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區型肺炎 | 社區型肺炎抗生素

抗生素發明以前,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引起95%的肺炎病例。

儘管肺炎鏈球菌仍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但其發生頻率有逐年降趨勢, ...序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序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序財團法人鄭德齡醫學發展基金會序索引表格列表圖表列表簡寫及中英文專有名詞對照表前言一、前言二、台灣醫療與健康照護制度三、肺炎診治架構四、肺炎指引歷程及編輯紀要五、文獻查證與實證方法六、指引應用注意事項七、參考文獻第一章:肺炎定義一、肺炎定義二、社區型肺炎三、院內型肺炎四、呼吸器相關肺炎五、健康照護相關肺炎六、呼吸照護病房肺炎七、參考文獻第二章:社區型肺炎2-1常見菌種2-2免疫不全宿主、特殊病原菌2-3診斷措施(一):臨床、放射線、血液、尿液檢查2-4診斷措施(二):呼吸道檢體2-5治療評估及診斷流程2-6-1預防:一般預防2-6-2預防:疫苗2-7治療2-7-1經驗性抗生素使用2-7-2已知病源菌之治療2-7-3特殊病原菌之治療2-7-4健康照護相關肺炎之治療第三章:院內型肺炎3-1常見菌種及流行病學3-2診斷措施(一):臨床、放射線、血液、尿液檢查3-3診斷措施(二):呼吸道檢體3-4治療評估及診斷流程3-5預防3-6治療3-6-1院內型肺炎及呼吸器相關肺炎之經驗性抗生素治療3-6-2院內型肺炎及呼吸器相關肺炎之已知病原菌抗生素治療第四章:兒童肺炎4-1流行病學4-2兒童肺炎經驗性治療4-3兒童肺炎已知病原菌之治療版權聲明台灣肺炎診治指引主編編輯顧問執行主編編輯委員編者編校共同著作出版年月#第二章:社區型肺炎#2-1肺炎常見菌種重點提要台灣社區型肺炎常見致病菌與國外情形類似,以肺炎鏈球菌、黴漿菌、肺炎披衣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為主;重肺炎病人需考慮綠膿桿菌或多重抗藥菌種導致的肺炎感染。

不同菌種的肺炎,臨床症狀類似,不易由臨床表現區分,需合併微生物檢驗做病因確診。

對於某些病人族群頻繁曝觸於外在醫療環境和治療處置、或宿主本身內在共病存在與否,都有可能是導致多重抗藥性菌種產生社區型肺炎的高風險因子。

主編:柯文謙副編:歐芷瑩#一、台灣的流行病學抗生素發明以前,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引起95%的肺炎病例。

儘管肺炎鏈球菌仍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但其發生頻率有逐年降趨勢[1],平均佔27.3%[2]。

其他導致社區型肺炎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influenza)、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卡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綠膿桿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1]。

從亞洲地區的社區型肺炎致病菌系統分析研究得知,與西方國家統計資料比較起來,肺炎鏈球菌角色相對沒有那麼重要[3]。

平均而言,台灣社區型肺炎最常見五種致病菌,依序是肺炎鏈球菌(23%),黴漿菌(Mycoplasmapneumoniae,14%),肺炎披衣菌(Chlamydophilapneumoniae,8%),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7%)和流感嗜血桿菌(5%)[3]。

但致病菌發生率會因年紀、共病或危險因子,略有差異。

肺炎鏈球菌仍是肺炎最常見致病菌,尤其是大於60歲的病人,其發生率較高[4]。

中壯年病人的重度肺炎,應將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列入致病菌[4][5]。

年輕病人的肺炎,除常見肺炎鏈球菌外,須考慮黴漿菌[4]。

感染兩種或兩種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約佔社區型肺炎13%~16%[4][5]。

重度肺炎併嚴重呼吸衰竭案例,則要考慮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4][5][6][7],偶有多重抗藥菌種感染。

除上述病原菌外,尚有少見但重要病菌,須列入台灣地域性考量。

每年有近50例類鼻疽(melioidosis)感染,常見於颱風或豪雨過後的南台灣,其中70%有肺炎,預後較差[8][9]。

每年50~100例Q熱病人,其中13.5%表現肺炎,有相關直接或間接動物接觸病史需考慮此病[10]。

另每年約400例恙蟲病人,33%病人以肺炎表現;若未接受適當治療,15%會惡化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11]。

#二、不同菌種的臨床症狀社區型肺炎症狀依其病原菌不同,臨床表徵亦不同。

典型社區型肺炎多由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引起,症狀通常較為急性,包括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