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驚爆新冠病毒變種!中研院持續追蹤病毒變異 | RNA病毒有哪些

一般來說,這種基因突變的機率約莫是十萬分之一。

這次的疫情元凶新冠病毒是RNA 病毒,比起DNA 病毒或是一般細菌,更加容易突變。

中央研究院搜尋關閉首頁最新文章主題分類人文與社會科學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專欄總覽創新研究社會熱議人物觀點轉載授權關於我們選單首頁最新文章主題分類人文與社會科學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專欄總覽創新研究社會熱議人物觀點轉載授權關於我們訂閱電子報搜尋各國驚爆新冠病毒變種!中研院持續追蹤病毒變異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足跡遍布全球,在傳播過程中一再出現新的突變種,讓防疫工作與研究均困難重重。

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組織研究團隊,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資料,分析三十萬筆以上的病毒基因序列樣本資料,將病毒劃分為六大類型,其中「第六型」佔目前流傳病毒類型的99%。

日前,中研院也成立「新冠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分享資料,讓全世界均能即時追蹤病毒變異。

突變,到底怎麼變?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隨著時間流逝,疫情不但沒有趨緩,多國甚至掀起二波感染潮。

在一年的時間裡,新冠病毒沒有被壓制,突變種還像雨後春筍般現身。

日前疫情重災區英國更出現了傳染力更高的新變種病毒。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新冠病毒變化得如此快速?新冠病毒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現形,可見病毒表現突起的棘冠。

因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突變速度快。

中研院團隊將目前新冠病毒變異分為六大類型,目前全球流傳的幾乎都是第六類型病毒,未來團隊將持續追蹤病毒變異。

圖│維基百科生物學中的突變(mutation)一詞,指的是細胞核裡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可能是DNA最基本單位─核苷酸(nucleotide)發生一個或好幾個的缺失、重複或插入等變化。

造成DNA突變的原因很多,像是DNA受到化學物質、紫外線、輻射或病毒影響,或僅僅只是細胞分裂、DNA複製的過程發生失誤。

細胞全年無休,不停複製、分裂,DNA受損或是複製出錯其實並不少見。

但就像人類工廠對於商品會有瑕疵檢測、修復的SOP,細胞對DNA突變也有相對應的修正機制。

即使DNA序列異動後嚴重到無法修復,如果突變發生在無意義片段,或是單一核苷酸,大多成為沒有帶來任何影響的「中性突變」。

但,如果突變發生在會影響蛋白質製造的核苷酸片段(基因),就可能對生物有所影響。

一般來說,這種基因突變的機率約莫是十萬分之一。

這次的疫情元凶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比起DNA病毒或是一般細菌,更加容易突變。

RNA病毒突變,比你想得容易!「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股的RNA(ribonucleicacid),RNA結構不太穩定。

」本次研究團隊的楊欣洲研究員幫讀者劃重點。

相較於遺傳物質為DNA的病毒,RNA病毒在複製遺傳物質(RNA)的過程,更加容易突變,如需要年年選株的流感病毒即為RNA病毒。

新冠病毒雖然有校對酶、突變速度比流感病毒稍慢,但突變速度仍高。

面對新冠病毒不斷冒出的變種,中研院研究團隊從最常見的突變—單一核苷酸變異(single-nucleotidevariantion,SNV)著手研究。

研究人員結合病毒變異分析與分類樹分析兩種方法,著手分析從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取得的1932株病毒基因序列樣本。

病毒變異發生位置與頻率方面,則以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陳君厚所長的統計矩陣視覺化,解析新冠病毒近三萬個核苷酸的RNA序列中,各個核苷酸變異之間的關聯;另一方面,使用一種統計分類樹和四種親緣關係樹,來瞭解各病毒株之間的距離與親緣關係。

「各國上傳的病毒株樣本資料都會附註收樣時間,也多少輔助親緣樹評判定演化前後關係的參考。

」楊欣洲補充。

14個印記,快速分類六大病毒研究結果顯示,目前世界上的病毒株可以被分成六大型,每一型都有一組自己獨特的單一核苷酸變異(SNV)位點,這樣的SNV位點印記共有14個。

研究團隊在六千株、三萬多株以及三十萬株等,幾次擴大樣本數的病毒分析中都能得到重複的驗證。

上圖為新冠病毒六大型的突變位點,每一橫條代表某一型的RNA序列,向下的區塊為突變的單一核苷酸變異(SNV)位點所座落的基因。

目前世界上的病毒株可以被分成六大型,每一型都有一組自己獨特的SNV位點,這樣的SNV位點印記共有14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