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避型” | 趨避型人格

夏虫 (弱水三千奈何一瓢) 2016-07-11 22:56:57. 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区别的。

大部分人不到这个程度。

不过在婚姻中回避 ...登录/注册下载豆瓣客户端豆瓣6.0全新发布×豆瓣扫码直接下载iPhone·Android豆瓣读书电影音乐同城小组阅读FM时间豆品豆瓣小组精选文化行摄娱乐时尚生活科技搜索:小组、话题正确认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避型”来自:无花果(正确地认识自己,微笑着面对人生)2016-03-0217:21:47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回避型的帖子,发现大家的问题基本可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然后就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回避型”确实对应两个概念。

而这两个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混在一起讨论,容易以讹传讹,相互误导,很有必要加以区分。

=================================================(一)在依恋关系理论中定义的一种成人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很多人也称其为“回避型依恋人格”)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

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

国外研究者Hazan和Shaver(1987)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依恋类型之间的差异。

简而言之,Hazan和Shaver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A.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

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

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

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

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和Shaver发现,在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段)、约20%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段)、另有约20%把自己描述为焦虑矛盾型(C段)。

后来有研究人员又提出了第四种依恋类型:D.混合型依恋,在人群中约占5%。

这种依恋类型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多也最难干预和改变,不同的型会在不同场合出现。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据多年的咨询经验总结,得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原因:有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

也许她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

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

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

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

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