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月亮臉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會有嚴重副作用如果只吃短期呢?

從以前俗稱的「美國仙丹」,到後來的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症狀,類固醇已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

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 ...按Enter到主內容區:::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9月新聞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9月新聞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會有嚴重副作用如果只吃短期呢?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建檔日期:109-09-14更新時間:109-09-14   從以前俗稱的「美國仙丹」,到後來的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症狀,類固醇已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

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所以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非必要時盡量避免讓患者長期使用。

那麼,如果只吃短期呢?當然,一般而言,類固醇藥物對於適合的適應症具有相當療效,因此,民眾也不需過度排斥使用類固醇藥物。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國立成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針對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

研究發現,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14天),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

這篇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20年9月1日國際內科醫學權威期刊《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內科學年鑑),該期刊於1927年創刊以來讀者眾多,在臨床領域影響深遠,最新影響指數高達21.317,在一般與內科醫學領域排名前4%,2019年被引用次數高達58,033次,為內科醫學領域被引用次數排名第一期刊,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期刊之一。

     蔡慧如研究員與姚宗杰醫師的研究團隊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self-controlledcase-seriesmethod),探討有關台灣民眾在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與產生嚴重併發症之間的關聯性。

本研究利用衛生福利部資料科學加值中心的巨量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期間為2013年至2015年,研究對象為2,623,327位介於20歲至64歲的成年民眾,探討曾使用一次短期口服類固醇者,其在用藥後一個月以及二到三個月(31天至90天)期間,是否會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或心臟衰竭的情形。

     分析結果顯示,約25%民眾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的女性患者較多(55.3%),此外,84.5%的民眾並沒有慢性疾病史。

使用天數方面,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的中位數為3天,常見病因主要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或皮膚相關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鼻竇炎、扁桃腺炎、鼻咽炎、咽炎、喉炎、濕疹、蕁麻疹以及搔癢症等),常見相關專科別前五名依序為: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以及小兒科。

     根據201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患者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30天)時,會增加發生敗血症、靜脈血栓栓塞和骨折的可能風險。

姚宗杰醫師表示,這次在台灣進行的研究也顯示出,患者在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第一個月內,其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史的患者,短期使用14天以下的口服類固醇,也會出現同樣的疾病風險。

     姚宗杰醫師與蔡慧如研究員提醒,有鑑於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仍存在一定的疾病風險,建議臨床醫師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仍需謹慎評估使用類固醇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如需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也請留意患者在用藥後一個月內是否出現上述情形。

同時,民眾如果目前正在服用口服類固醇,切勿自行停藥,如有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確保用藥安全。

研究論文原文出處:https://doi.org/10.7326/M20-0432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人民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相關問題Q&A衛生福利e寶箱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傳資訊宣傳影片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2. 使用「類固醇」會水腫、骨鬆、皮膚病?有副作用該怎麼辦 ...

除了怕口服類固醇會導致變胖、水腫、水牛肩、月亮臉……也有人擔憂,使用外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對此食藥署也提醒,過度使用類固醇,會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我同意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登入/加入會員收藏成功已複製連結播出時間:CH56每週六、日下午2點及晚上7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醫療使用「類固醇」會水腫、骨鬆、皮膚病?有副作用該怎麼辦?健康2.02019/07/0116:26字體放大一提到「類固醇」,不少人應該對它又愛又怕,除了治療效果真的很不錯,但一些可能的副作用仍會讓患者擔心。

除了怕口服類固醇會導致變胖、水腫、水牛肩、月亮臉……也有人擔憂,使用外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對此食藥署也提醒,過度使用類固醇,會導致身體受到危害。

 示意圖/TVBS 「外用類固醇」大量使用小心皮膚變薄、色素沉澱類固醇名為「副腎上腺皮質激素」,是人體內即可自行合成的腎上腺荷爾蒙的一種,具有抗發炎、免疫系統調節及止痛的作用,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含有類固醇的製劑種類繁多,大致可歸納為口服型、注射型、吸入型及外用型。

 食藥署指出,類固醇在體內可以促進或分解肌肉、脂肪、皮膚,但使用類固醇須依據病情適度控制類固醇用量,因為長期大量使用外用類固醇,確實可能會出現皮膚變薄、肌肉萎縮、瘀青,也容易有青春痘、色素沉澱等皮膚相關副作用,導致患者誤解為皮膚疾病。

食藥署提醒,類固醇依藥品風險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若為處方藥,須由醫生診斷及處方後才能使用;若為指示藥,則須依照醫師、藥師指示,或藥品外盒及仿單的標示內容使用,這樣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吃類固醇會水腫、得骨質疏鬆症?此外,口服類固醇也會造成體重增加如腹部堆積脂肪、月亮臉,還有頸背部突起(俗稱水牛背)、血糖增高、消化道潰瘍及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

吃類固醇會水腫嗎?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資訊指出,剛開始類固醇的用量若超過1天4顆時,可能會造成體內水分及鹽分的堆積,而產生水腫現象,這並不是類固醇傷害到腎臟的後果。

在服用類固醇期間,只要少吃太鹹的食物、避免吃醃製或調理過的食物,每天注意體重變化,就可以減少水腫現象。

延伸閱讀:水腫代表腎不好?還可能暗藏這些疾病延伸閱讀:這種「水腫」要小心,心臟像「疲球」沒力!醫提醒危險6警訊 有些人聽說吃類固醇會得骨質疏鬆症?不是每一個服用類固醇的病患,都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一般而言,長期服用每天4顆(約20毫克)以上的類固醇,且要超過3至6個月以上,才比較可能會造成骨鬆。

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每天至少1500毫克)、配合鈣片使用、多吃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牛奶、乳酪製品、小魚乾、排骨湯、菠菜、芝麻、髮菜、大豆等,並補充維生素D,適當的負重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戒除菸酒,就可以減少骨質的流失。

延伸閱讀:補鈣防骨鬆,鈣片怎麼挑?台大醫師「一張表」吃對關鍵成分 ◎編輯/朱育嫻報導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異位性皮膚炎好不了?想擺脫類固醇,「換膚方」有效吃鼻塞藥物會失眠?醫提醒:睡前吃這些藥小心睡不著吃藥後出現紅疹、眼睛腫?藥物過敏有危險6大徵兆要警覺汗皰疹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少碰「鎳鈷鉻」食物!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類固醇水腫骨鬆鈣質維生素D皮膚病色素沉澱青春痘免疫系統延伸閱讀喝咖啡會心悸、骨鬆?營養師破解6大迷思教你健康喝2019/08/0911:00喝牛奶會致癌?越喝越骨鬆?營養師破解7大迷思2019/07/1110:3540歲輕熟女「移機車」竟骨折!「這種女性」骨鬆機率多8倍2019/10/2515:19停經婦女骨鬆,吃益生菌也能保骨?臨床試驗告訴你,哪些菌株有效2020/12/0715:32胸悶竟是骨鬆徵兆!老人骨折死亡率達20%江坤俊教你1招預防骨鬆2020/05/1317:54他睡覺翻身摔下床肋骨竟斷了!原來是嚴重骨鬆不自知2019/12/1111:13人氣排行榜1宅在家沒運動踮腳就會瘦!專家教加強版,美腿、翹臀一次練到好2早上做啟動易瘦體質!瑜伽「拜日式」12動作幫助減重、瘦身3常吃這種便祕藥小心骨質疏鬆!名



3. 女吃類固醇吃到水牛肩、月亮臉靠「局部 ...

一名58歲李小姐長期服用類固醇治療疾病,類固醇副作用水牛肩、月亮臉通通出現,試了很多方式都無法改善體型。

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表示,許多藥物會 ...繁體中文English首頁高雄醫學大學網站導覽後台管理前端編輯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帳號密碼記得我登入首頁RSS女吃類固醇吃到水牛肩、月亮臉 靠「局部電刺激」甩肉(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受訪)《ETtoday東森新聞雲》女吃類固醇吃到水牛肩、月亮臉 靠「局部電刺激」甩肉(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受訪)《ETtoday東森新聞雲》女吃類固醇吃到水牛肩、月亮臉 靠「局部電刺激」甩肉【ETtoday東森新聞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減重已成為全民運動,但是有一群人不管如何「少吃、多動」就是瘦不下來,除了減重方式不正確外,有部份則是外來影響,即為藥物性肥胖。

一名58歲李小姐長期服用類固醇治療疾病,類固醇副作用水牛肩、月亮臉通通出現,試了很多方式都無法改善體型。

  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表示,許多藥物會使體重增加,如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賀爾蒙製劑、心血管疾病用藥、糖尿病疾病用藥、精神科用藥、抗癲癇藥等,但大部分只是暫時性增加,有些是促進食慾,使進食量增加;也有一部分是透過水份滯留體內造成水腫現象。

  但幾乎所有因藥物產生的肥胖或體重增加,病患都可在停藥後恢復體重。

但若無法停止使用這些藥物,則可選擇使用局部電刺激來做減重。

  戴書郁說明,電刺激課程是運用特殊中頻治療儀讓局部肌肉反覆收縮,達到脂肪健康代謝功能,該病患雖然還是繼續服用類固醇藥物,但因接觸電刺激,體內循環與代謝明顯變好,氣色逐漸紅潤健康。

  藥物性造成肥胖切記不可隨意停藥,戴書郁指出,應與醫師討論在病情許可下或有其他藥物可選用下替換藥物。

若必須長期服用藥物,可採用局部電刺激針對肥胖部位,協助該部位皮下脂肪減少,免除一切侵入性治療的副作用與風險,更須搭配飲食控制營養適度及體適能增加運動量,提高新陳代謝。

公告事項本處公告媒體焦點登記衣服尺寸秘書處導覽主任秘書秘書行政事務組法規事務組校友暨公共事務組事業發展組校務研究暨企劃辦公室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專區高雄醫學大學內部控制制度書第三版會議函文電子公文專區公文範例分層負責明細表國內校級策略聯盟合約獎補助經費執行成效評鑑專區大學校務評鑑大學系所評鑑大學自我評鑑募捐服務法規資料庫表單下載新進教師資訊意見交流搜尋...2014© 高雄醫學大學秘書處建議使用Chrome/Safari/Firefox瀏覽校址: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電話:07-312-1101ext.2101/2102/2103/2200/2808傳真:07-321-2062信箱:[email protected] Gototop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