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足底筋膜炎需根據狀況「力學導正」 | 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

易康脊足體態物理治療所主治療師宋宏謙評估後發現,國軒疼痛的位置在足底筋膜炎好發的跟骨前內側,站姿、承重也有明顯問題,左腳足內翻 ...×關閉訊息繼續認識學會關於我們發展歷程學會章程願景與目標歷屆理監事會最新訊息重要的都在這學會公告訊息轉知FAQ衛教文章行政組織我們的架構理事長理監事會各委員會祕書處課程教育課程及學分主辦課程積分認定公告全國物理治療科系連結電子期刊專業的雜誌臨床實習實習重要訊息重點訊息服務資源相關資源就業資訊檔案下載聯絡我們全國物理治療師公會連結/首頁/登入/申請帳號|加入學會/[email protected]認識學會關於我們發展歷程學會章程願景與目標歷屆理監事會最新訊息重要的都在這學會公告訊息轉知FAQ衛教文章行政組織我們的架構理事長理監事會各委員會祕書處課程教育課程及學分主辦課程積分認定公告全國物理治療科系連結電子期刊專業的雜誌臨床實習實習重要訊息重點訊息服務資源相關資源就業資訊檔案下載聯絡我們全國物理治療師公會連結最新訊息/衛教文章2021-02-2611:17:39【足底筋膜炎沒起色,單靠休息不會好】物理治療師:足底筋膜炎需根據狀況「力學導正」文/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張靜慧(圖片來源:臺灣物理治療學會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半夜想起來上廁所真的很惱人,睡不好的話會影響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可找物理治療師專業帶你訓練強化骨盆底肌,有助於改善頻尿的狀況。

--------------------------------------------------------------------20多歲的國軒在歐洲讀書時參加學生運動,短短幾天內走了很多路,覺得腳底緊緊的、有刺痛感,他減少走路、改穿氣墊鞋,症狀似乎好轉。

他回台後入伍服役,穿厚重的軍靴走路、站哨、行軍,腳底的刺痛感、小腿的緊繃感變強烈了,尤其早上下床踩地、久坐後站起來,走前面幾步時,腳底刺痛感特別明顯。

醫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手法治療+縮足運動,鬆動關節及肌肉易康脊足體態物理治療所主治療師宋宏謙評估後發現,國軒疼痛的位置在足底筋膜炎好發的跟骨前內側,站姿、承重也有明顯問題,左腳足內翻特別明顯,也就是左腳騰空未踩重時,跟骨往內撇,腳著地後,足部內旋、足弓偏低、腳掌骨也外斜。

觸診則發現,大拇趾附近的關節活動度受限,小腿肌肉(包含阿基里斯腱)也緊繃,柔軟度下降,因此國軒很難蹲下去,腳跟無法貼地,必須踮腳尖才能蹲下。

綜合症狀及檢查結果,宋宏謙評估國軒屬於「旋前足症候群」合併跟骨外斜,「這需要力學導正,單靠休息、泡熱水、按摩不會好。

」「雖然是足底筋膜炎,但治療時不只聚焦腳底,」他解釋,旋前足症候群影響踩重與推蹬的力學, 足底筋膜被不當拉扯,小腿肌肉也會被過度使用 ,治療時都需一併考量。

第一步是手法治療。

針對足踝附近的關節採用關節鬆動術,同時鬆解、伸展小腿肌肉,當關節及肌肉都鬆了,腳背曲的角度便能增加,就蹲得下去。

此外,他也教國軒利用 縮足運動 訓練足底內在肌群,幫助足底筋膜所在的足弓區集中、托高,當足弓被支撐起來,足底有穩定受力,有助步行時推進、踩地時踩穩。

針對小腿則另設計伸展操,活化足底到小腿的筋膜,踩重時壓力分散,減少緊繃感。

在第6~8次治療時,宋宏謙進一步協助國軒調整骨盆下肢的力學異常。

「因為足部歪斜連帶影響臀部肌肉用力,骨盆也產生歪斜、受力角度改變 ,因此骨盆關節也需矯治, 並訓練骨盆區的核心肌群及臀肌,承重及步行的效率才會恢復。

」在完成約8次療程後,國軒的症狀明顯改善,踩地時腳底不再那麼痛,小腿的緊繃感也減輕,走路總算不再是苦差事。

突然激烈運動,足底筋膜吃不消宋宏謙說, 足底筋膜炎常發生在40~60歲的中年人 ,但年輕人也有,常跟跑步有關,「不完全是因為老化。

」「不論站走跑跳,足底筋膜是關鍵部位,特別是大拇趾下方的足底筋膜,」他解釋,足底筋膜承重時,需要足弓的穩定性及大拇指背曲的角度,才能緊繃足底筋膜,讓跟骨與腳掌骨靠近,完成推蹬、步行。

他指出, 現代人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太少打赤腳接觸原始地面,甚至很少走路,缺乏刺激,足弓及足底筋肉的活化都不夠 ,一旦長時間或激烈運動、足底筋膜不當受力,就會出問題。

鞋底太軟、太硬都傷腳鞋子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幫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