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瘤作者:臺大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楊士弘主治醫師兒童 | 腦部生殖細胞瘤

惡性腦瘤是兒童族群第二常見的癌症,常見種類包括: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生殖細胞瘤(germ cell tumor),室管膜瘤(ependymoma),第二、三、四級星狀細胞 ...:::無障礙網頁說明台大醫院::: 最新消息特別企劃專題報導保健園地台大花絮兒童專欄前期內容  :::兒童腦瘤幽谷中的亮光    前期兒童專欄    :::兒童腦瘤內容下載: 案例一:小明(化名)是一位14歲的國中生,過去健康情形良好,半年來有間歇性頭痛,起初歸因課業壓力不以為意。

後因持續一個月的複視與嘔吐就醫,經腦部影像檢查發現有4公分的小腦腫瘤,向前壓迫腦幹,合併有水腦症情形。

鑑別診斷包括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室管膜瘤(ependymoma)、或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

經開顱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嘔吐與複視情形改善,水腦狀況緩解,病理報告證實為惡性的髓母細胞瘤。

全身性評估未見脊髓或其他器官有腫瘤細胞轉移。

由小兒腫瘤科醫師與放射腫瘤科醫師給予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手術後迄今一年,定期影像追蹤顯示無腫瘤復發情形。

圖一:左圖為手術前MRI,顯示小腦腫瘤壓迫腦幹並造成水腦症。

右圖為手術後MRI,顯示腫瘤完全切除,腦幹壓迫情形解除與腦積水情況改善。

案例二:小華(化名)是一位4歲的小男孩,3歲左右開始出現偶發性頭痛,另有左眼視力模糊情形。

因為突發性意識障礙與全身乏力被帶至臺大醫院急診室就醫,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MRI)發現有3.5公分的腦部腫瘤,位於蝶鞍上方,診斷為顱咽瘤(craniopharyngioma)。

視力檢查發現右眼正常,但左眼僅剩光感;腦下垂體功能檢查顯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由於腦部影像檢查顯示腦下垂體柄已遭腫瘤侵犯,以手術切除腦瘤將產生腦下垂體內分泌功能不足(hypopituitarism)與尿崩(diabetesinsipidus)情形,未來需長期使用賀爾蒙藥物補充;而另一個治療方式為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或放射手術),因腫瘤較大,治療效果可能不佳且有傷害緊貼腫瘤的視神經之風險。

家長在溝通後同意小華接受開刀治療。

開顱手術順利將腫瘤完全切除,術後由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定期給予賀爾蒙補充治療;眼神經科醫師評估視力狀況維持穩定;手術後迄今5年,定期影像追蹤顯示無腫瘤復發跡象,身高體重發育達到同年齡兒童水平。

圖二:左圖為手術前MRI,顯示顱咽瘤壓迫視神經。

右圖為手術後MRI,顯示腫瘤完全切除,視神經壓迫情形解除。

兒童腦瘤(Pediatricbraintumor)概況惡性腦瘤是兒童族群第二常見的癌症,常見種類包括: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生殖細胞瘤(germcelltumor),室管膜瘤(ependymoma),第二、三、四級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等,整體發生率僅次於白血病(血癌)。

除了惡性腦瘤外,兒童族群亦常見到良性腦瘤,如:第一級(毛狀)星狀細胞瘤(grade1astrocytomaorpilocyticastrocytoma),顱咽瘤(craniopharyngioma),許旺細胞瘤(schwannoma),腦膜瘤(meningioma)等。

良性腦瘤與惡性腦瘤的發生率大約相當,而同樣屬於中樞神經的脊髓部位亦可能發生腫瘤,不過發生率較低,約為腦瘤的十分之一。

根據統計,兒童族群中樞神經腫瘤的總體發生率在世界各國略有差別,大約為每年每十萬人有2至5名新發案例,臺灣地區根據中華民國癌症基金會的統計,每年約有120至140位新發個案。

多數個案為偶發性病例,無家族病史;但某些特殊遺傳疾病的病患族群容易好發腦部腫瘤,如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逢希伯-林道症候群(vonHippel-Lindaudisease)、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syndrome)、戈林症候群(Gorlinsyndrome)、透克氏症候群(Turcotsyndrome)等。

兒童腦瘤病患的十年平均存活率約為70%,已較過去的治療成績提升不少,但部分病患會遺留因疾病或是相關治療所引起的併發症與後遺症,譬如認知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減損等,導致生活品質下降。

如何進一步提升治療成功率與降低併發症的產生,為臨床兒童醫學的當務之急。

惡性腦瘤惡性腦瘤最常見為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