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是什麼? 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 | 脊椎微創手術缺點

傳統脊椎手術的主要缺點之一,就是在手術過程中”拉動”或”收縮” 肌肉,都會損傷肌肉和周圍的軟組織。

雖然這個動作的目的是幫助外科醫生看到問題區域,但卻造成更多的肌肉 ...6月4,2021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是什麼?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椎間管狹窄推薦必看in椎間盤突出,脊椎微創手術年紀大的長輩常常有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或椎間管狹窄等問題,在試了各種保守治療沒有明顯效果,來到診間聽到醫師建議要做脊椎手術時,往往一聽到脊椎要開刀就嚇得「皮皮剉」。

畢竟在老一輩的傳統觀念中,脊椎手術就是要開大刀,失敗的風險極高,而且因為傳統開放性手術的傷口大,術後復原期長,老人家寧可拖著忍著病痛,也不願手術治療。

但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現今的脊椎微創手術技術已非常成熟,可用於治療椎間盤突出、椎間管狹窄(退化性脊椎狹窄)、坐骨神經痛等症狀。

這篇文章中,我們先簡單讓大家知道造成椎間盤突出、脊椎椎間管狹窄、以及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再幫大家介紹最新的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讓大家快速了解脊椎微創手術的優缺點、費用、手術方式。

真心建議大家如果有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的問題,要早日來診間掛號諮詢,尋求適合的治療方式,不要再被傳統過時的刻板印象誤導,寧可忍痛或尋求偏方了,這樣才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脊椎微創手術是什麼?脊椎微創手術是一種使用最小傷口的方式,運用更小器械和更精密的顯微影像儀器,從後路或背部兩側執行,稱之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因為傷口小、術中失血少、手術風險較低,現今費用也不像過往印象中需要自費十幾萬,所以常推薦用來解決許多脊椎疾病,包含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椎間管狹窄症。

 脊椎退化壓迫神經,導致脊椎與椎間盤相關疾病人體脊椎由33個被稱為「椎骨」的單個骨骼組成,是人體的主要支撐結構。

在每個椎骨之間的「椎間盤」是由軟骨所形成,扮演脊椎骨骼之間的減震器,有助於吸收衝擊,幫助背部保持彈性、防止骨頭摩擦。

隨著年齡增長,脊椎椎間盤中的液體會逐漸乾涸,這會削弱椎間盤並減少椎間盤的緩衝能力,輕微的創傷或不尋常的肢體舉動都會產生背痛或腰痛,引起肌肉疼痛和痙攣,最終導致脊椎不穩定和神經壓迫造成長期的疼痛。

脊椎椎間盤會因年齡產生退化,造成疼痛以下是常見的三種退化性脊椎或椎間盤疾病類型:1.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由於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或正常磨損老化所引起,造成椎間盤軟骨中央的髓核由椎間盤周圍的韌帶間突出,壓迫到脊神經,導致腰痛、背痛、坐骨神經痛或其他問題。

慢性脊椎退化病變造成的腰椎椎間盤突出,常發生在第四/第五腰椎,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

而另一種因為突然受力或是意外造成的椎間盤突出,我們叫做「創傷性椎間盤突出」,關於創傷性椎間盤突出的進一步說明與案例,請參考:「什麼是創傷性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動脊椎微創手術?」這篇文章。

後面會繼續介紹到椎間盤突出手術費用和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案例,想知道更多椎間盤突出說明也可以參考椎間盤突出原因這篇文章。

從下圖可以看到椎間盤內的髓核向外突出,而壓迫到神經的示意圖:椎間盤突出與正常椎間盤髓核比較,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2.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是身體最大的神經,從下背部穿過臀部,沿著腿部向下延伸。

一旦椎間盤突出導致這種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時,就會發生坐骨神經痛,產生下半身的一側出現疼痛、虛弱或麻木。

坐骨神經疼痛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神經被擠壓的位置。

坐骨神經痛的疼痛區域從下背至腿部,與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示意圖3.脊椎椎管狹窄隨著年紀的增長,椎管會因為脊柱退化變得越來越狹窄,並壓迫到神經,受影響的區域引起坐骨神經痛,疼痛,虛弱或麻木。

腰椎管狹窄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腰椎老化,導致脊椎面關節炎、椎間盤突出、椎管韌帶退化肥厚,另外脊髓腫瘤、遺傳、軟骨發育不全、或外部創傷都可能導致椎管狹窄。

脊椎椎管位置,以及正常腰椎與椎管狹窄的腰椎比較圖退化性椎間盤疾病可發生在脊椎的任何區域(頸椎、胸椎、腰椎),但在腰背部最常見。

它實際上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椎間盤“退化”而失去彈性和高度,對脊椎造成衝擊。

椎間盤的血液供應有限,一旦受傷,就無法輕易自行修復。

若物理治療、自我護理、藥物治療和脊椎注射不能改善症狀,可能就要考慮做脊椎微創手術,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以穩定脊椎骨和關節,緩解施加於神經的壓力。

 脊椎微創手術和傳統脊椎手術有什麼不同?脊椎手術種類多,主要目的在神經減壓與穩定脊椎結構。
<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