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腔內的白點是什麼有這兩種可能 | 嬰兒牙齦小白點

馬牙會出現在口內牙床的牙齦邊緣或上齶中縫兩旁,像小米或小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少則幾個,多則十多個,看上去非常像小牙齒。

馬牙不會 ...只要細心點的媽媽們,都可能會發現幾個月大的嬰兒牙齦上會出現類似小米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先別以為這是寶寶要長牙了,其實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疾病「鵝口瘡」,一種是正常現象「馬牙」。

那麼該如何區分呢?往下看。

...鵝口瘡屬於細菌感染,一種名叫白色念珠菌的細菌繁殖生長,導致鵝口瘡,多發生於2歲以內。

馬牙是一種局部結締組織增生,正常現象,由上皮細胞脫落不完全導致,一般在寶寶出生時或出生後4-8周出現這種現象。

...鵝口瘡如上圖,就是鵝口瘡。

存在於寶寶的口腔黏膜或者舌面上,有一層乳白色凝塊,有時候會融合成一大片,周圍無紅腫現象,如果強行撕掉,黏膜會潮紅甚至流血。

...馬牙馬牙會出現在口內牙床的牙齦邊緣或上齶中縫兩旁,像小米或小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少則幾個,多則十多個,看上去非常像小牙齒。

馬牙不會造成寶寶任何的不適感。

預防和治療鵝口瘡:給寶寶口服一些益生菌,以抑制真菌生長。

可使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哺乳前後清潔寶寶口腔,局部塗抹制黴菌素甘油,1日塗抹2~3次,連續用至少1周。

鵝口瘡易反覆發作,預防寶寶鵝口瘡,媽媽要做到手部和乳房局部的衛生。

馬牙:無需治療,會自行脫落,千萬別去挑破去除,以免造成牙齦感染。

點我分享到Facebook相關文章寶寶們的口腔會有各種小問題,麻麻們往往傻傻分不清楚,導致關注不夠或者治療過晚。

小編在這裡為大家列舉了最常見的幾種寶寶口腔疾病以及治療方法,麻麻們記得收藏噢~小寶寶很容易得的口腔問題會有「鵝口瘡、口腔潰瘍、馬牙」三種。

【發生時間】鵝口瘡:2歲以內最常見,2歲以上也有可能發生。

新媽媽們,大家聽說過寶寶出「馬牙」或「板牙」這一說法嗎?1、什麼是馬牙?所謂馬牙,就是指寶寶在沒出牙以前,上顎中線兩邊或牙齦上出現米粒大小乳白色或乳黃色小硬塊。

醫學上管這個叫做上皮珠,上就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

馬牙不是牙,寶寶不能用來咀嚼食物,但也不是疾病,只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馬牙"多發生在寶寶出生4-6周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牙齒,而是上皮珠。

新生兒總是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症狀,新手爸媽們若不提前做了解的話,很容易手忙腳亂喲!新生兒特殊現象——「上皮珠」剛出生的新生兒或出生後1~2個月的嬰兒,有的口內牙床上長出像小米或大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數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小牙,這就是「上皮珠」。

如果有一天粑粑麻麻們發現,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嘴裡長了一顆或幾顆牙齒,可不要驚訝更不要擅自處理,因為這不是牙齒而是馬牙。

鵝口瘡是發生於口腔的一種疾病,尤其多發於嬰幼兒口腔。

由於發病時嬰兒口腔白得像雪一樣,所以鵝口瘡又稱為雪口病。

小寶出生時候牙齦上有些白點,引起了寶奶奶和寶爺爺的激烈爭論,一個認為是馬牙,得用粗布蘸白礬水擦拭,一個認為是鵝口瘡,主張用中藥塗抹,寶媽哭笑不得,對一個新生寶寶來說不管是馬牙還是鵝口瘡,老人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新媽媽小潔在產後十天給寶寶餵奶時發現:寶寶的牙齦上有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

婆婆知道後很輕鬆的給出意見:用針挑破就好了,以前老人都這麼做。

新媽媽小潔有點擔心,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我們就請護理人員為我們解答。

90後媽媽小董生下了一個7斤的大胖小子,婆婆聞訊趕緊從鄉下過來照顧小董。

因為公公身體不好,所以小董一出月子,婆婆就趕回鄉下照顧公公去了。

小董作為一位新手媽媽,缺乏照顧嬰兒的經驗,經常忙得不知所措。

圖片來源網絡在寶寶50天的時候,小董發現寶寶的牙齦處長了一些黃白色的小點,顆粒狀的。

Baby的事從來都不是小事,當BB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很關注寶寶的口腔問題!畢竟一口好牙,對BB長大以後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嬰幼兒的唾液腺發育還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少,口腔黏膜容易乾燥。

最近,身邊有兩個寶寶出現了鵝口瘡,一個5個月大,症狀輕微,反反覆復。

另一個3個月大,鵝口瘡伴有低熱,初發。

在這裡和大家認識鵝口瘡。

鵝口瘡又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