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已是大腸癌第二期 | 大腸 息肉 切除後 追蹤

Togglenavigation南醫癌症防治中心顯示/隱蔵選單網站相簿留言板後台維護您是第036991位訪客連結選單Menu回首頁最新消息中華日報報導TVBS官網新聞報導找出最好治療方針小心已是大腸癌第二期降低大腸癌風險癌症病友出遊活動肝臟轉移免驚免疫療法治肝癌效果佳乳癌化療最怕「心衰竭」4中藥能有效減毒登國際期刊肺腺癌末期發現罕見基因突變點組織介紹癌症醫療品質委員會簡介癌症防治中心簡介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癌症篩檢戒檳宣導短片大腸癌防治宣導短片肺癌防治宣導短片單位介紹篩檢資格篩檢流程報告寄發大腸癌篩檢乳癌篩檢子宮頸癌篩檢口腔癌篩檢於本院篩檢發現罹癌人數預防肥胖吸菸及檳榔之危害夕陽西下的檳榔樹戒除菸檳酒癌症遠離我癌症診療團隊消化道癌(結直腸+胃癌)胸腔癌(肺+食道癌)肝癌乳癌泌尿道癌(攝護腺+膀胱)頭頸癌婦癌淋巴癌癌症資源中心安寧療護團隊安寧療護簡介服務內容團隊成員安寧共同照護流程安寧居家療護流程相關連結台灣防癌協會台灣癌症防治網台灣癌症基金會防癌教育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國民健康署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癌症資源網癌症關懷諮詢網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簡介衛教園地如何戰勝肺癌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和基因檢測化學治療營養照護須知化學治療副作用衛教如何面對癌症連絡我們QRcode化學治療營養衛教化學治療副作用衛教如何面對癌症2018/11/1600:00:00陳怡君回首頁小心已是大腸癌第二期出現這三種情況小心已是大腸癌第二期全民健康基金會大腸癌真的是吃肉太多引起?還有哪些危險因子?該怎麼預防與早期發現?面對每年新增病例數達1.5萬例的大腸癌,這些事不能不知。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及醫工所教授翁昭旼曾接受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的訪問指出,許多人認為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和西化飲食有關,也就是吃太多肉類。

目前可歸因的大腸癌危險因子,除了前述提到的飲食習慣,還有居住環境、老化,以及家族史,也就是若家族直系血親有大腸癌,發生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另外則是自己的疾病史,比如是否有大腸息肉、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或是曾因大腸癌開刀,剩下來的腸子有較高風險再度發生新的大腸癌。

然而,這些危險因子只能解釋5%~6%大腸癌,絕大多數大腸癌原因仍不明。

癌症的發生都有階段性進展,大腸癌的前身就是黏膜長出的突起物-息肉。

不過不是每種息肉都會變癌症,最常見也最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當腺瘤性息肉開始變大、分化不好時,慢慢會轉成癌症,甚至轉移到其他部位。

因此,檢查發現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議切除,每年追蹤一次大腸鏡;若連續2次追蹤都沒有再看到息肉,可延長為2~3年追蹤。

息肉切除後一定要追蹤,統計顯示大腸不同部位再長出息肉的時間,約2~3年,最短則不到1年。

哪些症狀可能要懷疑是大腸癌?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等症狀時,至少已是第二期。

想要早期發現,仍應靠糞便潛血及大腸鏡檢查。

出血通常讓人比較有警覺,不論是糞便有沾一些血或有黏液加上一些血,都要進一步檢查。

排便習慣改變也要注意,比如原本是兩天排便一次,在沒有用藥的情形下,變得愈來愈順、甚至拉肚子,突然與過去的習慣不同,持續1個月以上,就必須注意。

早期發現會影響治療效果,分期愈早、5年存活率愈高。

大腸癌分期主要看癌細胞侵犯大腸的深度,第1期大腸癌只侵犯表面、5年存活率高達95%;第2期侵犯到肌肉層、存活率為80%;第3期侵犯到淋巴、存活率60%到80%;第4期轉移到肝臟或肺臟等其他器官、存活率只剩下5%到10%。

然而有些大腸癌患者雖然發現的期別早,但若有特定基因突變,預後可能比較偏像晚期癌症,會變得比較差。

怎麼吃肉才安心?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2015年10月26日發布報告,將熱狗、香腸、火腿和漢堡等加工肉品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因其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物。

究竟肉該怎麼吃,才能保有口腹之慾,又降低大腸癌風險呢?紅肉類的肉品,因為脂肪含量高,攝取過多除了可能引發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沒有被吸收掉的脂肪,會順著消化道跑到大腸,細菌分解後產生短鏈脂肪酸的產物,體外實驗發現會刺激大腸的黏膜細胞增生,這種不正常的增生累積下來,造成特定基因變化,到足夠時間癌症就發生。

至於紅肉類的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除了同樣有高脂肪的問題,為了保存抑菌,還添加了亞硝酸鹽,攝取過多不只刺激大腸黏膜,對身體其他一般細胞都會產生不正常變化,因此致癌風險等級更高。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