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吗啡 | 納洛芬

中文名称:烯丙吗啡. 中文别名:醋托啡、纳洛芬、丙烯去甲吗啡、那诺啡、丙烯吗啡、丙吗啡、氢溴酸烯. 英文名称:(4R,4aR,7S,7aR,12bS)-3-prop-2-enyl-2,4,4a ...百度首页网页新闻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文库百科首页历史上的今天百科冷知识图解百科秒懂百科懂啦秒懂本尊答秒懂大师说秒懂看瓦特秒懂五千年秒懂全视界特色百科数字博物馆非遗百科城市百科恐龙百科多肉百科艺术百科科学百科用户蝌蚪团热词团百科校园分类达人百科任务百科商城权威合作合作模式常见问题联系方式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已投票0烯丙吗啡编辑锁定同义词纳洛芬一般指烯丙吗啡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烯丙吗啡是一种注射液,主要用于抢救吗啡、呱替淀等的急性中毒,并用于分娩前以防止由于呱替啶所致的新生儿呼吸抑制。

药品名称烯丙吗啡外文名称Nalorphine药品类型镇痛药物目录1基本信息2烯丙吗啡相关药品说明书信息▪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烯丙吗啡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烯丙吗啡中文别名:醋托啡、纳洛芬、丙烯去甲吗啡、那诺啡、丙烯吗啡、丙吗啡、氢溴酸烯英文名称:(4R,4aR,7S,7aR,12bS)-3-prop-2-enyl-2,4,4a,7,7a,13-hexahydro-1H-4,12-methanobenzofuro[3,2-e]isoquinoline-7,9-diol英文别名:Anarcon;Antorphine;Anthorphine;Nallylnormorphine;Nalorphine;Nalorphin;Nalorphinium;Antorfin;Antorphin;Allorphine;Nalorfina;N-demethyl-N-allylmorphineCAS号:62-67-9分子式:C19H21NO3分子量:311.37500精确质量:311.15200PSA:52.93000LogP:1.69220物化性质密度:1.38g/cm3熔点:208ºC沸点:493.6ºCat760mmHg闪点:252.3ºC折射率:1.699储存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1] 烯丙吗啡烯丙吗啡相关药品说明书信息烯丙吗啡药理作用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拮抗μ受体和δ受体而激动κ1和κ3受体。

临床用其盐酸盐,商品名Lethidrone。

本品小剂量具有阻断吗啡的作用,可使吗啡成瘾者出现戒断症状;使用大剂量时显示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也出现烦躁和焦虑等精神反应。

在应用纳洛酮前,本品不作为镇痛药,而作为吗啡过量的解毒药。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可加重乙醇或其他类阿片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剂型与规格注射剂(粉):5mg,10mg。

烯丙吗啡适应症1.用作吗啡、芬太尼、哌替啶、二氢埃托啡等过量时的对抗药。

2.分娩前防止由于使用吗啡类或哌替啶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

烯丙吗啡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烯丙吗啡不良反应可见眩晕,嗜睡,乏力,出汗,感觉异常,幻觉,幻视,恶心.长期使用突然停药可引起停药综合征。

  此药小剂量5~15mg的不良反应与小剂量吗啡相近似,如影响体温、心率明显减慢和轻度呼吸抑制。

10~20mg剂量下,使大多数患者产生嗜睡和松弛;此外可引起惊恐、幻觉(尤其是幻视)、醉感、出汗增多、恶心和眼聚焦困难等。

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会出现特异的戒断症状,如头部不适、流泪、发冷、呵欠、腹泻、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烯丙吗啡用法用量1.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成人可用5~10mg,必要时,10~15min以后可重复,总量不应超过40mg。

2.吗啡类药物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可予肌内注射0.2mg,必要时可再给1次0.2~0.3mg[2] 。

参考资料1.  烯丙吗啡 .摩贝化学品搜索[引用日期2017-04-09]2.  烯丙吗啡 .医学全在线[引用日期2017-04-09]科普中国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本词条认证专家为安毛毛副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V百科往期回顾权威合作编辑“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什么是权威编辑查看编辑版本词条统计浏览次数:次编辑次数:8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medlive_cn(2018-01-03)突出贡献榜891716661基本信息2烯丙吗啡相关药品说明书信息2.1药理作用2.2适应症2.3禁忌症2.4不良反应2.5用法用量为您推荐广告搜索发现新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