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非讀BOOK|商周 | 護腎保健食品ptt

這些含毒、過量或不足量的保健品,讓我這個腎臟科醫師越來越擔心,特別是我發現國內的洗腎人數節節攀升,使尿毒症幾乎成了新國病的代表。

據 ...商周會員登入×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接收通知下次再說已加入收藏已取消收藏焦點焦點首頁時事分析封面故事今日最新大家都在看國際國際首頁全球話題趨勢中國財經財經首頁產業動態商業趨勢焦點人物投資理財地產風雲新冠肺炎追蹤相關網站商周財富網管理管理首頁創新策略數位轉型行銷密技領導馭人關鍵100天CEO作戰室職場職場首頁職場修練創業心法心靈成長英文學習教育趨勢生活生活首頁中場幸福學養生保健時尚藝文美食旅遊相關網站良醫健康網alive專題名家專欄特別企劃影音音頻商周知識庫商周封面兩岸國際人物報導職場管理商周STUDIO商周Store商周CEO學院CEO領導學程魅力領導學圓桌趨勢論壇職場學駐足思考青少年金惟純活學工作坊服務會員中心訂閱商周客服中心常見問題活動總覽追蹤商周下載App抽好禮訂閱電子報現正閱讀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畫重點段落筆記新增筆記「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0/500不公開分類公開分類儲存商周集團2021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商周生活養生保健生活|養生保健腎臟科醫師:保健食品吃錯了,更要命!(來源.PhotoCredit:CCBYImages_of_Money@Flickr)撰文者:江守山非讀BOOK2012.12.032012/12/0317:21:45保健食品可健身也可傷身,你知道怎麼吃才對嗎?市面上推薦介紹保健食品的書百百種,身為腎臟科醫師,聽到那麼多似是而非的說法,看到那麼多魚目混珠的產品,見到那麼多「以身試法」的消費者,我覺得必須站出來跟大家說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吃錯保健食品,只會越補越大洞。

全球著名的營養補充品的監督網站「ConsumerLab.com」就曾檢驗21種不同品牌的綜合維他命,結果發現竟有11種不符品質標準;當中有些是「不符自身標示含量」,例如檢驗出來的鈣只有標示量的一半,或是超出劑量比標示還多三倍;有些則是含有「重金屬汙染」,例如產品含鉛等;另外還有一種是「藥丸溶解度不佳」,也就是服用後的溶解時間超過美國藥典規定的30分鐘,導致吸收效果受到影響。

廣告這些含毒、過量或不足量的保健品,讓我這個腎臟科醫師越來越擔心,特別是我發現國內的洗腎人數節節攀升,使尿毒症幾乎成了新國病的代表。

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07年公佈資料顯示,台灣洗腎病患占總人口比率(盛行率)與每年新增加洗腎病患比率(發生率)皆為世界第一,這不正是一大健康警訊嗎?你或許會問,這和保健食品有什麼關係呢?事實上,保健食品雖然不是藥物,但是因為製作過程受到汙染或是劑量不對、保存方法有誤等因素影響,都可能讓原本的吃補變成吃毒,對腎臟造成嚴重威脅。

我們腎臟科醫師有句話這麼說,「事前避免使用一毫克可能引發腎毒性的藥物,絕對勝過事後一公升的洗腎藥水。

」既然國人如此重視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的確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所幫助,那麼就應該知道如何正確的選購、正確的服用,讓營養保健食品達到真正的保健目標。

服用保健食品,三大原則不可破廣告原則一:天天定時定量才能達有效劑量常有人說:「吃藥傷腎」,並因此認為保健食品也一樣,不宜長期吃;也有些人因為工作忙常忘了吃,因此不是每天的量減半吃,就是昨天沒吃的量今天加倍吃,雖然吃吃停停,但有吃總比沒吃好。

以上這些都是國人服用營養保健品的常態,相信你應該也不陌生。

但是,身為一個專業醫師,我必須告訴你,如果不能每天定時定量並持之以恆的服用保健食品,那麼就不如不要吃。

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才有效在談營養保健食品的療效前,我們得先來釐清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差異。

藥物的主要目的是治療疾病,講究的是時效,想要「藥到病除」,就必須忍受藥物可能對人體所產生的副作用,當身體痊癒後,越早停藥越好。

但保健食品不一樣,服用保健食品的主要目的是保健,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呈現,因此三天打魚、五天曬網的吃法,是吃不出效果的。

換句話說,營養保健食品對身體的改善是循序漸進的,身體必須在服用一段時間後,當有效成分在身體裡累積足夠的劑量時,才能達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服用保健食品千萬不能性急,只是想求速效,也不宜吃吃停停,除非是本來就不宜長期大量服用的特殊營養品(例如紫錐花只適合在感冒前服用),否則保健食品要呈現效果,就一定要定時、定量,並持續服用三個月以上才有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