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發瘋殺人!15題自我診斷快速助你察覺異狀 | 情感型思覺失調症症狀

當然研究有侷限,實際上其他共病,如PTSD、社交恐懼症、躁鬱症等等在臨床上也常見,其中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的共病,就稱為情感型思覺失調症。

情感型思覺 ...健康知識文章專題分類所有文章懷孕育兒中醫養生男性健康運動瘦身女性健康幼兒健康營養補給新冠肺炎心理健康關於我們合作專家健康010嚴選首頁心理健康思覺失調≠發瘋殺人!15題自我診斷快速助你察覺異狀心理健康2021-08-24思覺失調≠發瘋殺人!15題自我診斷快速助你察覺異狀作者 :潘欣平  主治醫師/黃華妮  臨床心理師思覺失調症候群是什麼呢?本篇將為你解答思覺失調症症狀和思覺失調症藥物、心理治療、如何做思覺失調症自我診斷,以及主要照顧者如何與思覺失調症的人相處。

目錄:一、思覺失調症候群(舊稱精神分裂症)介紹二、思覺失調症症狀與疾病階段三、早期發現思覺失調症自我診斷發病前兆!四、治療思覺失調症藥物、心理、復健3管齊下五、如何與思覺失調症的人相處?居家陪伴之道這樣做一、思覺失調症候群(舊稱精神分裂症)介紹隨著社會上幾起重大刑事案件與影視作品的取材,演繹思覺失調症電影、電視劇、小說都越來越多,而2019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映,劇中飾演思覺失調症藝人林哲熹(飾應思聰),近乎真實演出現實思覺失調症的症狀,以及照顧者家庭會遇到的道德難題,使「我們與惡的距離思覺失調應思聰」如今成為更成為眾多人提及此疾病的第一印象。

但戲劇畢竟有其誇張之處及劇情張力需求,「真實的思覺失調症」與戲劇演出不完全相同,接著就讓我們來帶你走進現實的思覺失調症。

(一)什麼是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思覺失調之間有什麼差?思覺失調英文是Schizophrenia,思覺失調症定義為一種腦神經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使病人的思考、知覺失去平衡,表現出來就會有妄想、幻覺,也可能出現情感、行為等各方面的問題。

思覺失調症會讓病人脫離現實,分不清楚自己是在做夢還是真實,所以有時候表現正常,卻有時候古怪,常常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分析,而很多人以為思覺失調症病人有暴力傾向,這是錯誤的認知,相反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大多數會呈現畏縮的傾向,導致人際關係、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思覺失調精神分裂這是兩種疾病嗎?「思覺失條、知覺失調、失覺失調、思覺神經失調......」是許多人會誤用這種疾病的名稱,事實上正確用字為思覺失調症,這並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在2014年前它的舊名為精神分裂症,因此思覺失調症和精神分裂症其實是同一種精神疾病。

那當初為什麼要改名?這是因為精神分裂的舊稱常讓一般民眾下意識為其冠上「神經病、暴力、變態」的標籤,病人看到精神分裂的字眼也經常會感覺「好像自己很嚴重,或是分裂就是不會好了......」,種種疾病汙名化之下,許多患者和家人為了避免被社會議論、指指點點,即使早期出現輕微思覺失調症狀時,也不敢求助醫療幫助,反而耽誤治療,使病情更加惡化。

(二)思覺失調症的成因是什麼?有多高的機率會得病?全世界的思覺失調症盛行率大約是0.5%~1%,但實際發病率則較低,大約是每年每10,000成人中會有1人患上思覺失調症,發病年齡大約介於12歲到30歲以前發病,超過45歲發病的人比較少,性別沒有明顯差異,男女比率差不多,但女性發病時間平均比男性晚3、4年,大約在更年期前後會出現第2次發病高峰。

目前醫學上還無法確認思覺失調症成因,但大多認為與額葉、顳葉等腦部發育異常有關,從而導向「思覺失調症多巴胺分泌過多」的結果,因此後續治療才能夠用藥物來控制此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幫助大腦恢復正常。

此外「思覺失調症遺傳因子」也扮演重要角色,若直系親屬間有思覺失調遺傳家族史,則本人罹患的機率也會提高,例如就曾有研究發現同卵雙生的兄弟姊妹中,如果其中1個有思覺失調症,即使兩人分開到不同家庭教養、生活環境完全不同,另1個人的發病機率依然高達40%以上。

但是病人親屬也不用過於自責。

盡管遺傳因子在思覺失調症罹患率中可能相當重要,但還要再加上環境因素的影響才會造成精神疾病的發生,例如壓力、孕期刺激、病毒感染、免疫系統改變等也不可忽視,因為精神疾病不是單一因素就會發生,通常是由眾多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

二、思覺失調症症狀與疾病階段(一)罹患思覺失調症的4類常見症狀提到思覺失調症幻聽、妄想、行為混亂是最多人聽聞的症狀,這確實是思覺失調症狀沒錯,不過要分類症狀的話,可再細分為4類:正向症狀:妄想、幻覺、語言和行為紊亂、激動不安妄想:被害妄想、被監視跟蹤妄想、關聯妄想(大家都在看自己、討論自己)、被控制妄想(身心都被外力控制、被電波影響)幻覺:幻聽、幻視語言和行為紊亂:問東答西、語無倫次或裸奔、四處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