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開刀後遺症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鼻竇炎手術最新的醫療技術介紹

「醫生,是不是有什麼微創的方法開刀啊?老人家想到要把臉皮翻起來,驚嘛驚死了。

」 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我心想:「阿媽你別怕,現在的鼻竇炎手術很進步,都是用內視 ...亞東院訊電子報第192期(2015年11月)  鼻竇炎手術最新的醫療技術介紹耳鼻喉頭頸外科張智銘醫師       「掀嘴皮蓋恐怖,我不要!」阿媽焦急著地搖搖頭,眼神直盯著帶他來看診的兒子,一臉驚恐的樣子。

就在剛才,我向阿媽說明,他的慢性鼻竇炎需要開刀。

        兒子搔了搔頭,一方面安撫老媽媽,另一方面,自己不是專家,心裡也著實不知所措。

「醫生,是不是有什麼微創的方法開刀啊?老人家想到要把臉皮翻起來,驚嘛驚死了。

」          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我心想:「阿媽你別怕,現在的鼻竇炎手術很進步,都是用內視鏡做的微創手術,不用掀嘴皮!」我仔細向他們說明手術的方法,和一些最新的醫療技術。

以管窺天-「內視鏡鼻竇微創手術」         傳統鼻竇炎手術俗稱要翻嘴唇開刀,意思是指翻開兩邊上嘴唇,在牙齒上方橫切一刀,再將前臉頰的骨頭打開進行手術。

1980年代之後,由於內視鏡技術的進步,主流的手術方法逐漸轉變成「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

     「內視鏡鼻竇手術」相當容易理解,也就是利用內視鏡進入鼻竇進行手術;而「功能性」三個字則是本術式一大特徵,也是與傳統手術的重大區別之一。

傳統的Caldwell-Luc鼻竇手術,原則是「打掉重練,斬草除根」,器械進入鼻竇後,須將所有鼻竇黏膜刮除,以期達到除惡務盡之功效;但內視鏡手術原則是「打通即可,去蕪存菁」,因為現今的耳鼻喉科學者認為:不須將所有黏膜清除,只要打開鼻竇堵塞的地方,去除病變組織,恢復鼻竇通氣即可;術後只需要假以時日,便可逐漸恢復鼻竇纖毛的功能性。

          近年來,微創器械和技術的進步,使鼻竇手術更如虎添翼,傷口更小,出血更少,手術時間更短,也更為安全;由於諸多好處,內視鏡鼻竇微創手術自然成為慢性鼻竇炎手術首選。

水到渠成-「鼻竇微創水刀手術」       手術過程中,打開竇口後有時可見滿滿的黴菌斑塊或蓄膿,這時即使竇口已經擴大,這些髒東西也須一併清理乾淨,避免藏汙納垢,影響復原。

傳統方法是利用針筒接鐵製沖水管,放到鼻竇裡,一管一管慢慢沖;因為沖水管是單一角度,無法抵達角度較大的角落,難免有些地方治療不完全。

       近幾年開發的鼻竇微創水刀克服了上述缺點,這個器械的前端是一組軟質沖吸頭,可噴出強力水柱,同時吸走沖洗完成的水流,保持手術視野清晰,確保清洗確實。

醫師可以用內視鏡觀察水刀的位置,即時調整水刀頭的角度,進行360度沖洗;水刀後端則是接上一大袋沖洗用食鹽水,醫師只須按下電動板機,水柱則可源源不絕噴向待清理的角落;相較於傳統沖水耗時費力且水量少,新時代的微創水刀手術可說是佔了很大優勢,實為慢性鼻竇炎患者的一大福音。

 雙重保險-「鼻竇導航手術」         自從內視鏡鼻竇手術風行開始,為追求手術更細緻安全,使用導航系統輔助手術的概念便逐漸形成。

在沒有導航的時代,醫師只能靠閱讀術前影像,在腦中建立起病患的鼻竇立體結構,搭配解剖知識及手術經驗去執刀。

       但即使醫師技術再熟練,臨床上仍會遇到較複雜嚴重的病例,於是我們需要雙重保險來確保手術安全,以避免併發症。

鼻竇導航手術的問世,便是為了因應對於手術精準和安全更嚴格的要求;它的運作原則很簡單,手術時醫師的器械到那裡,3D影像就要同時呈現當時的位置;換句話說,有了這套系統,鼻竇地圖不僅預先建構在醫師的腦海裡,也即時呈現在手術螢幕上,就像開車使用衛星導航一樣。

     即使導航系統問世至今還沒有很久,但2002年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已經提出共識,建議許多狀況適用鼻竇導航手術,以避免術後視神經、眼外肌傷害或腦脊液滲漏等併發症。

  鼻竇發炎免開刀-「氣球擴張術」      有些患者受鼻竇炎困擾許久,但因為不敢開刀,寧可跟它長期抗戰。

基於這樣的需求,2005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首次通過氣球擴張術應用於鼻竇手術,全球至今已超過二十五萬人享受到這項技術帶來的低傷害和高成效。

       鼻竇氣球擴張術的方法與心臟科醫生利用氣球擴張來疏通冠狀動脈方法相似,是將導管置放在額竇、上頷竇、蝶竇的竇口,利用導管氣球充氣將竇口擴大,如此一來,病患便可免開刀而成功治癒鼻竇炎。

雖然氣球擴張術免開刀極具吸引力



2. 鼻竇炎開刀需要注意什麼?要住院嗎?術後不保養當心症狀復發

而鼻竇炎顧名思義,是指鼻竇組織受到發炎、感染的疾病。

不過,臨床上卻有許多人把鼻竇炎當作是感冒或過敏性鼻炎而搞混了。

除了流鼻水 ...首頁/看了就療解/醫師在線等鼻竇炎開刀需要注意什麼?要住院嗎?術後不保養當心症狀復發2021/03/19by療日子編輯團隊小中大鼻竇炎開刀會好嗎?長期出現流鼻涕、鼻塞、頭痛等症狀,卻因工作忙碌而未多加留意,接受鼻竇內視鏡檢查後,醫師竟診斷為慢性鼻竇炎需要開刀治療?到底鼻竇炎症狀平時該如何留意?又有哪些治療方式?若是開刀需要住院嗎?針對這些疑問,以下就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惠來完整說明。

想知道鼻竇炎開刀的原因,先認識鼻竇炎症狀鼻竇是位在我們鼻腔、眼睛周圍及顱底附近,且左右兩側對稱的一個空腔構造,包括上頜竇、篩竇、額竇及蝶竇。

而鼻竇炎顧名思義,是指鼻竇組織受到發炎、感染的疾病。

不過,臨床上卻有許多人把鼻竇炎當作是感冒或過敏性鼻炎而搞混了。

除了流鼻水與鼻塞症狀之外,鼻竇炎還會合併有臉頰、眼睛周圍有疼痛或悶脹感,甚至出現牙齒痛、嗅覺異常等情形。

當中尤以嗅覺失靈這一項,是區分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或一般感冒的典型症狀。

目前的診斷依據,是當病人出現以下4種的其中2種,便可確診為鼻竇炎:1.濃黃鼻涕2.鼻塞3.臉部脹痛有堵塞感4.嗅覺喪失或減低鼻竇炎一般如何治療?何時需要手術?若病人的感染症狀發生在一個月以內,稱為急性鼻竇炎;但若症狀持續、反覆出現超過三個月以上,則為慢性鼻竇炎。

無論急慢性,第一線通常會採取藥物治療方式,但是當積極用藥後仍無法有效改善症狀,甚而鼻塞變得嚴重或呼吸困難時,醫師就會運用內視鏡以及電腦斷層檢視整體鼻腔狀況,若發炎無法用藥物控制良好,甚至侵犯到周圍骨頭或靠近眼睛顱底時,就會考慮以手術方式治療。

鼻竇炎開刀方式為何?要住院嗎?目前鼻竇炎手術的主流是「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以清除病患受到感染的分泌物,減輕鼻竇發炎與腫脹情形。

由於這是一種全程在鼻腔內進行的微創手術,因此外觀並不會有任何傷口,在精準切除病灶的同時還能保留原本健康的鼻竇黏膜。

至於能否於門診治療,或需要在麻醉之下施行,則須取決於發炎的嚴重程度及受到感染的鼻竇部位而定。

比方說,病患只有單邊或較為輕微、單純的局部發炎時,可在門診治療;但若感染的部位較深層,例如接近腦部時,建議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更能有效清除發炎病灶。

鼻竇炎手術後恢復期多長?如何照顧?術後病人需於第一週內回診清理傷口結痂與填塞物,第二週及第四週時醫師會再利用內視鏡檢查復原程度。

大多數患者在開刀後一個月都能恢復得不錯。

要注意的是,這一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等需要出力的動作,以免尚未復原的傷口可能出血的狀況。

以為開刀後就能一勞永逸嗎?術後不保養當心復發張智惠醫師解釋,手術固然可以針對感染問題做立即性的處理,但鼻竇炎和病患本身的免疫力與平日照護密切相關,術後應遵照醫囑落實保養,才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三大保健方式為:以正確且溫和的方式洗鼻,清除鼻腔分泌物。

有過敏性鼻炎者在發作時,應使用醫師開立的鼻噴劑或抗組織胺藥物控制病情,避免發生鼻塞或黏膜腫脹,待症狀緩解後便可停藥。

來自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透過身體免疫機制通常都能良好應付,建議平時宜規律作息、維持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習慣,包括攝取足夠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等,強化自身免疫力。

療日子小叮嚀:鼻竇受到感染的時間越長,後遺症或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相對也越高。

如果病症拖太久才治療,導致嗅覺或神經已受到傷害,即使動完手術也無法百分百回復原本狀態。

提醒大家,當有疑似鼻竇炎症狀出現時,務必及早就醫接受檢查治療。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鼻子過敏怎麼辦?飲食4大招,幫你舒緩過敏性鼻炎)採訪醫師:耳鼻喉科張智惠醫師責任編輯:鄭碧君圖片來源:123RF鼻竇炎開刀要住院嗎鼻竇炎開刀後鼻竇炎開刀會好嗎鼻竇炎手術鼻竇炎症狀鼻竇炎開刀療日子編輯團隊延伸閱讀2021/01/05身心疾病打呼、頭痛、睡不飽?睡眠呼吸中止症10大症狀,嚴重恐中風2020/11/03醫師在線等眼睛癢怎麼辦?紅腫、過敏原因是什麼?2方法舒緩與改善!2020/10/30醫師在線等換季就鼻塞喉嚨卡卡?季節鼻過敏原因與治療,醫生教你輕鬆緩解相關文章2021/06/18醫師在線等心律不整症狀如何判斷?醫:腳步踉蹌、常暈眩,都是早期徵兆2021/05/18醫師在線等居家辦公也要預防椎間盤突出!想改善症狀該如何復健與治療?2021/05



3. 慢性鼻竇炎疾病居家須知及注意事項

科部室首頁內科部門檢查室感染科心臟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腎臟科胃腸肝膽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胸腔內科血液腫瘤科風濕免疫科外科部門一般及消化系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部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傷口照護中心婦兒部門兒科部婦產部其他醫療專科部門復健部(科)病理中心放射腫瘤部(科)高壓氧科中醫部牙醫部眼科(部)耳鼻喉科(部)麻醉部皮膚科家庭醫學部(科)精神醫學部(科)加護醫學部急診醫學部放射診斷科核子醫學科醫技、其他部門癌症中心燙傷中心藥劑部營養科護理部緩和病房居家護理醫療事務室病安暨醫品委員會人體試驗委員會外語篇印尼文英文越南文泰文菲律賓文簡體中文線上影音衛教搜尋功能耳鼻喉部首頁其他醫療專科部門耳鼻喉部衛教單張編號:A7750118 慢性鼻竇炎疾病居家須知及注意事項By 耳鼻喉部|December,2020一、疾病及合併症影響:術前會有流黃鼻涕、前額部、上額竇腫痛、發燒、頭痛、鼻塞等,術後可能出現鼻出血、鼻塞、喉嚨不適、頭暈、頭痛等情形。

二、住院注意事項:住院當天:填寫手術及麻醉同意書,護理師會為您解說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請術前自購買0.5或1吋紙膠,以便術後使用。

晚上十二點以後不能吃任何的東西(包括開水、香菸)。

手術當天:更換手術衣,取下身上所有物品(包括活動假牙、隱形眼鏡、飾物及金錢等)。

護理師會為您注射點滴以補充水份。

請在病房耐心等候送開刀房,我們會隨時通知您送開刀房時間。

術後當天:護理師會注意您生命徵象的監測,若有異常情形會告知醫生。

局部麻醉手術後一般禁食四小時後即可進食,應先喝水,無嘔吐情形再進食,並先採冰涼飲食。

開完刀後可能會有嘔吐情形,如有嘔吐情形,先將頭側向一邊,避免造成吸入性肺炎。

護理師會觀察您第一次小便的時間,若小便無法解出時,必要會給予以導尿。

由於雙鼻會有流血情形,因此當紗布墊濕約2/3量時即可更換。

鼻倒流時,若有血水不宜吞下,喉嚨若有血塊或痰無法咳出,請通知護理師協助抽出分泌物。

手術後立即給予冰袋冰敷鼻部,每兩小時休息15分鐘,直到24小時後,若仍感局部腫脹不適,可隨時冰敷。

術後雙鼻因有鼻導管及填充物,因此鼻部會有鼻塞腫脹不適,必要時可以注射止痛劑減輕傷口之疼痛,並請盡量採張口呼吸。

術後雙鼻因有鼻導管及填充物,因此鼻部會有鼻塞腫脹不適,雙眼會不適,我們會給予眼藥水使用以減輕不適。

若您感覺喉部有吞嚥口水,請告知護理師評估是否有出血,必要時通知醫師處理。

請勿做「清喉嚨」、閉嘴用力等動作,因為會使鼻內敷料滑脫。

術後第一天至第二天:每日護理師會為您評估呼吸道是否通暢及鼻出血情形。

由於張口呼吸會有口腔異味,因此經常刷牙及嗽口以保持口腔清潔。

依醫囑給予雙鼻鼻導管抽吸分泌物。

護理師及家屬須執行更換鼻部紗布墊。

手術後第三天:醫生為您取出鼻導管並清除血塊後,請返回病房臥床休息繼續冰敷兩小時。

續注射抗生素一天。

手術後第四天:護理師會為你辦理出院手續並預約回診時間。

三、居家照顧之注意事項:藥物使用注意事項: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次數或停藥,以免產生抗藥性。

活動、運動注意事項:出院1~2個星期內,勿抬20公斤以上之重物及過度低頭工作。

出院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例如騎腳踏車、跑步、爬樓梯。

飲食注意事項:每天飲水達2,000~3,000cc。

出院1~2星期,避免食用太熱之食物及進食補品。

每天多攝取蔬菜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預防便秘。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勿挖鼻孔,勿用力擤鼻涕及咳嗽。

勿用太熱的水洗澡,勿浸泡熱水浴。

避免至公共場所,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門診追踨:依醫師指示按時回診,第一次回診由護理站協助預約掛號。

特殊注意事項:出現下列情形需立刻返院治療:體溫高於38.5度,使用冰枕後仍未改善。

鼻部有大量出血情形,冰敷後仍未改善。

口鼻均呼吸困難。

~諮詢電話~│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6291│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3641~73643│佳里奇美│電話:(06)726-3333轉33915│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6291│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3641~73643│佳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