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與骨盆腔放射治療-放射腫瘤部-三軍總醫院 | 子宮內 膜 癌 治療

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有陰道出血(且通常是停經後陰道出血)、或帶有血絲及異味的分泌物增多,約90%以上的患者有此現象發生。

目前並無有效而明確的篩檢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路掛號看診進度門診時刻醫師介紹:::放射腫瘤部訊息公告歷史沿革單位簡介醫療團隊門診時刻表衛教資訊儀器介紹治療流程治療方法教學研究English:::首頁 /放射腫瘤部 /衛教資訊 /子宮內膜癌與骨盆腔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癌與骨盆腔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癌與骨盆腔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癌在美國是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癌症;在國外的統計,子宮內膜癌在女性十大癌症的發生率約佔第四名;根據衛生署統計,近十年來子宮內膜癌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隨著女性重視子宮頸癌,並定期篩檢後,罹患子宮頸癌的比例有緩步下降趨勢,子宮內膜癌儼然形成了婦女新殺手;台灣地區民國91年初次診斷為癌症者,子宮體癌在女性十大癌症的發生率由以往第十三位上升至第九位的排名。

子宮內膜癌最常發生之平均年齡約為61歲佔75%,但有25%在停經前發生。

   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有陰道出血(且通常是停經後陰道出血)、或帶有血絲及異味的分泌物增多,約90%以上的患者有此現象發生。

目前並無有效而明確的篩檢法則,子宮頸抹片檢查並不能有效偵測,惟陰道式超音波檢查或許是將來可採行之篩選工具,而確切診斷就必須靠子宮內膜切片了。

  子宮內膜癌治療的選擇乃依腫瘤侵犯的部位(疾病的分期)、年齡、一般健康狀況及其他因子而定。

通常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射線療法及賀爾蒙治療。

而治療需要一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通常包括有婦科腫瘤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

而醫師會決定使用一種或多種治療方法的組合以治療患者。

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利用高能量放射線破壞癌細胞,屬於局部療法,只破壞治療區域的癌細胞。

放射線的來源可以是來自直線加速器(體外放射治療)或是直接將放射線物質暫時置入接近原始腫瘤部位附近(如陰道近接放射治療),而有些病人在手術後需要同時接受這二種或僅僅其中一種放射線療法。

體外放射線療法則需每天到醫院接受治療,通常一週五天,持續約五週。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該學習如何照顧受治療部位。

這段期間放射治療的範圍,非經醫師許可不能自行塗改,萬一線條模糊必需由專業治療團隊人員重做描繪,以免造成錯誤的治療照野。

儘量避免使用肥皂清洗或摩擦(治療結束後數週內亦同)。

未經醫師的指示,患者應避免塗抹任何的乳液或乳霜,以免增加皮膚反應。

遇輕微之癢感,不可用指甲抓,以減少皮膚的刺激及破損。

不可用膠布粘貼。

患者宜穿較寬鬆的衣服,避免陽光照射及避免穿會引起摩擦的衣服。

治療後因治療引起的皮膚顏色變深,會自然退去,無須藉由外力除去。

通常,婦女被告知在放射線治療期間勿行性生活。

然而,大部分的婦女可以在治療完幾週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的性生活。

然而有時在陰道放射線治療後,陰道會變的沒彈性甚至形成沾黏,所以早日恢復正常的性生活或是學習使用陰道擴張器就變的很重要了。

另外性交疼痛亦可使用潤滑劑來幫助減輕這些問題。

  所有的治療都或多或少會有些副作用,這是為了換取治療成功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可能會變得很疲倦,特別是在治療的後期。

所以休息是重要的,但是醫師通常也會建議患者試著保持體力可以負荷的活動。

接受體外放射治療時,急性副作用可能在治療開始後二、三個禮拜出現,一般在治療區域會有毛髮脫落的情形,同時皮膚可能會變紅、乾、壓痛感、搔癢或暫時性的變黑或呈紅銅色。

另外可能會有無痛之腹瀉,排尿問題(急,排不乾淨等),會陰破皮或痔瘡惡化等;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出現的急性副作用和輕重程度也不同,甚至出現的早晚也略有差距,但是沒有照射的部位,是不會出現治療副作用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過去令人畏懼的副作用,在治療技術大幅改進之後,已經大大的減少。

語音服務回前頁至頂端瀏覽人次:7618更新時間:2021/2/10下午07:39:40網路掛號看診進度門診時刻醫師介紹門診服務門診服務轉診服務病症查詢醫師停代診早期療育就診流程圖掛號說明就診說明費用說明交通資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預約慢箋領藥急診服務急診服務急診即時訊息看診說明收費說明交通資訊救護車說明住院服務住院服務病人候床入院暨出院須知病床收費標準住院費用優免一覽表住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