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老媽從暴躁轉回慈祥,原來是有「魔法師」照顧與陪伴-熟 ... | 老人痴呆症照顧

失智症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如果家屬懂得尋求專業居家照顧團隊的協助,在漫長的告別過程中,或許仍然能留下很多溫馨而珍貴的回憶吧 ...居家照護toggleicon服務內容服務特色申請流程核心價值服務據點常見問答專業團隊銀髮照顧百科好物嚴選新聞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Language:ENGLISHfLine失智老媽從暴躁轉回慈祥,原來是有「魔法師」照顧與陪伴2019-01-15朱國鳳前資深媒體人失智症居家照護 失智症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如果家屬懂得尋求專業居家照顧團隊的協助,在漫長的告別過程中,或許仍然能留下很多溫馨而珍貴的回憶吧!女兒回娘家,通常是抱著輕鬆的心情,但是林女士例外。

因為林女士的老媽,總是對她摔筷子、摔手機、甚至摔門,怒斥女兒不要再回來了。

 儘管林女士知道,老媽是因為失智症,才會出現種種失控的行為。

回娘家探視,對林女士來說,仍然是一段段痛苦的經驗。

林女士形容,每次離開娘家時,「都像是逃出來的。

」但是自從聘請了一位「魔法師」來照顧老媽之後,現在林女士要離去時,老媽不只會跟女兒道謝,還會站在門口目送。

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一部外國電影《魔法保姆》,一位擁有魔法的保姆,成功「馴服」了七個古靈精怪的小孩,讓一個瀕於破碎的家庭重新步上正軌。

電影裡的「魔法保姆」,只是一個虛構人物,林女士聘僱的「魔法師」可是真實人物。

原來「魔法師」的真實身分,是中化銀髮的居家服務員(以下簡稱居服員)。

 ▍27萬失智患者,9成是靠家人照顧這些居服員為何能有效安撫暴躁易怒、言行失控的失智長者?她/他們是運用了哪些魔法,讓失智長者的家庭重回正軌?我在一場探討「居家的全方位失智症照顧」論壇中,找到完整的答案。

 根據衛福部的調查,臺灣推估已有27萬失智人口(截至2017年底),其中有9成是住在家裡。

專家通常會建議,輕度失智長者儘量送日照中心,重度失智長者送養護機構,由專責專業人員照顧。

但是在居家期間,日照中心或是照顧據點,仍然會有照顧缺口,譬如夜間與假日。

還有很多長者甚至是不願去、或是不方便去。

以及當失智程度發展成為中、重度時,一般的日照中心與照顧據點,也是力有未逮。

因此絕大多數居家的失智長者,都不免成為家人的沉重負擔。

名主持人林書煒就現身說法證實,她的母親是在60歲時確診為「額顳葉型失智症」,目前已經惡化到失能臥床了。

「當她的行動能力還很強、情緒起伏還很大的時期,也是我們最難照顧的時期。

」林書煒回憶起這段沉重的日子。

因為失智症患者除了會出現記憶力、注意力、定向力等等失靈的「核心症狀」,部分患者還會有失控、暴怒、攻擊、妄想、幻覺、睡眠障礙等「周邊症狀」。

因此長照的兩大難題:失能與失智,照顧後者比前者更加棘手。

 譬如林書煒的母親有失語症狀,林書煒捨棄外籍看護,特別高價聘請臺籍的一位阿姨來煮飯與陪伴。

林書煒要求這位阿姨能多多與母親交談,希望能儘量延緩母親的退化,看護阿姨滿口答應。

但是有一天,林書煒回娘家「突擊檢查」,發現這位看護阿姨正在呼呼大睡,放著母親無意識地盯著電視節目。

而且沒有照顧失智症經驗的看護阿姨,還會經常跟林書煒抱怨說:「我對你媽媽這麼好,她為什麼要對我摔牙缸杯啊?」鬧得林書煒必須三不五時趕回娘家,安撫這位情緒起伏也很大的看護阿姨。

林書煒表示,當時並不知道民間有這種專責照護失智長者的居家服務,如果早一點知道,或許母親失智惡化的速度可以慢一點? ▍不退步就是進步,照顧重點是維持現存能力 因此當中化銀髮的居家照護管理師杜佩芬,代表眾多擁有「魔法」的居服員報告這套照顧模式時,我特別專注傾聽。

 杜佩芬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家人期待的居家照護,與失智長者期待的居家照護,落差有多大?」杜佩芬特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當長者確診為失智症時,很多家屬總是不免心急的列出一大串清單,譬如要求長者「每天背一首唐詩」、「每天寫算術練習簿」、「每天複習蔬菜水果圖卡」等等。

 因為家屬很難接受現實,總想「督促」長者回復過去的能力。

譬如中化銀髮有一些失智長者曾經是法官或將軍,杜佩芬問台下聽眾:「你們想想看,這些法官或將軍會願意聽話去練習甚麼加減乘除嗎?」北榮失智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也在論壇中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家屬要有的正確觀念是:『不退步就是進步。

』失智症的照護重點是,儘量維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