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完美主義作祟?諮商心理師1招秒破解|健康2.0 | 完美主義者治療

朋友被我逗得發噱,兩眼瞇成一條直線:「那你是怎麼治療這種拖延病啊?」 「很簡單,三折肱而成良醫。

多送幾次加護病房,你就知道平常要勤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我同意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登入/加入會員收藏成功已複製連結播出時間:CH56每週六、日下午2點及晚上7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養生拖延症是完美主義作祟?諮商心理師1招秒破解健康2.02019/07/1017:11字體放大「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知道2天後要考試、交報告,但今天卻怎麼樣都提不起勁念書或寫作。

寧願擦地板、洗廁所、滑手機、轉遙控,就是不肯坐在書桌前幹正事。

」 示意圖/TVBS 我用力地點點頭,回答她:「這種以打掃為名,行逃避之實的症狀,常常發作啊!特別是有交稿壓力時,發病的頻率會直線上升,副作用是那陣子家裡會特別乾淨,只差抽油煙機沒拆下來洗。

」 朋友被我逗得發噱,兩眼瞇成一條直線:「那你是怎麼治療這種拖延病啊?」 「很簡單,三折肱而成良醫。

多送幾次加護病房,你就知道平常要勤保養,別事到臨頭搞死自己。

」 身為文字工作者的我,非常能體會面對一大片空白檔案、螢幕乾淨到連指紋都看得到、隨便打幾個字上去,彷彿就玷汙了原本潔白無瑕的畫面,怎樣都克制不住的焦慮感,讓人如坐針氈。

理智上知道早該動手,但心裡卻有千百個不願意,做什麼都好,就是別開始。

 表面上看起來在悠哉地滑手機、追劇,但腦袋卻塞滿工作,既不能好好休息,也沒有好好工作。

就像身處在無間地獄,無法靠岸,只能持續受苦。

拖延,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毛病,但它確實會對生命帶來不小的影響。

 因為拖延,別人可能經常對我說:「過了,那就算了。

」 不被期待久了,我也學會低潮時,安慰自己說:「算了,很快就過了。

」 一次次的錯過,該把握的沒抓牢,該珍惜的沒在意,揮霍時間,最後變成難以彌補的過錯。

 有人說,拖延的人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躊躇不前。

 而這些人之所以不願意迎接失敗,並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太想把事情做好,也就是完美主義作祟,才會裹足不動。

 這些道理我也懂,但有時仍會因為太想要得到肯定與認同,而變得近鄉情怯。

 好幾次,把文章po上網,留心的並不是文辭優不優美、涵義深不深刻,而是有多少轉分享、按讚數。

迷失在數字的沙漠裡,越追越渴。

 我開始變得挑剔,覺得寫這個不夠有共鳴、寫那個太敏感,然後,一個字都生不出來。

答應自己的稿子,一延再延,寧可放空瞎晃,也不願筆耕創作。

天黑了,再安慰自己說:「反正寫興趣的,不寫,並不會餓死,也沒人會發現。

等明天睡醒,就會知道要寫什麼」。

但事實上,當我不願意奮力斬斷拖延的念頭,每一個變成今天的明天,都會和昨天相同。

 躲得開寫作的焦慮,卻躲不開對自我的期待。

 這才發現逃避一件事所花的力氣,基本上跟面對它所需要的功夫,是一樣的。

 只是,結果卻很不一樣! 於是我開始學著把焦點放在起跑點,而不是終點線。

 追求完美,不該是你用來拖延的遮瑕膏儘管我仍對自己有期待,但我不再追求「完美」的結果。

因為完美本身就是一個脆弱的狀態,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完美就會被破壞。

當一個人過於努力追求十全十美時,他其實是把快樂的權力交給別人。

 追求完美,絕對不是我用來拖延的遮瑕膏、愧疚的麻醉藥。

 我告訴自己:「你不為自己擬定計畫,別人就會對你設下期限。

」 拖延這種病,當我只專注於碰得到的起點,不去煩惱看不到的終點,往往就不藥而癒了。

 也許你不像我,需要寫稿或創作,但在面對生命的課題時,可能是一份該辭去的工作、一項該回絕的要求、一次該爭取的機會、一段該處理的關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拖延著不去處理,或許不會造成你立即的損失,但它也無法帶給你真正的快樂。

 開始是一種習慣,確定是一種勇敢,實踐是一種驕傲!你今天,開始了嗎? ◎本文摘自/《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從卡住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