟穿刺,沒有其他肝臟功能的異常,也不一定會一直都膽紅素過高,而是在經歷壓力、節食、或正好有生病時才會出現黃疸的問題。

基本上不需要做其他處理。

間接型膽紅素為主的黃疸(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溶血疾病造成的黃疸與紅血球的存活時間是有關的,假如紅血球有型態異常、酵素異常、血紅素結構異常等各種狀況,就會容易出現紅血球被破壞的溶血疾病,像是瘧疾、鐮刀型紅血球病、地中海型貧血、蠶豆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等問題都有機會引



2. 95%的膽管癌患者因為黃疸就診,易被誤診肝炎的膽管癌如何 ...

Skiptocontent50歲的黃先生,最近上腹疼痛而且有發熱和黃疸等膽管發炎的現象,被醫師診斷為肝炎,沒想到過了3個月後,被發現是第3期的膽管癌;而之前香港知名女星沈殿霞,至死才確定是因為膽管癌而過世,到底容易被誤診為肝炎的膽管癌要怎麼去判斷呢?膽囊癌依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門部膽管癌和膽管癌及膽囊癌等種類,其中又以肝門部的膽管癌的症狀為大宗。

症狀很像膽結石的肝門部膽管癌黃疸雖然是肝門部膽管癌的常見症狀,但在黃疸出現之前,可能已經歷一段時間的上腹部隱痛不適、乏力、不喜歡吃油脂食物、體重減輕等症狀,隨著病情加重而出現黃疸現象,但通常已經進入癌症晚期。

而出現黃疸很多人會認為是肝臟出現了問題,但如果出現無痛性黃疸就要警惕是否為肝門部膽管癌,因為此種膽管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梗阻性黃疸,且多為無痛性黃疸,95%以上的病人都是因為黃疸就診。

黃疸通常進行性加深,伴有皮膚瘙癢、小便呈茶色、排陶土樣大便。

膽管癌的黃疸有什麼特點?膽管癌早期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僅出現中上腹脹、隱痛、不適、消瘦等症狀。

如果是合併膽結石及膽道感染,可能有發冷、發熱等,且有陣發性腹痛及隱痛。

如果是單側肝管癌腫,可能開始常無症狀,直到影響至到側肝管開口時,才出現阻塞性黃疸。

若膽管癌沒有伴隨膽結石及感染,多為無痛性的阻塞型黃疸。

這類型的黃疸進展較快,不呈波動性,黃疸的現象和梗阻部位及嚴重程度有關。

肝外膽管梗阻時黃疸較深,肝內膽管分支受阻時黃疸較淺。

完全性膽管阻塞時黃疸較深,不完全性膽管阻塞時黃疸較淺。

偶爾膽管的炎症、痙攣以及腫瘤脫落和乳頭型的腫瘤偏位,可使黃疸有所波動。

中下段膽管癌常表現為,無痛性膽汁淤積性黃疸。

膽管癌超棘手!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楊培銘:只有一個方法可能早期發現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膽管癌有時從影像仍無法明確顯現,有些病人有腫瘤都還看不出來,是從間接證據去判斷,例如兩邊膽管漲起來,而且它沒有高風險因子可以提醒注意,也沒有症狀可以早期發現,透過超音波檢查也許有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膽管癌超棘手 只有一個方法可能早期發現資深藝人楊采玹日前因膽管癌,膽管癌的議題引起重視。

肝基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膽管癌有時從影像仍無法明確顯現,有些病人有腫瘤都還看不出來,是從一些間接證據去判斷。

而且早期也沒有症狀,能夠早點發現的唯一方法只有一個...完整版影音:https://goo.gl/vfyYLR全文連結:#楊培銘#膽管癌#楊采玹Postedby好心肝·好健康onTuesday,January23,2018膽管癌發病有哪些症狀?膽管癌發生後不但會產生可見的表現,在身體內部還會出現以下3點症狀。

1、肝臟腫大:70%以上的患者有肝大,多為肝內膽汁淤積所致。

2、膽囊腫大:如癌腫發生於三管匯合處以下部位,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3、腹水:晚期因腹膜侵犯,或侵犯門靜脈,導致門脈高壓,可出現腹水。

資料來源癌症希望基金會:膽管癌超棘手 只有一個方法可能早期發現延伸閱讀噁心想吐、上腹痛…不易發現也易被誤診的膽囊癌,有這5大症狀!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1-05-15COVID-19/孩童防疫補助怎麼領?簡單4步驟補助款直接入帳2021-06-15新冠快篩怎麼做?居家快篩、篩檢採檢5大QA一次看(不斷更新:全台快篩站整理)2021-06-14一表看懂兩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台大醫師教民眾選13價還是23價2020-11-16



3. www.kmuh.org.tw/www/kmcj/data/9707/14.htm

淺談膽囊癌肝膽胰外科   張文燦主治醫師(97年7月)流行病學衛生署於2006年之分析指出膽囊癌佔全部癌症死亡之第十二位,佔男性癌症死亡之第十一位,而佔女性癌症死因之第九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3.2人,因此其並非罕見的癌症。

但早期膽囊癌很難事先診斷出來,通常是在膽囊切除手術後,方由病理切片診斷出。

在膽道手術中,膽囊癌的發現率約在1%~2%間。

膽囊癌好發於60歲以上女性,男女比率約1:3。

膽囊癌的危險因子(1)膽囊結石及慢性膽囊炎:平均約有75%的膽囊癌患者合併有膽囊結石,是因結石對膽囊黏膜細胞長期刺激而造成其癌化。

也因此大部分的早期膽囊癌其各項檢查結果都與一般膽囊結石症無異,因此很難事先診斷出來。

(2)陶瓷狀膽囊(ProcelainGallbladder):若膽囊壁鈣化而呈陶瓷狀,則其合併癌症的機會即高達`12.5%~61%。

(3)膽道先天結構異常:如總膽管囊腫及胰管膽管合流處異常者,皆會增加膽囊癌罹患之機會。

(4)致癌物:橡膠工業的從事者較易得膽囊癌,其他致癌物有methycholanthrene,aminoazotoluene,nitroamines等。

另外如自由基或脂肪之氧化物亦被認為是致癌物質。

(5)膽囊息肉狀腫瘤:膽囊息肉直徑大於一公分或其形狀為平坦無柄狀,或僅有單一息肉且增長速度相當快,或其超音波下顯示息肉與肝臟組織之回音相同,則此息肉合併惡性之機率大增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6)膽囊的腺瘤(adenoma)或腺肌瘤增生(adenomyomatosis)則被認為是為有轉變成惡性之可能,此外潰瘍性大腸炎或傷寒帶原者都會增加膽囊癌的罹病率。

膽囊癌之臨床表現膽囊癌之臨床表現通常不明顯,約80%患者是以右上腹痛來表現,而且與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之症狀很難區分。

此外為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非特異表現。

若有黃疸(約佔30%~40%患者),則疾病已進入到末期。

膽囊癌之臨床診斷在實驗室檢查及腫瘤指標方面,並未有特異性的檢查可以作為依據。

而影像學檢查,若超音波懷疑合併有膽囊癌則必須加上電腦斷層攝影,以了解有無肝臟轉移或鄰近器官、淋巴結、血管及膽道之侵犯。

若有必要再加上內視鏡超音波及膽道攝影檢查。

膽囊癌的治療一般而言,若癌症僅侷限於膽囊黏膜層,則施行膽囊切除術即可。

若已穿透肌肉層,則必須再行膽囊週圍肝葉之楔狀切除,或行肝臟右葉切除手術,甚至合併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而若已侵犯到鄰近血管、膽道及肝臟,約僅15%~30%可以接受治療,對於其所造成之阻塞性黃疸,則以膽道引流或支架等保守療法行之。

結論膽囊癌,雖然不易事先診斷,但愈早期治療,存活率愈好。

第一期膽囊癌五年存活率約85%,第二、三、四期各為25%、10%、2%。

因此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或本身有前述的危險因子,則應儘早到肝膽科或肝膽外科就診,必要時接受膽囊切除手術,以絕後患。

【回本期目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