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有共生精神病的病態賭徒有較嚴重的精神、家庭和社交 ... | 病態賭徒治療

(一) 結合精神健康服務及賭博輔導服務,並由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戒賭輔導員及社工等跨專業人士組成治療隊伍,加強溝通和合作,為精神疾病和病態賭博 ...東華三院新聞中心新聞稿及活動花絮活動預告殊榮短片刊物周年誌慶網站最近報章經常出現因病態賭博導致個人精神困擾、自殺、甚至家庭慘劇等的報導,令人深感難過及惋惜,亦反映病態賭博對個人情緒及精神健康帶來的嚴重影響,但相關的學術研究及臨床經驗在華人社會卻非常匱乏。

因此,東華三院平和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和哈佛大學醫學院沉溺成癮研究中心合作,於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間進行「病態賭博與精神健康的共生關係」的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和面談訪問了201位尋求賭博輔導的病態賭徒,以探討病態賭博與精神健康的共生關係。

研究顯示,超過60%受訪者(128人;63.7%)被診斷曾患上病態賭博以外至少一種的共生精神疾病(Comorbidity,指除了病態賭博之外,出現一個或以上的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藥物濫用、酗酒及適應障礙等),其中55人更曾患上兩至三種以上的共生精神疾病。

共生精神疾病的分佈人數%任何共生精神疾病(AnyPsychiatricDisorder)12863.7%情緒性疾病(AnyMoodDisorder):如抑鬱症、鬱躁症和輕微抑鬱症等5929.4%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AnySchizophreniaSpectrumDisorder)52.5%物質關聯疾病(AnySubstanceUseDisorder):如吸毒、酗酒或尼古丁依賴6230.8%焦慮性疾病(AnyAnxietyDisorder):如驚恐症、社交焦慮症、强迫症和經常性焦慮症199.5%適應障礙(AdjustmentDisorder)4220.9%從有共生精神疾病人士的臨床觀察所見,情緒性疾病和適應障礙相對病態賭博問題較遲出現,究其原因,可能因為是他們先受到病態賭博引致的財政或家庭問題困擾,繼而患上抑鬱症或適應障礙;相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焦慮性疾病和物質成癮疾病則相對病態賭博問題較早出現,原因為他們傾向以賭博替代藥物或酒精濫用問題,或舒緩因共生精神疾病帶來的壓力和不安感覺。

此外,共生精神疾病與非共生的病態賭徒在婚姻狀況、居住安排、工作和個人收入情況均有顯著的分別。

正接受診斷而有共生精神疾病的病態賭徒,較少已婚(共生:53.3%;非共生:64.9%),但較多表示獨居(共生:15.5%;非共生:4.5%)、失業(共生:23.3%;非共生:9.0%)及沒有收入(共生:17.2%;非共生:8.2%)。

在訪問前的30天內,有共生精神疾病的病態賭徒較多使用超出預計的金錢賭博(共生:1.8天;非共生:0.6天)和經歷賭博問題(共生:12.32天;非共生:6.56天),且更受賭博問題困擾(共生:75.0%;非共生:33.6%)。

研究數據亦發現,有共生精神疾病的病態賭徒有較嚴重的精神疾病症狀,他們在抑鬱、恐懼、焦慮、妄想症狀、強迫性症狀等九項範疇的指數,均顯著高於非共生的病態賭徒。

此外,他們面對較差的家庭及人際關係、學習或工作情況、個人滿足感、社交生活及康樂活動等,吸煙問題亦較嚴重。

綜合以上的調查結果,東華三院作出五項建議方案﹕(一)結合精神健康服務及賭博輔導服務,並由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戒賭輔導員及社工等跨專業人士組成治療隊伍,加強溝通和合作,為精神疾病和病態賭博雙重診斷的人士制訂一套結合藥物治療、個人及家庭輔導、小組輔導、健康理財及債務輔導等的有效治療計劃,同時為有多重成癮問題的病態賭徒作出合適的治療,例如東華三院設有藥物濫用及尼古丁成癮的治療中心,可以為有需要個案作出同步的治療。

(二)從臨床經驗所知,大部分戒賭人士在賭博輔導中心時,往往因集中探討其賭博或債務問題而忽略了其共生精神疾病如抑鬱、焦慮症狀對自身及家庭的影響。

為了減低因延誤處理共生精神疾病而產生的風險,我們建議為戒賭輔導員及其他精神健康界別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增強他們對共生精神疾病症狀的認識及警覺性,為戒賭人士作出全面的評估及提供最理想的治療。

(三)國際研究文獻所獲得的臨床建議指出,對有共生精神疾病與非共生的病態賭徒的治療次序,應取決於共生精神疾病的嚴重性和原發性。

若診治一個呈現幻覺或妄想等嚴重精神疾病症狀的病態賭徒,應先以精神科藥物治療其精神疾病症狀,再透過心理輔導處理賭博或相關問題,對症下藥,增加功效。

(四)我們建議透過社區教育提高公眾對病態賭博和精神疾病的認識,減低公眾對病態賭徒的負面標籤,更提高家人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