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熱鳥症狀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養鳥必知:鸚鵡熱感染及預防之道@ 我愛家:: 痞客邦::

二、感染鳥疫症狀特徵. 1、鳥疫病狀分析. 病鴿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羽毛鬆亂、腹瀉、結膜炎、鼻炎 ...關閉廣告我愛家跳到主文落地生根在台中.很高興認識大家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23Wed201315:34養鳥必知:鸚鵡熱感染及預防之道導讀:鸚鵡熱俗稱鳥疫,不僅容易造成鳥類生病,就算痊癒也會成為長期帶原者。

更重要的是還會經由鳥類糞便或是病鳥帶原的病毒傳染到人類身上,造成發燒頭痛甚至打寒顫。

若決定要飼養鳥類,讓我們一起看看重點吧!一、鸚鵡熱禽類疾病介紹1、什麼是鸚鵡熱鸚鵡熱〈psittacosis〉又名鳥疫〈ornithosis〉,病原是一種寄生於動物細胞內的微生物,是由鸚鵡衣原體引起禽類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

小百科:一般在鸚鵡科鳥類感染和人接觸鳥類而發生感染時稱鸚鵡熱,而發生在各種非鸚鵡科鳥類時稱鳥疫,或稱之為衣原體病。

2、傳染途徑很廣該病的感染範圍較廣。

各種家禽鳥類、人類以及其它一些哺乳動物均可感染該病。

幼齡禽類易感性大。

3、病菌傳播方式傳播主要是通過患病和帶菌禽鳥類的排泄物、鼻腔分泌物、污染的食料和空氣,吸入而感染。

或是經由皮膚傷口而感染。

小百科:該病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痊癒的鳥禽動物一般成為長期帶菌者。

延伸閱讀:鸚鵡熱「鳥疫」:簡介及防治之道延伸閱讀:禽流感傳染途徑與防治方法二、感染鳥疫症狀特徵1、鳥疫病狀分析病鴿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羽毛鬆亂、腹瀉、結膜炎、鼻炎,眼睛混濁、失明,呼吸不暢。

小百科:成鴿多數可康復而成為帶菌者。

2、解剖內臟腫大剖檢見肺炎、肝脾腫大、肝表面有芝麻至綠豆大的淡黃色壞死灶、氣囊混濁增厚,心臟肥大等。

3、不會交叉傳染通常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人類的感染是通過接觸禽類的排泄物或者滲出物傳播。

當人吸入該細菌通常就會被傳染。

小百科:人們也可能因為與鳥嘴接觸或觸摸已經受到感染的鳥的羽毛或組織而被傳染。

延伸閱讀:鸚鵡疾病防治生活護理須知延伸閱讀:鸚鵡種類飼養及疾病護理三、如何預防病毒及患病治療1、器具清潔乾淨病鳥糞便、墊料、羽毛要認真處理,籠具應嚴密消毒,消滅吸血昆蟲,嚴防此病傳播。

2、新鳥徹底檢查引進的新鳥先要瞭解當地是否有衣原體病存在,隔離觀察2周後方可入群。

3、使用藥物治療可用包括金黴素。

治療量每公斤飼料2─4克,但對隱性感染者效果不大。

治療應在嚴格的隔離條件下進行,數量少時應考慮淘汰病鳥。

延伸閱讀:餵養鳥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延伸閱讀:飼養鸚鵡:維生素缺乏防治之道寵物百科家族發表。

請正確引用網址:http://petbird.tw(版權所有,複製必究)文章出處:養鳥必知:鸚鵡熱感染及預防之道文章標籤鳥疫鳥類疾病鳥類病毒傳染鸚鵡熱傳染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ea00336我愛家ea00336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寵物百科此分類上一篇:狗食慾不振改善挑食壞習慣此分類下一篇:貓砂除臭比較達人教你挑選!上一篇:狗食慾不振改善挑食壞習慣下一篇:吃肉更健康?選擇烹飪大學問歷史上的今天2013:孩子行為偏差家長寵過頭!2013:吃肉更健康?選擇烹飪大學問2013:狗食慾不振改善挑食壞習慣2013:準備懷孕飲食14重點及建議2013:水草缸14點養殖技巧及注意2013:影響寶寶體重因素及飲食建議2013:房市交易急凍房仲「凍未條」倒閉2013:挑選嬰幼兒床安全準則首選2013:打房課空屋稅?電度數判定有難度!2012:住家風水:孕婦注意12大禁忌2012:肌膚乾燥:秋季補水保濕重點2012:男童性教育:父母分工專家給建議2012:孕婦飲食:秋季進補原則及禁忌2012:秋季卸妝:抗敏保濕正確方法2012:蟎蟲病防治守則:貓狗更健康2012:龍魚飼養:龍魚拒食解決對策2012:畫眉不洗澡?給鳥洗澡教戰手則2012:養金吉拉貓:美容護理及日常照顧2012:實價登錄時代房市出現3大趨勢2011:怕養不起臍帶都未剪單親媽媽果園棄男嬰2011:公園內蓋廟里長帶頭違法違建民眾投訴2011:10萬台危險熱水器公會:安裝錯誤住家不定時炸彈2011:青年安心成家28日截止受理申請倒數趕快!2011:改門牌效應小巷身價跟著漲2011:結核病群聚感染世新確認8人遭感染學生戴口罩自保▲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文章搜尋文章分類寵物百科(905)生活其他(3286)台中房屋租售(260)房市新聞指南(6372)未分類文章(



2. 常見鳥疾病:鸚鵡熱症狀防治

常見鳥疾病:鸚鵡熱症狀防治297月常見鳥疾病:鸚鵡熱症狀防治發表於09:49時間在養鳥須知發文者蔣莉蓁分享導讀:鸚鵡熱是鳥類與人共通的傳染疾病之一。

鸚鵡熱又稱為鳥病、鳥疫或是飼鳥病,不僅傳染性高、致死率也極高。

養鳥的飼主們,不能輕忽此傳染病喔!快來了解何者為鸚鵡熱,有何症狀、又該如何處理跟治療吧!一、鸚鵡熱的病原與症狀1、鸚鵡熱衣原體病原為鸚鵡熱衣原體。

衣原體對高溫的抵抗力不強,55℃經5分鐘、37℃經4​​8小時即被滅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

2、破壞其感染性衣原體對酸和鹼的敏感性較低,但易被季銨化合物和脂溶劑等滅活,一般消毒藥如氯化芐烷銨碘酊溶液、70%酒精、3%過氧化氫可在數分鐘內破壞其感染性。

3、臨床表現不一由於衣原體毒力強弱不同,病鳥的臨床表現很不一樣,鸚鵡、鴿子等可呈顯性感染。

患病鸚鵡精神委頓,不食,眼和鼻有膿性分泌物,拉稀,後期脫水、消瘦。

知識家:成鴿多數可康復但成為帶菌者。

4、鸚鵡鴿子易感病鳥和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本病可由污染的塵埃和散在空氣中的液滴經呼吸道或眼結膜感染,蟎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染。

由於人也可被傳染,因此要注意自身保護。

知識家:鸚鵡熱衣原體對各種鳥均有致病性,以鸚鵡、鴿子為易感​​。

5、主要出現症狀(1)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或拒食,下痢,早期糞便呈水樣,顏色為綠色或灰色。

(2)中期糞便量減少,粘稠,呈黑色或綠色,常污染羽毛。

(3)後期糞便為大量水樣。

有的眼鼻發炎,流出水樣或膿狀分泌物,呼吸困難,呼吸音粗,發出咯咯聲。

(4)最後常蹲著不動,因衰竭而死亡。

二、鸚鵡熱的預防及治療1、新鳥入籠預防防止衣原體傳入或控制傳染源,引進新鳥前先要了解當地是否有衣原體病存在,並且將新鳥先隔離飼養至少3個月才可入群飼養。

2、做好環境清潔定期做好鳥糞便、飼料盆、羽毛的清潔工作,而且飼養的籠具應嚴密消毒,並且消滅吸血昆蟲及寄生蟲,嚴防鸚鵡熱傳播。

3、立即果斷處理盡量避免引進有發生衣原體病地區的鳥兒,若真要引進則須隔離觀察,若發現病體時要採取果斷措施,淘汰病鳥,對籠具、飲食器具和環境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

4、藥物控制治療可用四環素(包括金黴素、土黴素、紅黴素)治療,氯黴素有毒性不能用。

治療量每千克飼料2克~4克,但對隱性感染者效果不大。

知識家:餵鳥樂4號5天~7天,每天1克。

餵增年6號膠囊則效果較好5、嚴格淘汰病鳥治療應在嚴格的隔離條件下進行,數量少時應考慮淘汰病鳥。

已經確診為鸚鵡熱的病鳥應淘汰,連同鳥的排泄物一起深埋或焚燒掉,以免傳染給健康鳥和人。

6、藥物劑量評估對於特別珍貴的鳥可以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用藥物進行治療,方法是按照以下濃度拌料:四環素0.02——0.04%或土黴素0.05——0.1%或金黴素0.02-0.06%,拌料一定要均勻,連用15——30天。

寵物百科發表。

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標籤:鳥禽傳染病,鳥類傳染病,鸚鵡熱治療,鸚鵡熱預防關注我們合作邀約信箱:[email protected]近期文章狗狗過世了,傷心之外還有各種情緒2021-01-07小孩與毛孩:懷孕了,該把寵物送走嗎?2020-12-15家養寵物:改善鼻過敏打造低敏住家2020-12-15走失的寵物不歸還是違法的嗎?2020-10-26狗傷到民眾飼主有刑事責任2020-10-26搜索:



3. 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鸚鵡熱確定病例

鸚鵡熱為世界性分佈之疾病,但較為罕見,過去10年國內經證實病例僅97年於桃園縣1例,該個案亦曾有鳥類之接觸史。

鸚鵡熱又稱鳥病,是一種細菌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在家庭 ...:::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0年衛生福利部新聞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鸚鵡熱確定病例,籲請飼鳥民眾注意防範。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建檔日期:100-02-22更新時間:100-02-22疾病管制局發布我國今年首例鸚鵡熱確定病例,個案為居住於中部44歲男性,於今年1月1日起出現頭痛、發燒、發冷、全身痠痛及咳嗽等症狀,1月11日由某醫學中心通報,2月18日經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第三次採血檢驗確認。

經衛生單位疫調發現個案家中所飼養之寵物鳥為可能的感染來源。

個案於接受醫院住院治療後,目前已康復出院。

鸚鵡熱為世界性分佈之疾病,但較為罕見,過去10年國內經證實病例僅97年於桃園縣1例,該個案亦曾有鳥類之接觸史。

鸚鵡熱又稱鳥病,是一種細菌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在家庭、寵物店、鳥類飼養者、鳥類展示會及鴿舍中爆發。

1879年首次於瑞士報告,其後英國、歐洲、美國及中南美洲等地區相繼發生,香港也曾傳出病例。

潛伏期約5~28天,臨床表現不一,開始大多以類似感冒的症狀表現,例如:頭痛、發燒、發冷、肌肉痛、咳嗽等;少見的症狀有脾腫大、胸痛、相對性心跳過慢等;較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有腦炎、心肌炎、靜脈炎等。

鸚鵡熱主要傳染途徑為人類吸入受污染的飛沫或塵土而感染,例如:吸入已感染鳥類的乾燥排泄物、羽毛上的粉塵,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很少發生。

傳染窩存在於觀賞用鳥(如:鸚鵡、金剛鸚鵡、鸚哥、小冠鸚鵡等)及部分家禽(如:火雞及鴨),外觀健康的禽鳥也可能帶菌並排放病菌,特別是處在擁擠或運輸的環境中。

疾病管制局籲請鳥類飼主於清理鳥糞或羽毛時應配戴口罩及手套,清理後必須洗手,一般民眾觀賞鳥類也應儘量保持距離,降低遭受感染之風險。

民眾如有出現疑似症狀,亦請儘速就醫治療並告知醫師曾有鳥類接觸史。

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

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人民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相關問題Q&A衛生福利e寶箱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傳資訊宣傳影片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